先来简单的说一下虹吸壶的来源,虹吸壶发源于欧洲,起源比手冲还要早70年,在1830~1840年间,德国柏林的洛夫(Loeff)最先发明了玻璃材质、上下双壶的虹吸萃取法并取得专利,后来经过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不断改进,在20世纪中期,分别被带到了丹麦和日本,开始大规模走向了市场,在1950年代盛极一时。

虹吸原理
虹吸壶的下壶可以称为容量壶,圆球状并标有几杯的水量刻度,用来盛放咖啡液,上壶为圆柱状,用来萃取咖啡,这一原其实就是利用物理学当中的虹吸现象。
当虹吸下壶的水加热后,会产生水蒸气与压力,将下壶的热水从玻璃管推升到上壶,开始泡煮上壶的咖啡粉。萃取好后,关火并移开火源,此时下壶已经呈半真空状,又失去向上的压力,下壶于是又把上壶咖啡液吸下来(如果要咖啡萃取液回流速度加快,可以用一个湿抹布擦拭下壶,这样可以让上下壶压力差更小咖啡萃取液回流速度更快。)咖啡渣被阻挡在上壶的滤布,完成萃取。

别急,先跟小编来看看这次展开冲煮实验这支豆子的基本信息吧~~
哥斯达黎加卡内特庄园 莫扎特
产区:塔拉珠
品种:卡杜拉、卡杜艾
海拔:1950
处理:葡萄干蜜处理
风味:葡萄干、桂花、莓果、凤梨、焦糖

哥斯达黎加卡内特庄园 音乐系列莫扎特这支豆子,拥有丰富的花香,柔和的果酸,葡萄干处理法也使得这支豆子带有发酵的香气、莓果和葡萄干风味唷!
好啦~~话不多说,赶快来冲煮啦~先来看一个搅拌手法的吧
参数:1:10的粉水比,20克的粉,中度研磨度(BG-6T: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50%)水温90℃。
手法:在下壶装入200克水,待下壶水温90℃时将上壶插紧,水到了上壶的时候将粉投进去,进行搅拌让咖啡粉跟水充分接触,30秒后来回十字搅拌绕一圈,破坏粉壳,56秒时移开火源让咖啡液回流,(投粉开始计时)萃取时间为1’18”。

接下来再来一个浸泡手法。
参数:1:10的粉水比,20克的粉,中度研磨度(BG-6T: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50%)水温90℃。
手法:在下壶装入200克水,待下壶水温90℃时将上壶插紧,水到了上壶的时候将粉投进去,进行搅拌让咖啡粉跟水充分接触,浸泡1分钟后移开火源让咖啡液回流,(投粉开始计时)萃取时间为1’32”

虹吸壶用这两个手法来萃取的区别在于搅拌法萃取出来的发酵酒香会浓郁些,口感厚实,温度降下来有葡萄干的酸甜;而浸泡手法萃取出来的桂花香气比较明显,温度低一些有莓果、葡萄干、口感略薄些,但很清甜,一个是比较厚实,另一个是比较清爽些.

本站推荐: 星巴克菜单2018价目表| 挂耳咖啡| 曼特宁| 耶加雪菲| 蓝山咖啡| 越南咖啡| 巴西咖啡| 哥伦比亚咖啡| 意式咖啡| 单品咖啡种类| 90+咖啡豆| 罗蜜奇| 瑰夏咖啡| 也门咖啡| 云南小粒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