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咖啡入门精选—印度尼西亚林东曼特宁咖啡豆咖啡豆

3.2

产地

  • 产区: 印尼 苏门答腊
  • 品种: ateng
  • 处理方式: 湿刨法
  • 烘焙: 深度烘焙
  • 海拔高度: 1100-1600m
  • 样品批次:
  • 种植者:

风味描述:

草本,黑巧克力,焦糖风味,回甘甜。

  • 香味: 一般
  • 清爽度: 一般
  • 甜味:中等
  • 酸味:少许
  • 浓郁:没有
  • 苦味:中等
  • 余韵:一般
  • 冷却后:一般

咖啡入门精选—印度尼西亚林东曼特宁咖啡豆咖啡豆简介:

曼特宁豆.jpg


印尼 ·苏门答腊曼特宁咖啡豆

国家:印度尼西亚

产区:苏门答腊岛林东产区

品种:Ateng 

海拔:1100-1600米

风味:烘焙吐司、焦糖、黑巧克力、松木、草药

曼特宁也叫苏门答腊咖啡


曼特宁咖啡最大的特色在于草本植物的芳香,就像各种蔬菜水果一样,咖啡也是一种农作物,风味始终与品种、气候、海拔、土壤、管理等等因素息息相关,是品种和当地风土的自然真实体现,而后制处理法与烘焙应该要做的是最大化地保留、还原和展现她们最真实的风味。曼特宁的独到风味形成离不开神秘的神秘的苏门答腊岛。

印尼采摘咖啡果3155.jpg

高品质的曼特宁咖啡豆产自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部最为知名,包括西北部的亚齐省和中部的北苏门答腊省,主要围绕在当地两大知名湖泊一带,塔瓦湖和多巴湖。热带雨林气候给与苏门答腊岛充沛的雨水,空气潮湿,云雾笼罩林间,造就了此地的咖啡树浓厚的草本气息。

整个苏门答腊共分为八个省,其中只有位于高海拔的亚齐省和苏北省大规模栽种阿拉比卡咖啡。苏门答腊属热带雨林区后,山林间常常弥漫着云雨,为苏门答腊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当地人将咖啡树种植在两大火山湖的周围,塔瓦湖Lake Tawar和托巴湖Lake Toba。塔瓦湖Lake Tawar一带的Gayo山脉有着理想的咖啡生长条件,广泛采用有机模式种植咖啡,外加悠久的种植历史,让这里产出的咖啡品质和产量更高,因此不少咖啡生豆商也更看重这里,包括当地非常出名的普旺尼咖啡公司(Pwani Coffee Company,简称PWN)。


黄金曼特宁咖啡豆4.jpg

曼特宁的咖啡品种

印尼种植的品种繁多,原先印尼种植的咖啡品种为公认风味佳的铁皮卡,由荷兰人于十七世纪末引入,在印尼被称Bergendal、Sidikalang等名字。在1877年,整个印尼的咖啡树几乎都受到了叶锈病的严重侵害,大片的铁皮卡树都枯萎。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印尼政府从非洲等地方引进了抗病能力更强的罗布斯塔品种,直到现在罗布斯塔仍是印尼的主力品种。为了提高咖啡产量,印尼不断从其他国家引进各种抗病品种,包括卡杜拉、卡蒂姆、帝汶种、铁皮卡、S288,S795、西迪卡兰(Sidikalong)等等,其中以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混血的蒂姆品种Tim Tim、Bor Bor和卡蒂姆系列Ateng由于抗病能力佳,且适应了苏门答腊的风土,呈现独有的香杉气息。目前Ateng与Tim Tim已高占苏门答腊咖啡的70%。前街的印尼林东曼特宁口粮豆就是Tim Tim与Ateng混合,而黄金曼特宁是选自Ateng。


印尼咖啡产区1.jpg

湿刨处理的曼特宁风味

常喝曼特宁咖啡的朋友对湿刨法处理一定不陌生。湿刨法的处理时长比水洗处理要短许多,传统的水洗处理需要1~3周时间,而湿刨法只需几天时间就能完成全部流程。湿刨处理法会先刨去咖啡果实的果皮与果肉,短暂发酵后进行晾晒,豆子半干的状态下去掉羊皮层,继续后段的晒干,当含水率达到12%即可打包挑选分级。


WechatIMG湿刨158.jpg

看似快速省时的湿刨处理,如果没有严格的把控,在印尼的湿热环境下及其容易受潮发霉。但除苏门答腊岛外,印尼的苏拉威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广泛使用这种处理方式。这是由于印尼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空气中湿度高达70~90%,无法通过长时间的日晒干燥咖啡生豆,并且水洗的处理成本颇高,咖啡农无奈只能研发出这种半水洗的处理方式。虽然每个环节的用时大大缩短,但脱去羊皮层的生豆还是会吸收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因此产出的曼特宁咖啡多了些木质、草本、香料的闷沉香气。


曼特宁生豆对比图69.jpg

为了呈现经典曼特宁风味,前街会采用中深烘抹去曼特宁过多的酸味、提升它的醇厚度和均衡感。杯测过程中,前街感受到了黄金曼特宁带着香料、草本植物、松木的芳香,焦糖、坚果、纯黑巧克力的浓醇甘苦风味,带着果瓜的清甜回甘,层次多变,醇厚干净,平衡感高。

产区介绍:

苏门答腊咖啡

冲煮建议:

推荐煮制方式:手冲 滤杯:KONO滤杯 水温:88-89℃ 粉量:15克 粉水比:1:15 研磨度:中度研磨(粗砂糖大小/20号标准筛网通过率73%) 冲煮手法: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进行闷蒸30秒,小水流绕圈注水至125克时进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继续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待注入的水全部通过粉层后再结束萃取,(闷蒸开始计时)萃取时间为2'00”-2’15"。

风味杯侧报告:

暂无内容
分享:0
  1. 最近
  2. 最高评级
  3. 上升
  4. 最热
  • 咖评用户_MeFAt21

    3

    我觉得这支豆子温度降低后更好喝,87度萃完后,三分钟内可以体验到从苦味偏浓到body厚重的变化,并且温度降低过程中,还有一种干药材腥味返回生药材清新风味的转变。

    1. 总体

    2. 余韵

    3. 冷却后

    4. 清爽度

    5. 一致性

    1. 浓郁

    2. 酸味

    3. 风味

    4. 甜味

    5. 苦味

    赞(0) 评论(0)

    2020-02-13 16:43:43

  • 咖评用户_yUU4CTV

    3.5

    草本、整体均衡

    1. 总体

    2. 余韵

    3. 冷却后

    4. 清爽度

    5. 一致性

    1. 浓郁

    2. 酸味

    3. 风味

    4. 甜味

    5. 苦味

    赞(0) 评论(0)

    2020-02-07 13:54:07

其他推荐 更多>

咖评最新评论 更多>

  • 埃塞俄比亚瑰夏村绿标日晒咖啡豆

    5

    味道好才是真的好

  • 咖啡入门精选-云南小粒卡蒂姆水洗咖啡豆

    3.5

    不错

  • 咖啡入门精选-哥斯达黎加塔拉珠水洗咖啡豆

    3

    可能是我技术问题,手冲不加奶咖啡比较酸苦,加奶后味道干净清新,比较均衡。

  • 埃塞俄比亚西达摩罕贝拉花魁咖啡豆

    4

    高温区风味整体以酸为主,苦味也比较明显,一般。但冷却后,中温区时甜味突出,苦感减少,醇厚度增加,冷却到30度左右时,终于明白这支豆子为什么叫花魁,果香味突出,入口百花齐放,百果争宠,余韵留长!

  • 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果丁丁合作社咖啡豆

    5

    没人评论啊!啦啦啦啦啦

  •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爱缦妮米处理咖啡豆

    3

    用了龙哥的印尼之海 和千咖咖啡的这款豆子 味道的确不同 在v60和蛋糕杯都试了 v60会有印尼猫屎独特的味道 但是甜度没激发出来 蛋糕杯却很好的激发了 酸度在蛋糕杯上会更加柔和 总体来说 蛋糕杯做这款完胜

下载应用程序

带着你,不管你在哪里!我们提供伟大的功能,以帮助您找到新的,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