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风味描述:
层次多变,干净,平衡,尾韵持久焦糖甜感 口感甜度高、香浓醇厚,风味:烘培土司、松木、焦糖、可可、略带草本土味。
印度尼西亚PWN黄金曼特宁咖啡豆咖啡豆简介:
PWN 黄金曼特宁
PWN Golden Mandheling
国家:印度尼西亚
等级:G1· 3次手选
公司:PWN
产区:北苏门答腊岛 亚齐 GAYO山
处理方式:温刨法
品种:ateng
海拔:1100——1600米
风味:烘焙吐司,坚果,松木,焦糖,草药
PWN 黄金曼特宁
黄金曼特宁其实是由一公司 Pawani Coffee Company 在印尼当地收购的曼特宁所出品,进而登记了黄金曼特宁这一名字,所以其实这间公司出品的曼特宁才是正港的黄金曼特宁。
产区简介
市面上曼特宁咖啡真的有很多名字,林东曼特宁,黄金曼特宁,鼎上黄金曼特宁,老虎曼特宁,马面曼特宁,绿宝石曼特宁,其实曼特宁并非产区名、地名、港口名、也非咖啡品种的名,它的名字其实是印度尼西亚曼代宁mandheling民族的音误。曼特宁本来是指印尼的一个部落名字,阴差阳错变成咖啡豆的名字也是有一段故事。当初日本军兵在印尼殖民后返回日本,对当地的美味咖啡念念不忘,于是借助贸易朋友的关系,请当地人帮忙收集优质的咖啡豆,其中就有这款曼特宁。日本人对这款咖啡豆很是喜爱,便询问名字,当地人误以为问他是哪里人,便脱口而出“Mandailing”,日本人误把“Mandailing”说成“Mandehling”。由于这个双重误会,曼特宁就这样误打误撞成了款咖啡豆的名字。
曼特宁分为各种地名曼特宁如:林东曼特宁以及黄金曼特宁等等,到底这些曼特宁差别在哪里呢? 当地人, 广泛种植在苏门答腊和其他印尼小岛的咖啡豆 ,几乎都叫曼特宁,根据地区不一样,生豆商不一样,就用这些名字区分不同地区曼特宁。
17世纪末自印度移植铁比卡至印尼,历经数百年种植,在苏门答腊已发展出变种铁比卡。体型较原生种小,却保有铁比卡的美味。曼特宁咖啡豆颗粒较大,豆质较硬,栽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瑕疵,采收后通常要经过严格的人工挑选,如果管控过程不够严格,很容易造成品质良莠不齐,加上烘焙程度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口感,因此成为争议较多的单品。
曼特宁别称“苏门答腊咖啡” , 苏门答腊苏北省的多巴湖和亚齐的塔瓦湖区域都出产曼特宁咖啡,这就是着名的“两湖双曼”。黄曼原本是使用林东产区的曼特宁精选出黄金曼特宁,PWN改为使用GAYO作为黄金曼特宁,规格也从60kg更换为30kg。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早在18世纪荷兰统治期间就引进阿拉比卡树种咖啡种植,最主要的产区位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与苏拉维西岛,苏门答腊岛东南与爪哇岛隔着巽他海峡相望,北方隔着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遥遥相对,东方隔着卡里马达海峡(Karimata)毗邻婆罗洲,西方濒临印度洋。
关于“托巴湖”
曼特宁别称“苏门答腊咖啡”, 优质曼特宁的故乡——托巴湖区,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北端。
托巴湖(印尼语:Danau Toba,英文:Lake Toba),是一座位于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火山湖。此湖呈菱形,长100公里、宽30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山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
托巴湖,位于北苏门答腊省中部,荷兰殖民者于1888年将“爪哇曼特宁”,北移到多巴湖地区,南苏门答腊林东Lintong与托巴湖(Toba lake)一带可称为曼特宁,林东一带才是曼特宁产区, 曼特宁出产自托巴湖 (Lake Toba) 周遭山区,此湖地理位置在苏门答腊岛省会棉兰 (Medan) 北方,属於高山淡水湖泊。平均高度约海拔 900 公尺。平常说的曼特宁指的是托巴湖周遭山区种植出来的铁比卡或其变种的咖啡豆。
关于“塔瓦湖”
塔瓦湖位于苏门答腊亚齐省(Aceh)北方的迦佑(Gayo)山区。
塔瓦湖,位于亚齐特别行政区中部。处于苏门答腊岛的北端,北苏门答腊产的大多是Gayo,以ateng品种为主北端的塔瓦湖可称之为亚齐咖啡或塔瓦湖(Tawar lake)咖啡。面积不足多巴湖的十分之一。然而近年来咖啡品质和产量已超越多巴湖。
印尼曼特宁处理方式
湿刨法,又称湿脱壳法 Wet Hulling,在当地语言中也被称为Giling Basah,是传统的印度尼西亚咖啡处理法。单从名字上来看,湿刨法与湿处理(水洗处理法)很相似,然而,这两种处理方式的杯测风味截然不同,湿刨法处理的咖啡通常醇厚而强烈,个性非常鲜明。
湿刨处理法步骤
①去除果皮和果肉,保留羊皮纸和黏膜
② 水池发酵
③ 洗去黏膜
④ 带羊皮纸日晒干燥2-3天,至含水量20-24%
⑤ 刨去羊皮纸
⑥ 使生豆干燥至含水量12-13%
⑦ 准备出口
湿刨法处理的超快速度也造成了曼特宁会有较高的瑕疵,在处理厂会安排雇员进行瑕疵的手选,一般会有DP(二次手选)和TP(三次手选),经过三次手选的曼特宁在瑕疵率上会优于二次手选。
湿刨的风味,除去那些细微的小差别,我们普遍认为湿刨豆带有泥土味、烟味和巧克力味,酸味被称为“低酸”,醇厚而又显得十分沉闷。
对比一下2020年新产季的黄金曼特宁和往年黄金曼特宁的产区信息,以往黄金曼特宁的产地是塔瓦湖产区或林东产区附近,而今年Pawani选择了更北面的亚齐伽佑山的咖啡作为黄金曼特宁,毫无疑问这是对伽佑山产区的咖啡品质一个信赖。
新产季的黄金曼特宁咖啡品种是“Ateng”。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咖啡品种。其实印尼本地对咖啡品种的称呼不太一样,例如印尼称的Tim Tim就是我们称呼的Timor(提姆)。而Ateng是印尼本地化Catimor(卡蒂姆)的叫法。Ateng这个品种非常适合在亚齐地区栽种和风味发展。
前街咖啡烘培分析
黄金曼特宁有着优质的草本植物气息,焦糖甜香更为强烈,果酸味也比较沉稳优雅,丰厚的甜感,醇厚、狂野的香料风味,一般林东曼特宁最好烘到二爆以后再出炉,可以有效降低杂味,但黄金曼特宁二爆前出炉都有很好的透明度与甜感,烘焙诠释空间更为宽。
炉温至200℃入锅,风门开设3,1分钟后调火力160℃,风门不变,烘至5‘40”,温度148℃,豆表变为黄色,青草味完全消失,脱水完成,火力调至140,风门变4;
第9‘40分钟,豆表出现丑陋胡皱褶和黑斑纹,烤面包味明显转为咖啡香,可以定义为一爆的前奏,这时候要听清楚一爆爆点的声音,到9’54”开始一爆,调小火力至60,风门全开(调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无爆裂声),在204.5℃下锅。
相比其他曼特宁,黄金曼特宁会有更强烈的回甘和蔗糖香气。尽管大家都知道只有PWN的曼特宁才会称之为 黄金曼特宁,但实际上PWN每年的产量并不多,因此有很大部分大粒精选的黄金曼特宁并非出自PWN,如果你不能确定,不妨让卖家提供 PWN随豆所附的证书便知。
产区介绍:
苏门答腊咖啡
冲煮建议:
推荐煮制方式:手冲 滤杯:KONO滤杯 水温:88-89℃ 粉量:15克 粉水比:1:15 研磨度:中度研磨(20号标准筛网通过率70%) 冲煮手法: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进行闷蒸30秒,小水流绕圈注水至125克时进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继续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待注入的水全部通过粉层后再结束萃取,(闷蒸开始计时)萃取时间为2'00”-2’15"。
风味杯侧报告:
其他推荐 更多>
咖评最新评论 更多>
埃塞俄比亚瑰夏村绿标日晒咖啡豆
5
味道好才是真的好
咖啡入门精选-云南小粒卡蒂姆水洗咖啡豆
3.5
不错
咖啡入门精选-哥斯达黎加塔拉珠水洗咖啡豆
3
可能是我技术问题,手冲不加奶咖啡比较酸苦,加奶后味道干净清新,比较均衡。
埃塞俄比亚西达摩罕贝拉花魁咖啡豆
4
高温区风味整体以酸为主,苦味也比较明显,一般。但冷却后,中温区时甜味突出,苦感减少,醇厚度增加,冷却到30度左右时,终于明白这支豆子为什么叫花魁,果香味突出,入口百花齐放,百果争宠,余韵留长!
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果丁丁合作社咖啡豆
5
没人评论啊!啦啦啦啦啦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爱缦妮米处理咖啡豆
3
用了龙哥的印尼之海 和千咖咖啡的这款豆子 味道的确不同 在v60和蛋糕杯都试了 v60会有印尼猫屎独特的味道 但是甜度没激发出来 蛋糕杯却很好的激发了 酸度在蛋糕杯上会更加柔和 总体来说 蛋糕杯做这款完胜
带着你,不管你在哪里!我们提供伟大的功能,以帮助您找到新的,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