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突发奇想:如果生叶采摘下来,不加以任何的加工,直接食用,会是什么味道?
在这里,可以很确切地告诉大家:试过了!虽然带了点青草味的植物香气!但是!很苦!很涩!
要知道,制造红茶茶叶的加工过程能够减缓生叶中的苦味与涩味,从而打造出鲜味与清爽感交织一起的美味。

经过发酵的红茶茶叶,甚至还会散发出如成熟水果、柑橘或者青苹果的甜香。
茶色更是不用多说,从透明度极高的橙色到深红色,比集美们的口红收藏还要丰富。
不同的是,优质红茶不仅仅茶色漂亮,甚至是与滋味、香气造成一个完美的均衡,令人喝了第一杯就想有第亿杯。
然而,从生叶到制成红茶的工序,约需耗费15到18个小时。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红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
①采摘
日本茶农以机器采收为主,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印尼与肯尼亚等红茶产国则几乎都选择人工手摘。而采茶时,会采下含新芽与两片嫩叶(一心二叶)总共三片叶子。
②凋萎
这个步骤旨在去除生叶上的部分水分,呈现更好的揉捻状态。有的较为传统的茶厂会选择自然干燥,而如今大部分的茶厂大多会先准备一个里面铺设有金属网的大箱子,然后倒入生叶,上下交替吹送凉风或热风,从而蒸发掉40%到50%的水分。茶叶的凋萎时间视天气和气温而定,通常,此阶段会耗时12到15小时。
③揉捻
完成上一步骤后,生叶即可以放入到揉捻机(Rolling Machine)中,用无压或者轻微的压力进行揉捻。揉捻机的底部有钝角或是旋螺状的凹凸设计,因此能够揉捻、扭转茶叶,从而破坏纤维质后流出叶汁。此步骤可以刺激氧化酵素,从而促进茶叶的发酵。

④揉切
叶片型茶叶细致,叶宽仅2至3毫米。而叶长达1厘米时,则被称为橙黄白毫(OP),更细一些的就称之为橙黄白毫碎叶(BOP)。
揉切机构造如绞肉机一半,有巨大的螺丝切刀转动,能将茶叶切碎至细致型状。
⑤分筛(解块)
经过揉捻或者揉切后的茶叶,成3到4厘米的块状。倒入会左右摇晃的机器中,茶叶结成的块状自动解开,从而更容易进行发酵。
⑥发酵
分筛后会将茶叶铺在发酵架或者瓷砖平台上,铺到约为7到8厘米厚,再用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75%到80%,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发酵时间通常为20到120分钟。发酵的时间长短对香气造成的影响相当大。
⑦干燥
发酵后的茶叶很潮湿,所以需要进行干燥从而停止茶叶的氧化发酵。将茶叶倒入输送带送往干燥机内,用95摄氏度到98摄氏度执行约20分钟的干燥程序,同时避免茶叶烧焦。经过该步骤的茶叶,含水量约为2%到3%。
⑧筛选
干燥后必须进行清理,挑出茶梗与异物,接着倒入分筛机依照形状进行分类。
茶叶尺寸代表等级以OP、BOP、P、BOPF、F、D等表示。

⑨包装
通过筛选后的茶叶将各自装袋存放,接着送往茶叶拍卖场。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8-13 1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