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
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近五年咖啡店家营业用常见的梯形滤杯。除了千禧年初期时的店家常用的Kalita滤杯外,近年惯用梯形滤杯的店家中,有不少店家是使用 "三洋滤杯",也就是 日本咖啡界教父等级的 巴哈咖啡 老板 田口 护 先生 用的滤杯。这次实验,我将使用4款滤杯进行流速比对,分别是:1. Melitta 1X1 树酯滤杯2. Kalita 101 陶瓷滤杯3. Kalita 101 波佐见烧 陶瓷滤杯4. 三洋 有田烧 Coffee Dripper 101 陶瓷滤杯同样的实验的参数,除了滤杯外,其余皆相同。水: 常温RO逆渗透水TDS:0.03ppm水量:250克滤纸:Kalita 101 无漂白滤纸智慧秤:ACAIA实验方式:1.将下座方在智慧秤上,上座(滤杯)置于手冲架上,与下座分离2.将滤纸折好后套在滤杯上,将250克的水一次灌入罩好滤纸的滤杯中上图是melitta滤杯 1X1 树酯滤杯沥干后,滤杯与滤纸贴合的状况,由照片中看的出来,由于肋骨的分布关系,使得滤杯与滤纸贴合的部分仅于肋骨顶端处有贴到。再让我们看看流速的变化:由上图中,上方式总水量累积的速度曲线;下方则是压力曲线。根据图中的状况可知,或许是出水口偏一边的关系,水压一直很稳定,约在1分52秒时,压力才开始下降,代表流速变快了,而此时的水位正好降至肋骨的位置,完全沥干的时间约为两分钟。上图是 Kalita 101陶瓷滤杯沥干后,滤杯与滤纸贴合的状况,由照片中看的出来,由于肋骨很浅,使得滤杯与滤纸贴合的状况几乎是全贴住的情形。再让我们看看流速的变化:根据图中的状况可知,与Melitta 1X1的状况有著很明显的差异,压力约在第20秒时就开始下降了,完全沥干的时间也是约47秒,明显的比Melitta 1X1快很多。上图是 Kalita 101波佐见烧滤杯沥干后,滤杯与滤纸贴合的状况,由照片中看的出来,肋骨比Kalita 101陶瓷滤杯深很多,而滤杯底部也加深了,使得滤纸底部完全贴不到滤杯的底部,这样的断差刚好形成的一个空间。再让我们看看流速的变化:根据图中的状况可知,与Kalita101陶瓷滤杯的状况也是有很明显的不同,压力约在第14秒时就开始下降了,完全沥干的时间更是提前在约30秒左右,明显的比Melitta 1X1 及Kalita101都还要快的多。最后是 三洋 101陶瓷滤杯沥干后,滤杯与滤纸贴合的状况,由照片中看的出来,肋骨是深的,所以滤纸与滤杯贴合的区块并没有太多。滤杯底部则是一的大孔,与Kalita的三个小孔不同。再让我们看看流速的变化:根据图中的状况可知,较Kalita波佐见烧的流速有一点点差异,压力约在第5秒时开始等速下降,完全沥干的时间约35秒。上图是我将四款滤杯的流速状况重叠后的比对图,颜色分别是:蓝色: Melitta 1X1 树酯滤杯紫色:Kalita 101陶瓷滤杯绿色:三洋 101陶瓷滤杯红色:Kalita 101波佐见烧从这个比较图中,也证实到这四款内部结构不同所忏生的差异性。波佐见烧因为底部没有贴死,反而是流速最快的;而 Melitta 1X1 树酯滤杯 因为出水口在侧边,而且是高于做底部,流速是四款中,最稳定,也是最慢的。而Kalita一般款与三洋的结构较接近,因此流速的状况也较为接近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6-24 1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