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咖啡品种——波旁,从它的果实颜色就开始吸引我们的眼球,除了最常见的红波旁,还有黄波旁,橙波旁,以及更为罕见的粉红波旁。
波旁种,是铁皮卡突变产生的次种,与铁皮卡同属现存最古老的咖啡品种, 波旁和铁皮卡是属于阿拉比卡种的一个分支。在阿拉比卡的传播途径上,如铁皮卡的祖先从欧洲远度重洋到加勒比海,东印度公司把阿拉比卡种从也门另外传播到波旁岛(留尼汪岛),在传播路径的咖啡树长成了与铁皮卡不同的品种,称为波旁种,之后传到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甚至扩大到中南美洲。
根据世界咖啡研究中心(World Coffee Research)的资料,波旁这个品种来自于也门,是铁皮卡的自然变种。因此这咖啡的遗传起源,被定义为波旁铁皮卡群属(Bourbon-Typica Group)。
波旁咖啡,要先从法国人开始说起了,波旁咖啡的得名,与法国人17世纪在非洲外海印度洋西部,马达加斯加岛屿以东680公里处的一座称为波旁的殖民岛屿有关。这段由法籍宣教士所展开的也门波旁咖啡全球分种之旅,较早为人所知,且载入史册。因而这肩负宣教拓荒使命的波旁咖啡,被称为:French Mission Bourbon法国传教士波旁。
1663年法国人定居波旁岛,1700 年代初,法人将波旁从也门引入波旁岛种植(现称留尼汪岛),给这批也门咖啡起名为波旁咖啡。
据史料考证,法国人曾在 1708 年、1715 年和 1718 年,三次尝试将这种咖啡从也门引入波旁岛。于是波旁岛成为十八世纪法国人培育也门波旁咖啡的苗圃,波旁咖啡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被带离该岛,前往非洲及南美巴西种植,并开始广传。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圣灵会传教士来到非洲,并于1841 年在法属留尼汪岛成立教团,随着传教士的宣教之旅,波旁咖啡开始被带往非洲与南美种植。
传入美洲,1860年,法国人将留尼汪岛的波旁咖啡引入南美,首先到达巴西南部坎皮纳斯附近。由于1727年引入巴西的铁毕卡种产量少且容易干扰疾病,波旁种于1860年左右经由南部的坎皮纳斯(Campinas)引入巴西,并迅速向北扩展到南美和中美洲的其他地区。今天的拉丁美洲,波旁种虽然大部分已经基本上被其变种代替(特别是Caturra,Catuai和Mundo Novo等),在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秘鲁等国家仍然种植有波旁。
走进非洲,与巴西咖啡的传播年到相仿,在非洲,一位法国传教士对波旁种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1862 年,法国传教士在坦桑尼亚沿海的巴加莫约(当时称为坦噶尼喀)以及肯尼亚的圣奥古斯丁(今日的基库尤Kikuyu)建立传教团,1893 年,法国传教士在在肯尼亚的布拉Bura(肯尼亚泰塔山Taita Hills)建立传教团。就这样波旁咖啡从波旁岛去到桑给巴尔、巴格莫约、圣奥古斯丁、布拉等几个非洲国家成立新的教会,在这些传教任务中,传教士都将来自波旁咖啡种子,播种于他们在东非的教区,从此非洲大陆上也有了波旁咖啡。
就这样,被法国宣教士带到美洲与非洲种植的波旁咖啡,开始在各国微气候与土壤的孕育下生根茁壮并且开始繁衍后代,并称为如今精品咖啡的主角之一。
1860年代,首批波旁咖啡定居于巴西,经过落地生根与繁衍,波旁咖啡在美洲经过近百年的繁衍,开始出现突变品种。而前街说的这些突变种与美丽的色彩联系一起了,便是红波旁,黄波旁,橙波旁,粉波旁。
红波旁,其咖啡果实的颜色变化从绿色 、转微黄色 、转微橙色 、转成熟的红色 、再转较熟的暗红色,为了和其它波旁种(黄波旁,粉红波旁等)区分,故此称为红波旁。种在高海拔的波旁种,通常会有较佳的香气和明亮的酸质,喝起来甚至有类似红酒的风味。
早在1850年的时候,巴西就变成了全球主要的咖啡生产地,他们重度依赖1720年引进的铁皮卡种,但是这种豆子产量低,为了保证收益,他们从留尼旺引进波旁种,也就是红波旁,且大面积种植。
黄波旁,最初在巴西发现,目前主要生长在巴西,是巴西圣保罗州独有的波旁变种,咖啡果实成熟后不会变红,反而呈现橙黄色,故名为黄波旁,黄波旁是巴西咖啡的珍宝。黄波旁种是波旁种与其他品种杂交而出。因其产量较低,且较为不耐风雨,未被广泛种植。但是种植在高海拔地区时,会有极佳的风味表现,近年来较为常见。黄波旁的甜味、香气都较红波旁明显,且有明显柑橘酸质。在前街,有一款巴西黄波旁咖啡豆(巴西皇后),其豆子本性甜、干净,柔和的酸与甜契合得很好,均衡度佳,有热带水果香。
第一个黄波旁最早是出现在1930年,Pederneiras (SP)市附近的一个红色波旁农场——许多人认为这是红色波旁和黄色Botucatu之间自然繁殖的结果。除了浆果呈黄色外,这种植物与红波旁非常相似,而且被证明具有同样的产量甚至更高的产量。黄波旁成熟时间较快,但是产量比红波旁低,对叶锈病的抵抗力也比红波旁弱。
Orange Bourbon橙波旁是波旁咖啡果实颜色基因的自然突变种,首先在萨尔瓦多发现。
粉波旁,樱桃通常是桃红色/粉红色,有时也被称为“粉波旁",粉波旁属于十分稀有的新品种,它是由红波旁和黄波旁杂交培育而成的。之所以说粉波旁是稀有品种,主要是想要保持这份漂亮的粉红色是很难的,有时会收获一些橙色的波旁,那是因为咖啡果实的颜色最终是由花粉粒里面的隐性基因所决定。在我们选定的要进行杂交的花粉粒中,既有倾向黄波旁的黄色基因也有倾向红波旁的红色基因,而这些都属于隐性基因,非常容易相互干扰。目前可以在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看到粉红波旁的身影。
除了这些主色调的波旁,市面上还有波旁的变异种,比如Stripped Bourbon,翻译成中文叫条纹波旁,它跟辣椒波旁一样,都是近年在哥伦比亚惠兰产区发现的独特品种。该品种在结果后的颜色虽然跟普通红波旁很像,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上面带有一道道黄色的条纹,故发现的庄园主才将它命名为条纹波旁。
据前街查询,条纹波旁是古老品种波旁自然突变而来的品种,最早是由澳洲的Project Origin团队在哥伦比亚时发现。相比生长同区域的咖啡树,条纹波旁的成熟期相对较晚,树形会更瘦弱,枝条也更稀疏,因此产量并不算高。但它继承了波旁种特有的柑橘与清甜调性,特别是浅烘焙时经常会表现出莓果、红糖等香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波旁咖啡的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呢,波旁咖啡具有复杂的酸度和美妙的平衡。前街咖啡的波旁冲煮是甜感突出,带有焦糖的质量,清脆的酸度以及花香。但根据种植地点的不同,它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味。例如萨尔瓦多的波旁咖啡,可能有较多奶油及太妃糖的味道。至于橙色波旁,则有更明亮的花香。黄波旁则有较明显的酸度,还有果干的风味。而非洲的波旁咖啡则果味较突出。
红波旁 :以前街巴西喜拉多口粮豆为例,入口有明显的甜味,附有淡淡的柠檬香气,含有浓郁的坚果风味,后段表现有明显的黑巧克力味,整体感受比较圆润。
黄波旁 :以前街巴西皇后咖啡豆为例,甘蔗汁的鲜甜、红茶、美柔畅的果实甜感,明显的坚果风味,均衡柔顺的酸度,苦感微弱干净,含有浓郁的巧克力香气和坚果风味,口感明亮清爽,柔滑细腻口感。
粉红波旁 :清新的花香,层次感分明,柑橘、小番茄香气明显,温度下降后依然酸质柔和,尾段带有焦糖的甜感,口感顺滑、干净。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2-26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