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下,闷蒸的水量是咖啡粉的两倍,这个缘由来自于咖啡粉的饱和吸水量是自身的2倍。但实际情况下,在初始注水阶段注入2倍水量,会有多余的咖啡液滴入下壶,那么滴入下壶的咖啡液需不需要倒掉呢?
为什么会存在多余的咖啡液?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提及到,咖啡粉的饱和吸水量的自身的2倍,前提是饱和。这也意味着初始阶段,水刚与咖啡粉接触是是需要时间去渗透,当咖啡粉较粗的状态,水还没完全渗透就由于重力的影响掉入下壶。粉越粗,颗粒值越大,渗透时间越长,咖啡粉之间的缝隙越大,那么滴入下壶的咖啡液就越多,反之。
很简单,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不就知道答案了。首先,我们冲煮两杯咖啡进行对比,其中一杯是正常冲煮(保留咖啡液),另外一组是倒掉闷蒸咖啡液。在选豆、冲煮参数、手法上统一。
在豆子上,我们使用前街咖啡的耶加雪菲日晒红樱桃进行对比实验。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日晒耶加雪菲咖啡,前街采用了中浅烘焙,突出其莓果、柑橘、发酵果香的风味。

冲煮过程
保留咖啡液:首先注入30g水闷蒸30秒,然后第二段中心向外绕圈注水95g,液面到达滤杯段肋骨的根部。待液面下降至1/2处进行第三段注水,中心向外绕圈注水100g。待咖啡液全滴入下壶后移除滤杯,结束萃取。时间2分钟。
倒掉闷蒸咖啡液:首先注入30g水闷蒸30秒,大约在20-23秒的时候,闷蒸液滴入下壶完毕,把咖啡液倒进一个容器里(待会有用),电子秤归零。然后第二段中心向外绕圈注水95g,液面到达滤杯段肋骨的根部。待液面下降至1/2处进行第三段注水,中心向外绕圈注水100g。待咖啡液全滴入下壶后移除滤杯,结束萃取。时间2分钟。
保留咖啡液:测出浓度为1.42%,莓果酸质,发酵果香,柑橘,百香果等风味,层次分明。
倒掉闷蒸咖啡液:测出浓度为1.24%,倒掉的闷蒸液重量为15.6g。咖啡液整体平淡,就像是喝了一口略带莓果风味的水一样,而且酸质不明显。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2-05 18: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