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世界的咖啡总产量中,阿拉比卡种就占了足足七成,而大部分的阿拉比卡种,都是经由铁皮卡和波旁两个古老品种在传播到各地后,演变出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两个古老品种之一的「铁皮卡」,它从埃塞尔比亚出发至今的传播编年史吧!
铁皮卡跟众多原生种一样,来自于埃塞俄比亚这块非洲大陆。我们常见的阿拉比卡豆种的图片都是以铁皮卡来作为示例!扁平饱满、细长,形状是一个标准的椭圆形,这便是铁皮卡经典的模样!而它踏出国门的第一站,便是位于海对岸的也门!
咖啡起初传入也门主要是当做药物治疗,并不是将它作为日常饮用的饮品!直到1500年开始,也门的亚丁港和摩卡港这两个地方突然掀起了一阵:将晒干的咖啡果肉捣碎泡水喝的潮流,这一掀,药物摇身一变,成了热门饮品。举国上下都开始盛行,于是,人们便开始着手将咖啡豆出口到各个国家推广售卖!但在出口之前,也门的人们会先将咖啡豆事先烘焙好或者进行水煮,致使咖啡豆失去繁育能力,以免咖啡豆种流入外国。这就是为什么在15世纪到18世纪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咖啡贸易都被也门垄断,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港口城市,更因为咖啡只在也门有!
直到1670年,一名伊斯兰教的虔诚信徒巴巴布丹「Baba Budan」迷上了咖啡,想要在回国后也能好好的喝上一番,但奈何自国没有产出,也门也不给予豆种。于是,它便在朝圣完毕准备返回印度的时候,盗走了7颗咖啡种子,将它们藏匿于胡子里避人耳目,然后便成功的带回了印度,并将它们种在了印度西南部的卡纳塔卡省的甘卓吉里山成功繁育。后人为了缅怀他的贡献,便将这座山更名为了巴巴布丹山!让时间回到稍早一些的时候,咖啡经由也门传入了欧洲,兴起了一阵阵热潮,这一下就被誉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荷兰人嗅出了巨大的商机。
所以,当他们在十七世纪初占领了印度的西南部地区以后,以武力的形势抢夺了从也门偷盗过来的铁皮卡树种,将它们栽种在了印尼的爪哇岛,直接大获成功,开启了印尼的咖啡产业!然后,他们便将种植于爪哇的一株铁皮卡于1706年,移植回荷兰进行培育。这株铁皮卡来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荷兰人专门给它盖了一间大温室来给予它舒适的生长空间,并由植物学家进行照料。没曾想,这株铁皮卡产出的后代扩散到了中南美洲,这颗铁皮卡也就被后人成为「欧洲母株」。1708年,法国从摩卡盗取的咖啡树试种失败。于是,阿姆斯特丹市长看准时机,于1714年赠送了法王路易十四一颗铁皮卡树苗。他们也就顺势模仿荷兰,建造出温室给予铁皮卡悉心照料。
1720年,法国的海军军官迪克鲁,盗取了凡尔赛宫里的一株铁皮卡树苗运往美洲,历经三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加勒比海的法属马丁尼克岛,自此。海岛的咖啡产业拉开了序幕!这颗树苗产出的后代分散到了其他各个岛屿,其中就包括了产出“咖啡皇帝”的岛国-牙买加。
1727年,荷兰属地苏里南与法国属地圭亚那爆发了领土的纠纷,巴西的外交官帕西塔便因为调停有功,获取了奖赏。在法国圭亚那的总督夫人赠予他的奖赏中,便有着铁皮卡的树苗。于是,帕西塔外交官便辞去职务,将咖啡苗带回巴西,种植于北部的帕拉省,正式开启了巴西的咖啡产业!后续,巴西还将这株铁皮卡产出的种子分发给了巴拉圭、秘鲁等国家。
而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国家都在十八世纪前后相继引进了铁皮卡的树种进行栽种。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法国的传教士田德能便将铁皮卡的树种带到了我国的云南省朱古拉村,虽然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种植,但也为我国的咖啡产业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11-14 17: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