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咖啡以曼特宁最为著名,其咖啡味道很浓,口味香醇,略带糖浆风味深受日本喜爱。而今天前街咖啡要介绍的是印尼另外一种咖啡,它产自旅游圣地,巴厘岛咖啡,
印尼由超过一万七千个岛屿组成,散布在赤道的火山带上,印尼横跨赤道两侧,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雨量丰沛,又有肥沃的火山壤土带来丰富的养份。印整个群岛最好的种植区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
印尼咖啡风味
从整体上看,印度尼西亚咖啡味道很浓,口味香醇,略带糖浆味,酸度极好,其两个主要出口市场是德国和日本,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咖啡的优异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是它那阿拉伯咖啡豆特有的上乘品质。印度尼西亚咖啡味道很浓,口味香醇,略带糖浆风味,缺点是也许也会有较不舒服的艰涩或有些许的霉味,其他则显示出土性。
印尼咖啡种植历史
17世纪中期,咖啡树由荷兰人引入印度尼西亚(某些官方资料认为比这更早一些),如此正品产量也是很少荷兰人最先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兰的殖民地传到了法属圭亚那和巴西,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他们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Java)的巴达维亚,当时印尼人把这种新作物叫“考鼻”(KOPI),这个叫法也沿用至今。
1712年第一批来自爪哇的咖啡销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因为一场大的环境灾难,所有种植园的咖啡树均被咖啡锈病毁坏,而不得不从非洲引进罗布斯塔咖啡树替代原有树种。印尼罗布斯塔咖啡大约占总产量的85%,阿拉比卡为15%,而罗布斯塔集中种植在苏门答腊南部,阿拉比卡在苏门答腊北部。目前印尼的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90%是小农经营。
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四大咖啡出口国之一,每年生产680万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种植园,约占总产量的90%。
苏门答腊岛:
在苏门答腊最好的的咖啡来自二个地方: 在苏门答腊北边的中亚齐靠近塔瓦湖Tawar湖地区和较南方围绕着多巴湖Toba湖边的山脉。由于很多的小佃农生产商和使用他们独特的半水洗式处理法和土壤铁质缺乏,因此在新鲜生豆的阶段,这个区域的咖啡豆会带有一种特别的蓝色。
黄金曼特宁产于印尼苏门答腊北方(林东)地区,采收作业限定以全手工单颗果实摘取完熟果实,确保其初步选豆质量,咖啡樱桃采取SEMI-WASHED半水洗方式加工,天然日晒干燥,脱壳处理后再经过另一次干燥精制过程及两次的生豆清洁工作和四次的Hand-Pick手工挑选过程而成。所以,都可以说是一支严格精选的顶级曼特宁咖啡。标示“PWN”的黄金曼则是印尼Pawani公司的简写,其公司所出产的黄金曼特宁咖啡已在印尼注册;
巴厘岛:
虽然属于印尼咖啡的一员,但巴厘岛的咖啡农却觉得印尼咖啡的品质参差不齐,配不上巴厘岛的优质咖啡品质,所以他们就自立门户,自称为“巴厘岛咖啡”,以示与印尼咖啡的区别。巴厘岛上不仅有阿拉比卡种的咖啡豆,也盛产罗布斯塔种咖啡。据资料,巴厘岛黄金咖啡 是由阿拉比卡种咖啡树的根部和罗伯斯塔种的咖啡枝叶嫁接而成,俗称的【卡蒂姆】品种。
咖啡来到巴厘岛较晚,它最初生长在金塔马尼高原(Kintamani),海拔1000到1500米。咖啡产量在1963年的时候阿贡火山(Gunung Agung)爆发时深受影响,造成2万余人丧生,并广泛地破坏峇里岛的东部。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政府为促进咖啡产量,发放阿拉比卡豆幼苗,但有人认为这效果有限,因为今日大约百分之八十岛上的生产多为罗布斯塔豆。虽然旅游业提供了最大的收入,但岛内雇用最多人力的是农业,而过去最大的买主是日本,收成期5月~10月。
麝香猫咖啡 (Luwak):
麝香猫咖啡,来巴厘岛的咖啡,不是以来源出名,而是以用一种独特的新式处理法的加工模式独特而出名,一种哺乳动物叫做麝香猫,吃了成熟的咖啡浆果后,被消化掉的只是果实外表的果肉,坚硬无比的咖啡原豆会被排出体外,经过人工挑选、清洗、晾晒、除臭、筛选、加工烘焙等数道工序,便成了“猫屎咖啡”。这种咖啡由于产量很少,且因为它的稀有和特别味道而成为世界上其中一种罕见的咖啡,也是最昂贵的咖啡之一。
麝香猫主要栖息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等地带的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木丛、草丛中,并选择岩穴、土洞或树洞作为栖息位点。这些咖啡豆的品种一般是以罗布斯塔为主,因为麝香猫活动的范围是在中低海拔,所以咖啡品种大多数都是罗布斯塔。高海拔阿拉比卡的猫屎咖啡产量稀少。
印尼低海拔的罗布斯塔种咖啡原本带有泥土味和中药味,稠度也高,所以这种麝香猫咖啡有陈年豆的土腥味稠度几乎接近糖浆,香味很特殊,如果偏好印尼陈年豆或印度风渍豆的土腥味,可能会爱上风味的麝香猫咖啡。
猫屎咖啡应该如何冲煮?
因为要更好的表现出猫屎咖啡草本的风味以及醇厚的口感,前街咖啡烘焙猫屎咖啡豆都是采用中深度烘焙。中深烘培的豆子一般脱水率比较高,所以重量比较轻,冲煮时粉不完全沉在底部,一开始注入水就会马上被吸收,由于排气旺盛粉的周围都是泡泡因此产生通道,而这些通道越是新鲜的豆子维持的时间就越较久,使水位快速下降我一般都会用粗水流、慢慢地绕圈。
KONO滤杯,因为它能带出来的口感会更加圆润醇厚味道表现会更加直接一点。但是KONO滤杯相对来说排气效果不佳,因为他的肋骨是直的、而深度只有滤杯的四分之一,除去这四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外紧贴杯壁的形成密闭状态。会选用KONO滤杯,因为这个滤杯的唯一的排气部位就是在那四分之一的肋骨,当水位迈过肋骨部位,滤杯水量不断上升,通过水的重量增加压力,由于出口处相对小一点,可以延续咖啡颗粒与水接触的时间长一点,随着水流带动这样能更有效的带出可溶性物质,一般能达到客人预想的高醇厚度效果。
冲煮参数:水温86-87度 研磨度:细砂糖 粉水比例:1:15(15g粉-225ml水)
1.第一段注水30克,进行25秒的闷蒸。
2.在闷蒸结束后注入第二段水,电子秤数值为125克。注水后等待水位下降至一半。
3.在即将露出粉床的时候注入第三段水量,电子秤数值为225克,咖啡萃取,总时长约为1'50-2'00秒。
猫屎咖啡风味描述:草本、坚果,口感顺滑,醇厚。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1-26 17: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