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机智的大家都有发现,在大多数商家售卖的咖啡后面,都会带有AA的后缀。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肯尼亚这个国家产出的咖啡豆。肯尼亚·涅里AA、肯尼亚·可里米里AA等等。
不仅仅是肯尼亚,像是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家产出的咖啡后面都会带有同样的AA后缀。于是,问题就来啦!AA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些国家产出的豆子都要强调AA?其实咖啡豆后缀的这个「AA」,代表的是该咖啡豆的一个等级。因为咖啡豆并非工业品,所以产品的质量褒贬不一。因此,为了能够对品质进行规范,就需要设立一个制度将优劣区分出来,而这个制度就是分级。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个国家产出的咖啡豆的名称后面带着AA这俩字母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该国家的咖啡豆的分级方式是以大小进行区分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知道两个点:第一个就是咖啡豆的分级制度并非只有大小,还有瑕疵、海拔这些其它的分级方式。具体的应用会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因地制宜,这个下次前街再好好说道说道。其次就是,使用大小分级制度的并非都用大写英文作为标识,因为像AA、AB这些标识是英国开发出来的单位制度,大多数咖啡产国之所以会使用这类单位是因为它们曾经被英国殖民统治过。像哥伦比亚同样是以大小来作为咖啡豆的分级,而它的等级标识则是使用的Supermo、Excelso。

但说到底,使用大小分级最为出名的咖啡产区就是肯尼亚,因为肯尼亚政府对待咖啡产业极其认真,所以在咖啡品质上的要求也会十分严格!那么接下来就由前街来介绍一下肯尼亚的大小分级制度吧!C:C等级的咖啡豆目数会在12~14目之间,因为尺寸过小,所以这个等级的豆子基本上不会被列入精品级别。E:全名Elephant,即:象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象豆并不是指咖啡品种里的象豆种(马拉戈吉佩、帕卡马拉),而是指像圆豆一样,发育异常的特殊咖啡豆。这种豆子是由两颗咖啡豆在发育的过程中产生了缠绕,形成看起来像一粒非常巨大的臃肿咖啡豆。体型超过18目,数量极为稀少。TT:TT等级则是在AA、AB等级的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来的轻型豆。T:T等级则是在C等级的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来的轻型豆。MH/ML:这俩等级的豆子因为品质较低,所以并不会使用肯尼亚式的水洗处理,一般是自产自销,不会流通至肯尼亚国外。上面是肯尼亚国家官方的分级制度,可以看出,AA代表着肯尼亚分级里的最高等级,也就是最好的意思。但前段时间前街分享过一篇测评文章《咖啡豆的味道好坏跟大小有关系吗》,里面详细讲解了大小分级这个制度的缺点,那就是漏洞太大。咖啡豆的体型大小并不能够直接影响咖啡味道的好坏!举个咖啡人常常会提到的一个例子:将同一个品种的咖啡豆分别种植在900米和1700米,即便最终收成的豆子都是一样的大小,但是,900米的咖啡豆一定没有1700米种出来的味道好,因为种植环境才是咖啡豆在生长过程中主要的风味影响因素(之一)。

在那个以大美为的时代里,这样的分级制度自然是当时的主流,老一派的咖啡产国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大小分级方式。但当精品咖啡这一概念释出以后,人们意识到了影响豆子风味形成的重点,所以便诞生了全新的分级制度。而肯尼亚也不甘落后,当地的咖啡研究机构与咖啡生豆贸易商会使用一套自己制定的咖啡分级方式,对AA、AB等级的肯尼亚咖啡进行二次评级。这套制度的名称为「咖啡豆品质分级程序」(Kenyan 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by Quality Assessment),是由肯尼亚咖啡研究机构制定的!这套程序会对豆子的生豆品质、熟豆品质、杯测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级。

而TOP、Plus(+)、FAQ便是二次评级的标识,当豆子获得了对应的等级评分以后,这些标识就会附加在咖啡豆原有的等级后面,例如肯尼亚AA top、肯尼亚 AA+等。它们意味着是在AA或者AB里拥有出色表现的豆子,而FAQ则是代表豆子里会有轻微的瑕疵豆,但这类并不会影响风味。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由于这套体系并非肯尼亚官方认证,所以目前市面能够见到的大多数肯尼亚豆,仍然是以常规的大小分级(AA、AB)为主流。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7-02 16: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