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不太懂这图表达的要点,现在这个时间来看,好像懂了些,原则上这图是为了方便比较,经过简化的示意图,不是真正的量测纪录

蓝色直线是使用Diedrich烘焙机,烘焙16分钟的豆温曲线,由于RoR固定,所以看起来是直线。
红色曲线是使用Sivetz浮风机,烘焙8分钟的豆温曲线,其结束温度和Diedrich 16分钟的温度相同。
检视两条曲线的AUC(area under curve),会发现二者的总面积很相近,Dierdrich在低温部分多了些面积,Sivetz在高温的部分多些面积,代表二者豆子吸收的总热能相近,只是阶段不同而已。
Diedrick的烘焙节奏是Slow Start Fast Finish(SSFF),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梅纳褐化反应,相对少的时间在焦糖化和干馏反应,风味平衡侧重在酵素作用类香气和一点点焦糖香。
Sivetz走的是Fast Start Slow Finish(FSSF),梅纳褐化反应时间很短,焦糖化和干馏反应的时间相对长很多,其风味表现会偏重在焦糖化和干馏作用的香气。
同一种豆子,同一种原始风味,不同的机器用不同的节奏烘焙,造成最终风味的差异,至于那一种烘法比较好,则必须看豆子适合发展那种风味来决定。
这是Home-barista上Jim Schulman对Scott Rao主张的向右斜降的RoR以及20~25%最适DTR的响应。
来源:https://www.home-barista.com/home-roasting/development-time-as-ratio-of-roast-time-by-scott-rao-t30830-60.html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10-09 19: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