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跳出华人圈,对西方的茶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呢?估计就只有贵妇下午茶这样的形容吧。
殊不知,高等级的国际庄园所产的红茶,其干净、清新与香甜的风味,就是令红茶上至统治阶级以及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间风靡的原因所在。
那迷人的风味,犹如置身于雨后的欧式花园中。只要喝上几杯,便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文化与中华茶系统是两条并存于世上,却又各自独立发展的平行线。
大吉岭红茶是不是红茶?
大吉岭茶的茶汤颜色较淡,尤其是春摘,其茶汤颜色几乎是诱人的金黄色,但这能不能算是红茶呢?
但是,洋人的茶历史与茶文化和华人的茶历史与茶文化是不一样的,就连双方的思维也大不相同。
华人所接触到的茶是多元的,各具不同风味,华人用六大茶系将茶加以分类,将其以茶干、茶汤颜色和制作方法做了区分。
然而,西方文化最开始所认识到的茶、接触到的茶,多数属绿茶、红茶这两大类。
先不讨论后来制茶的工艺流程技术是如何转移的,起初只要符合制作红茶流程工序,如大吉岭这块区域出产的茶在西方的文化定义里就属于红茶。也就是说,西方人并不会去理会大吉岭茶的茶汤颜色、发酵氧化程度。
要知道,不同的发酵氧化程度,会造成不同颜色的茶干外观色泽。
而中式的绿茶类,颜色多元,不是单纯的绿色而已。
大吉岭茶亦是如此,大吉岭茶的茶汤颜色更是丰富多样,从绿到红黑,样样都有。
古代,身处东方世界的中国,绿茶更为普遍且兴盛,但却容易在长期运输过程中走位。在当时,红茶是次级品。
在过去的大航海贸易时代,中国商人便把红茶卖给了洋人,并声称是最好的茶!
殊不知由于欧洲当地水质偏硬,矿物质过多,绿茶芽尖鲜嫩泡不出滋味,反而适合使用厚重的、焦的、发酵足的红茶。

但由于硬水泡红茶也难喝,便催生出加入糖、果干、奶等东西让茶比较容易入口、香气逼人。
因此,初调饮茶、熏香茶文化得以形成。以至于后来的西方文化里茶的定位,就要像那样厚重且适合加奶、糖的茶,而非直接纯饮的单品茶。
当时荷兰、英国引导的西方世界茶风气,一味依赖从中国进口,英属东印度公司便派出植物猎人研究福建茶,学习制茶工艺也延续了一些中华传统,再从中国带小叶种茶到大吉岭区域进行育种,并且将茶树的克隆种在地化。
十九世纪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早已发展出一套他们在大吉岭在地的经验知识积累,也就是在地知识。
在大吉岭,红茶定义上只要按照红茶标准制作流程走完就可以被称之为红茶了,从采摘、晾晒(视庄园而定)、萎凋、重揉捏、干燥,无论成品发酵轻重,工序对得上就可以了。
再加上庄园式得管理思维,从茶园管理品质得采摘、筛选、分级,每个阶段都会有经验,评估工序或卫生条件是否符合标准。
这种想法可以追溯到英国工业化,工业革命后得所有东西只要按照某种规格、规则去生产就是商品。
但中国不同,茶在中国就犹如一件艺术品,师傅的收益技巧决定作品的呈现,不见得是按照一套规则。
例如庄园红茶,只有中国人才会说发酵不足像乌龙茶,但在西方观点只要遵照工业化标准流程跑完就是合格的商品,由此可看出中国与西方对于茶的标准与定义是不同的。
大吉岭红茶,是红茶。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8-07 1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