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制作手冲咖啡的时候,总会看到表面有着因为二氧化碳的作用,而浮现出的许多泡沫对吧。但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观察过,这些泡沫,有时不太一样?
在冲煮的过程中,泡沫的颜色时而棕黄,时而泛白;亦或是在不同时间段冲煮,它的数量时而丰富,时而稀少。总而言之,就是一直在变化。大家知道吗,不断变化的它,其实给我们传达了很多信息。来,抄起你们的小本本,前街咖啡小课堂开课啦!!!当闷蒸过的粉床在接触到热水时,会瞬间迸发出大量的泡沫。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出现的泡沫都是棕黄色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呢?

没错,浓缩咖啡的油脂!它就是没有被压榨的油脂本体。这层泡沫的结构就是二氧化碳、油脂、些许细粉,以及大颗粒的咖啡粉所组成。像意式咖啡机在萃取时加入了压力,这层泡沫便随同咖啡一块从底下渗出,压缩成了馥郁的金黄色油脂(Crema)!随着冲煮的深入,我们会发现泡沫的颜色开始泛白,从原来的棕黄逐渐转换成白色。有人说,白色泡沫是过萃前的预警,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白色泡沫出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咖啡粉的油脂已经消耗殆尽;其次,就是那些漂浮在表面的咖啡颗粒开始下沉。这两者都是给予泡沫上色的“重要颜料”,所以,当冲煮无法再释出油脂、咖啡颗粒因为吸饱了水分开始下沉时,泡沫的颜色就会从棕黄转至白色。

回答前面那个问题,白色泡沫是过萃前的预警是真的吗?根据以上这两个点我们就能够判断出:事实就是如此。咖啡颗粒之所以会漂浮在表面,是因为它在一开始的时候没能被充分萃取,这导致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藏匿在豆体里,给予了它漂浮在液面的能力。但随着萃取的渐进,这些颗粒也逐渐被水分所侵蚀,当热水充满了它的体内后,便说明萃取已经开始接近尾端。如果再继续增加萃取效率,那么将会非常容易过萃。所以基本上到了冲煮的后段,我们会减少绕圈的幅度、速率,增加水流,让热水能够更快的通过咖啡粉,规避过度萃取。我们可以观察浓缩咖啡的萃取过程,咖啡液从一开始的深黄,转变成了黄,再变成淡黄就是这个道理呀!

再来说说泡沫的丰富程度!泡沫的丰富程度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个是烘焙程度,一个是新鲜程度!烘焙程度的不同会让泡沫的数量产生差异。深烘焙的豆子因为经过了较长的烘焙时间,所以它的质地疏松,会更容易藏入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与此同时,它会更好被萃取。所以在冲出来的那一刻,迸发出来的泡沫数量会非常多。

浅烘焙的豆子则是由于质地较硬,很难收纳过多的二氧化碳,坚硬的外壳也使它没有那么容易被萃取。所以,它无论是鼓包的程度,还是泡沫的数量都会远远低于深烘焙的豆子。前街常说,咖啡豆在烘焙完成的那一刻开始,就处于一个不断排气的阶段。而它排出的气体除了芳香物质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构成泡沫的二氧化碳了。因此,在咖啡豆还处于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新鲜时期,我们能够冲出非常富裕的泡沫。但当它过了新鲜期,二氧化碳排出殆尽的时候,我们能够冲出的泡沫寥寥无几。

所以,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萃取进程便是这些泡沫能够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鼓包的状态配合泡沫的数量、颜色来确定它的烘焙程度和新鲜程度,再按照泡沫的颜色变化来了解它的萃取进程。这能够提升我们对咖啡萃取进一步的理解,更好的冲出美味的手冲咖啡!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3-04 17: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