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抹茶拿铁好像又翻红了起来,高频率的出现让前街不由得回想起早些年分享的一个十分别致的咖啡制作方法。这个玩法很是有趣,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次,大家如果在家里闲着没事的话是可以尝试玩玩的~
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需要用到抹茶的冲泡方法,所以在正式介绍之前,前街先来简单地跟大家科普一下抹茶以及其冲泡方式。抹茶源自于我国宋代的点茶法,最终经过本土化发展形成的独特日本茶道文化。与点茶法不同的地方在于,抹茶更多强调的是“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传统的抹茶冲泡方式是会用到少量的抹茶粉,搭配少量的温水(70°C~80°C)在碗中使用茶筅先进行融合,随后再次加入定量的温水通过击沸起沫来刷出一层浓厚细腻的泡沫。
而前街今天分享的这个方式就会用到制作抹茶时的击打动作来搅拌咖啡,通过加入这个动作,咖啡能够拥有绵密厚实的泡沫,不仅香气会被放大,咖啡的触感也会因此得到提升。有趣的是,创造这种别致做法的并非职业咖啡师,而是主业为演员的藤冈弘。据了解,起初引起他对咖啡感兴趣的原因是他在因工作和志愿者活动满世界跑的时候,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会跟他分享起当地的特色咖啡。这让他有机会尝到了各种不同特色的咖啡,逐渐激发起了他对咖啡的兴趣。所以在回国以后,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做出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咖啡。
最终受到他母亲的茶道启发,藤冈先生便想到了将抹茶冲泡过程中的击沸方式用在咖啡身上。这不仅让咖啡的质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具备有日本的本土特色,可谓是一举两得。那么接下来,前街就来分享一下这套别致的咖啡制作方式是如何操作的吧!首先,我们需要先将咖啡萃取出来。藤冈先生在视频片段中所使用的咖啡豆为传统的日式深烘,搭配的冲煮方式是点滴法。可想而知,这杯咖啡的浓度、口感,都会有一个不俗的表现。所以前街这里采用了一个同样能将咖啡冲出醇厚口感的方式进行冲煮(点滴法太麻烦了),然后咖啡豆采用的是烘焙程度相对浅一些的蓝山,因为蓝山会有更加出色的香气表现。参数如下:

粉水比例:1:12研磨程度:Ek43的10.5刻度研磨,20号筛网的75%过筛率首先,使用粉的两倍水量来对咖啡进行闷蒸,闷蒸时间为30秒。
闷蒸结束以后,我们全程使用小水流对咖啡进行冲泡。将剩余的150ml水量分成三段注入,每段50ml热水。当每段注入的热水渗透完毕以后,我们再衔接注入下一段热水。
萃取完成以后,我们将咖啡倒入一个口径较大,高度偏深的碗里。由于前街门店没有配备专业的抹茶碗,所以这里使用“万能”的杯测碗代替。
倒入的咖啡量根据碗的大小而定,因为杯测碗不是很大,所以这里前街就只倒入了80ml。随后,我们使用茶筅对咖啡进行搅打。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能够用顺时针或绕圈的方式搅拌咖啡。因为需要发出泡沫,所以我们要用前后或上下的方向来回击打咖啡,将空气带进咖啡里,这样才能够发出泡沫。当你搅打至泡沫群能将咖啡完全覆盖,然后在搅打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阻力,那基本上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打下去,打得越久,泡沫就越厚实、越绵密。
前街先品尝了没有搅打过的咖啡,因为浓度比较高,所以喝起来的味道是比较浓烈的。对于口味没有那么重的朋友来说,不加水稀释的情况下是没有那么好入口。基于前者给到的冲击,前街在喝搅打过的咖啡时是抱着试毒的心态品尝。没曾想,嘿!还挺不错。虽然浓度比较高,但这杯咖啡喝起来的味道并不会像前者一样浓烈,反而非常柔和。就如前街前面介绍的那样,咖啡的香气十分浓郁,口感醇厚、饱满,有着十分绵密的触感,是很不错的体验。所以如果大家在家里闲着没事,是可以尝试制作一下的~但有一说一,这有点废手。如果要让前街再做一次,那前街一定一定会选择上科技(电动打奶器)!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3-23 17: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