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咖啡工房
经常使用网购平台、移动小程序端购物的消费者或许会发现,在这些互联网服务平台上老用户享受不到原先的优惠,甚至出现价格更高的情况。对于这一现象,网友将其称为“大数据杀熟”。
近日,有消费者反馈自己遇到了瑞幸的“大数据杀熟”。《扬子晚报》报道,某位瑞幸用户与同事一起购买同款饮品时,意外发现他们的订单支付金额相差了6元。两位咖啡搭子打开瑞幸的菜单界面进行一番对比,发现他们收到的饮品价目表截然不同。
更令这位消费者不满的是,自己这个购买了瑞幸“咖啡自由卡”的品牌会员每次买饮品时都比非会员的同事贵个两、三元,有时两人支付订单的差价达到了一杯6元。
针对这一情况,该顾客找了几个同事,对比不同用户的手机端小程序上的饮品价格,以最近上新的“大西瓜生椰冷萃”为例,有的点单界面显示的是最便宜的10.9元,但有的则标价16.8元,可谓是“一人一价”。
根据用户反馈的情况,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向瑞幸店员以及官方客服求证。员工表示,“系统推给每个人的优惠券都不一样,我们也没办法”。客服的回复亦是如此,称系统会不定时发放优惠券,且优惠券针对消费人群不同,小程序用户得到的优惠折扣或存在一定差异。
至于消费者购买“咖啡自由卡”后单杯饮品竟比非会员贵的情况,瑞幸客服解释称,可能是非会员账户获得的优惠力度更大而导致的。
有意思的是,记者随机采访一位刚从瑞幸买完饮品的客人,对方称自己很早就发现瑞幸小程序的“价格bug”。因此为了能喝到更优惠的饮品,这位顾客开通了两个账号,“小号能喝到9.9元的生椰拿铁,而大号却要13.9元”。
在社交平台上,以“瑞幸 杀熟”作为关键词,能搜索到数百篇网友们的吐槽,而他们反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瑞幸饮品单价先低后高”、“买的多了后单价反而变高”等等。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意的不是产品价格的高低,而是认为“杀熟”的做法让长期用户、品牌会员有种被当韭菜的感觉。
他们坦言,品牌“杀熟”的做法会令长期回购的常客感到“背刺”,让人在察觉自己竟比散客要付出更多才能买到饮品时大为失望。所以,部分人在经历过官方“杀熟”后,已放弃成为连锁品牌的会员、注销原先的账号,改为看哪家咖啡店的优惠力度大便选择哪家下单。
图片出自:小红书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4-26 18: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