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与朋友闲聊时,对方向前街安利了一款美式搭配绿茶的新玩法,并表示这样做出来咖啡有别于传统的“鸳鸯”,不仅口感非常特别,做法还简单,它就是「龙井美式」。
不管你是哪个年龄层,相信对茶的味道都不会陌生。相比咖啡,茶大都淡雅而清香,滋味鲜醇甘甜,而咖啡的味道多为醇苦、浓郁且厚实,因此,想让两者搭配融洽,我们得确保“茶味”不被“咖啡味”过分掩盖,而这就取决于两者的萃取,以及如何搭配了。
在一通搜索过后,前街大致总结出了两类制作龙井美式的方法,一种是先以热水泡出茶汤从而替代饮用水,再加入意式浓缩;第二种是将茶叶碾碎,与咖啡粉一并萃取,然后倒到冰水中。此外,还有就是针对摩卡壶玩家的做法,据说操作简单,味道也相当不错,值得尝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奢侈一把吧~
对于茶叶的采用,前街认为大可不必局限于龙井茶,一些家中常备的绿茶,比方说碧螺春、毛尖……只要不被长辈打其实都是可以派上用场的,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亦可放眼于其它茶叶品类中,例如果蜜香型的红茶、花果香与烘烤香混合的乌龙茶等等,由于滋味不同,跟咖啡搭配自然也会呈现出别样的口感来。
作为另一个主角,咖啡豆的选择同样重要。正如前街上文提到的,想让做出来的咖啡好喝,那么就需要考虑如何才使得茶浓而不涩,同时香气又不被“咖啡味”所掩盖。
结合前街的制作经验来看,最好不要选用烘焙度太深的豆子,因为会苦感偏重;其次带有明显发酵味的咖啡也会覆盖淡雅的茶香;再来就是浅烘咖啡豆了,由于是采用意式萃取,浅烘豆容易让浓缩产生明显的酸涩味。综上所述,使用日晒/水洗/蜜处理并采用中烘的咖啡豆制作龙井美式最为保险,这里以前街钻石山咖啡作为示范,冲煮时有可可、柑橘、蜂蜜的风味。
意式咖啡机做法一
准备4g龙井茶叶,倒入200g开水,浸泡约1分半钟,然后过滤出茶汤;
将100g冰块放入杯中,倒入泡好的茶汤备用。为了让咖啡和绿茶的口感更协调,前街会加入5g糖浆,轻轻搅拌使其均匀并冷却变凉;
研磨20g钻石山咖啡粉,29秒萃取40g咖啡液,浇到茶汤上,完成。
意式咖啡机做法二
先研磨18g钻石山咖啡粉,然后称取2g龙井茶叶研磨成最细颗粒。
接着,将茶粉铺于咖啡粉饼之上并填压紧实,25秒萃取出40g茶咖混合液。
最后,准备一杯冰水加入5g糖浆,把茶咖混合液倒入,搅拌后即可饮用。
摩卡壶做法
采用摩卡壶同样可以按照以上操作分成两种做:
按第一种方案,先用4g龙井茶叶加200g热水泡出一杯份量的绿茶,然后倒入冰块中降温;研磨约18g钻石山咖啡粉(摩卡壶粗细),萃取出约60~80ml的咖啡液,淋入龙井茶中。
而按照第二种方案,则先研磨19g钻石山咖啡和2g龙井茶叶,均匀地填满粉槽,然后将它安回底座,并将上下壶拧紧,开始加热;当液体将底下银色部分填满,即可结束加热,待剩余的咖啡茶全部释出后,便可以倒入提前准备的茶汤中。最后,加入5g糖浆,搅拌均匀便可以开喝。
品尝与对比
第一种方法做出来的绿茶美式虽然茶味偏淡,咖啡味略重,但整体口感清澈,入口有橙子、坚果的风味,吞咽后能尝到些许龙井茶的清鲜香气,而且操作简单,整体属于不过不失;
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在意式咖啡机的多重压力下,咖啡和茶似乎都出现了过萃迹象,整杯龙井美式入口首先感受到的不是酸甜甘,更没有太多香气可言,反而是绿茶的涩和咖啡的苦,即便在冰块和糖浆的作用下,依旧让人难以入口。若想尝试该方案,前街建议减少粉量,或者调粗研磨;
而摩卡壶的版本则介于两者之间:由于摩卡壶的压力较小,咖啡浓度会比意式浓缩更低,所以跟茶汤组合后并没有掩盖对方的味道,可以说是比较协调;而采用茶叶磨粉的方式亦是如此,摩卡壶的萃取力度小,使得茶粉释出的物质更少,也就规避了一部分过萃的风险,最后的龙井美式虽说谈不上风味有多好,但却不失为一杯甘醇清爽的提神饮料。
最后前街有必要再提醒一下,咖啡能提神,茶也能提神,当两者相加便意味着可以让人加倍提神,若你对咖啡因比较敏感,或是不耐受体质,请谨慎尝试……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10-16 17: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