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冬天最烦人的事情是什么,在作为老广的前街看来,除了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出门,偶尔还会遇到“让咖啡变味”的情况,因此得找到罪魁祸首并及时解决。

今天,前街就结合门店实际情况和大家反馈的案例来盘点一下冬日里几个常见的冲泡问题。
1、水温加速下降
我们也知道,即然是冬天,就免不了水温这一话题。由于室内阴冷,所以无论是烧水壶里的水还是手冲壶中的水,其降温速度都会比其他季节要快得多。

前街曾经测试过,夏天时采用92°C热水在2分钟内冲好一壶咖啡,冲完后壶内温度为88~89°C,而在冬天,同样是2分钟萃取完咖啡,余留的热水却从92°C降为84°C。除了壶内的水加速流失热量,持续暴露在空气中的滤杯在整个萃取中也下降了1~3°C,进而导致冬天的实际萃取温度要比夏天低,而冲出来的咖啡就容易偏酸或风味单薄。
为了应对这类情况,前街建议直接将冲煮温度提高2°C,比方说平常冲肯尼亚小番茄时采用92°C,那么到了冬天就可以变成94°C以对抗寒冷的室温环境。对于不是使用温控壶的朋友,注意先清掉壶里的冷水,然后用少量开水将其预热,接着才是加冲煮用水并开始测温,最好倒入比平时更多的水量,这样可以减缓水温降低的速度。

2、保温小措施
实际上,冬天的室内环境除了导致冲煮水温加速下降,各种萃取器具由于放置在阴冷的空间也几乎都处于冰凉状态,那么在萃取方面也会跟其他季节有所不同,前街这里为大家支几个保温小妙招以供大家参考。

相比树脂材质,陶瓷、玻璃、金属等滤杯拥有更强的吸热能力,它们会从热水中获得更多温度让自身变热。如果你也使用这类滤杯,前街建议你用不少于50g的高温热水湿润滤纸,一来能降低它对咖啡热量的吸取,二来可以为整个分享壶预热一遍。
有别于其他水壶,手冲壶拥一个“细长颈”,这让它时常保持着常温状态,而到了闷蒸时热水流经便会被吸取热量,这时真实的萃取水温很可能低于预设水温。为了减免这类情况,我们可以先将手冲壶里的水倒一点出来预热壶嘴,然后才开始正式注水。

尽管注水手法是一项变数最多的参数,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水柱提得越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就越大,那么落入粉层的水温便越低,从而致使咖啡出现萃取不足。因此到了冬季,我们在手冲时可以视情况压低注水的高度,比如前街平常出品时的注水高度是4~5cm,用缓慢柔和的手法绕圈,而在冬天则会变为2~3cm的高度,然后以稍快的速度进行绕圈注水。

3、咖啡粉静电太多
相信大家读书的时候都学过,物体摩擦产生静电,天干物燥的环境下,静电将变得频繁,咖啡粉同样如此。每到冬天,前街身上总是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冬天带来的“信号”,同时也在告诉我们需要注意两个咖啡粉问题:结块和磨豆机“吃粉”。

我们在研磨咖啡豆时可以观察到,质量比较重的颗粒会直接掉进接粉槽,偏轻的咖啡粉则容易附着在磨豆机边缘,暖和的季节由于空气湿润,所以细碎会随着大颗粒下落,而在干燥的冬天,静电使得大量细粉被磨豆机“吞食”,导致到手的咖啡粉变少。为此,我们可以购买一个专门清咖啡粉的气吹,又或者准备一个干净的毛刷,将卡在内壁的咖啡粉弄下来。

同样在静电的影响下,咖啡粉的研磨越细,颗粒与颗粒之间将越容易吸附并牢牢抱团到一起,然后结成或大或小的块状,这样的块状在冲煮时显然会让咖啡出现萃取不均匀的后果。

其实面对这类情况,我们也无需过于忧虑,只要用牙签、针式布粉器这类工具将结块打散即可。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11-21 17:15:08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