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咖啡

来源:中国咖啡网: 咖啡知识 > 作者:咖啡交易网 2024-04-27 我要评论

一、 咖啡的传说

最早发现咖啡的人:埃塞俄比亚的一位牧羊人,公元五、六世纪。

据说 有一位具有诗人天份的牧羊人年卡狄,每天都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山间小径上牧羊,他喜欢以尖锐的笛声驱羊群回家,但有一天,笛声再起,不见羊群踪影,他四处寻找。发现羊群在吃了一种灌木上的红色果实之后,兴奋四处乱跑,开始有些担心怕羊群吃了有毒的东西死掉,但几个小时后羊群安静了下来恢复原状。后来卡狄也尝试了这种红色果实之后也异常兴奋,倦意全消,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父亲和附近修道院的修士,修士吃了后,静候时枯燥而漫长的夜晚便不再瞌睡连连,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后来并成了基督教修士甚至埃塞俄比亚包含文化的部分,并逐渐传播到了全世界。

咖啡进入亚洲

阿拉伯人没能将咖啡在亚洲传播开来,荷兰人却做到了!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他们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爪哇的巴达维亚。荷兰的殖民地曾一度成为欧洲咖啡的主要供应地。目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

咖啡进入欧洲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而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沦咖啡馆,至今还生意兴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商——伦敦罗依德公司正是由咖啡屋起家的。

咖啡进入美洲

1668年,咖啡作为一种时尚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党案就是在一家名为绿龙的咖啡屋里策划的。今天,著名的华尔街金融区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银行都始于咖啡屋。咖啡首次在美洲种植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又是荷兰人最先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兰的殖民地传到了法属圭亚那和巴西,后来又由英国人带到了牙买加。到了1925年,种植咖啡已成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传统。同年,夏威夷也开始种植咖啡,它是美国唯一的咖啡产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咖啡进入中国

据史料记载,1884年咖啡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从而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二十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在以后的近百年里,咖啡种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也只是“星星点点”。然而近年来中国咖啡种植和消费的发展愈来愈为世界所瞩目。麦斯威尔、雀巢、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为中国市场提供品种更优、价格更优的产品。

二、咖啡的分布

全球咖啡产地名录地区

·中美洲及印度勒比 ·斯巴达克斯公司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多米尼加共和国 ·萨尔瓦多 ·瓜德罗普 ·危地马拉

·海地 ·洪都拉斯 ·牙买加 ·马提尼克岛

·墨西哥 ·尼加拉瓜 ·巴拿马 ·波多黎各

·南美洲

·玻利维亚 ·巴西 ·厄瓜多尔 ·哥伦比亚

·秘鲁 ·加拉帕戈斯群岛 ·委内瑞拉 ·苏里南

·非洲

·安哥拉 ·布隆迪 ·喀麦隆 ·埃塞俄比亚

·科特迪瓦 ·肯尼亚 ·马达加斯加 ·莫桑比克

·卢旺达 ·圣赫勒拿岛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南非 ·坦桑尼亚 ·苏丹 ·也门

·乌干达 ·赞比亚 ·扎伊尔 ·津巴布韦

·亚洲及印度边缘地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留尼汪 ·菲律宾

·中国 ·越南

·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边缘地区

·澳大利亚 ·夏威夷 ·新喀里多尼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塔希提岛

1 哥斯达黎加

颗粒饱满、酸度理想、香味独特浓烈

哥斯达黎加的塔拉苏(Tarrazu)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产地之一,所产咖啡风味清淡纯正,香气怡人。哥斯达黎加的火山土壤十分肥沃,而且排水性好,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咖啡和香蕉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1729年,咖啡从古巴引入哥斯达黎加,时至今日,其咖啡工业已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工业之一,产量高达每公顷1700公斤。哥斯达黎加人口仅有350万,而咖啡树却多达4亿颗,咖啡出口额占据该国出口总额的25%。哥斯达黎加也受益于设立在塔拉苏的中美洲农业研究学会(Turrialba of the Central Americ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IAAC),它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研究中心。

优质的哥斯达黎加咖啡被称为“特硬豆”,此种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长。海拔高度对于咖啡种植者来说一直都是个问题。海拔越高咖啡豆越好,这不仅是因为较高海拔能增加咖啡豆的酸度从而增加风味,而且也由于较高海拔处的夜晚温度低,可使树木生长缓慢,从而使咖啡豆的风味更浓郁。另外,由于高海拔的落差造成充足的降雨量,对咖啡树的生长也十分有利。然而,虽然在海拔较高的地带种植咖啡有诸多优点,但必须考虑到因此而增加的额外运输费用,这很可能使生产咖啡变得无利可图。哥斯达黎加的咖啡业已采用新技术来增加效率, 其中包括使用“电眼”来选豆并识别出尺寸不规则的咖啡豆。

在哥斯达黎加,人们从牛车上卸下咖啡果

塔拉苏位于该国首都圣何塞(San José)的南部,它是该国最受重视的咖啡种植地之一。“塔拉苏拉美他”(La Minita Tarrazu)的咖啡是当地名产,但生产数量有限,大约每年72600公斤,它是一块叫“拉美他”(La Minita)的土地上种植的,土地为英国麦卡尔平(McAlpine)家族的最近三代人所有。事实上,这块土地每年可生产450多吨咖啡。但是塔拉苏拉美他咖啡的种植并没有使用人造肥料或灭虫剂,它的收割和挑选全由手工完成,这样做的原因是为避免空气喷射挑选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咖啡豆造成的损伤。

值得提及的其他咖啡还有:胡安维那斯(Juan Vinas,PR)、图尔农(H.Tournon)、危德米尔(Windmill,SHB)、蒙迪贝洛(Monte bello)和圣罗莎(Ssnta Rosa)。上等咖啡一般生长在埃雷迪亚(Geredia)和中部峡谷。另一种引人注目的咖啡是萨奇(Sarchi)咖啡(萨奇正是代表哥斯达黎加“咖啡之路”的5个城镇之一),它生长在离圣何赛53公里远的波阿斯火山(Poas Volcano)的山坡上。萨奇公司创立于1949年,其土地面积为30770公顷,种植甘蔗和咖啡。这一地区还以手工艺品而闻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该国的咖啡工业原来是由哥斯达黎加咖啡工业公司(Instituto del Café de Costa Rica,简写ICAFE)控制的,现已经被咖啡官方委员会(Oficina del Café)接管。在出口的咖啡中,那些被认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用蓝色植物染料着色后,再转回国内销售。在国内消费的咖啡(染成蓝色的或未被染色的)大约占总产量的10%,当地人均咖啡消费是意大利或美国的两倍。

2 古巴

如果这个生产上等于雪茄的国家没有上等的咖啡与之相配,那肯定会令人感到惋惜的

古巴(Cuba)最好的咖啡是图基诺(Turquino)或特级图基诺(Extra Turquino)。图基诺是一个咖啡级别而不是一个地名,正如蓝山咖啡(Blue Mountain)一样。这种咖啡风味纯正,颗粒适中,因为种植在海拔较低的地方,所以其酸度低于种植在中美洲的许多咖啡。

假如不受政治气候的影响,毫无疑问古巴将成为美国和日本的咖啡重要供应地。

3 多米尼加共和国

美味香甜,颗粒饱满的咖啡

多米尼亚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与海地为邻,二者拥有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像它的邻居一样,多米尼加共和国也曾有过革命和贫穷的历史,但现在已经实行了民主选举,国家也相对稳定。在18世纪早期,咖啡开始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种植,最好的生产地是西南部的巴拉奥纳(Barahona)地区,但是洪卡力托(Juncalito)和奥科亚(Ocoa)也出产一种上等的咖啡――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咖啡,其特点是清新淡雅、颗粒饱满、酸度极佳、香味怡人,所以物有所值。与海地生产的咖啡不同,多米尼加共和国种植的咖啡大多数都被洗过,这也是高品质的象征。

4 萨尔瓦多

在萨尔瓦多地区的库斯卡巴帕(Cuscacbapa),已打好包装的咖啡豆即将出口独一无二,口味温和的咖啡。

萨尔瓦多(El Salvador)是中美洲的小国之一,人口十分密集。其咖啡的风味特色是均衡度极好。今天,这种咖啡占全国出口量的40%。质地最优的咖啡在1月到3月出后35%的特硬豆出口德国。90年代初,游击战争大大地破坏了该国的国民经济,使咖啡的产量从70年代初的350万袋下降到1990~1991年的250万袋。该国东部受游击战争影响最大,许多农夫和工人,被迫离开庄园。资金短缺致使咖啡产量大跌,由过去的每公顷产量1200公斤下降到今天的每公顷产量不足900公斤。

此外,政府1986年对出口咖啡额外收取15%的关税,即在现存30%的税收之外再征收15%。税收连同不利的互兑率,使咖啡出口极度减少,质量也随之下降。

政府终于认识到咖啡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例如:解决就业、赚取外汇和发展农业等,因此在1990年把部分咖啡出口工业私有化,希望以此增加咖啡在出口市场中的所得率。

萨尔瓦多的咖啡是中美洲的特产,该地咖啡体轻、芳香、纯正、略酸。与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一样,萨尔瓦多的咖啡依据海拔高度进行等级划分,海拔越高,咖啡越好。最好的品牌是匹普(Pipil),这是阿兹别克――玛雅人(AztecMayan)对咖啡的称呼,它已经取得了美国有机物证明学会(Organic Certified Institute of America)的认可。另一种稀有的咖啡是帕克马拉(Pacamara)咖啡,它是帕卡斯(Pacas)咖啡和马拉戈日皮(Maragogype)咖啡的杂交品种。该咖啡的最佳产地位于萨尔瓦多西部,同与危地马拉边界相近的圣安娜(Santa Ana)相邻。帕克马拉咖啡颗粒饱满,当香味不太浓。

5 瓜德罗普

良好的咖啡生产遭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加勒比海的这群岛屿过去是咖啡的重要产地。1789年,500公顷土地上的100多万棵咖啡树产量达4000吨,而今天,只有150公顷的土地用于种植咖啡。这一下降的原因可归于甘蔗和香蕉生产的增加和1996年爱尼斯飓风(Hurricane Ines)对咖啡树的破坏。政治原因包括1962~1965年进行的土地重新分配,这造成了咖啡生产的巨大损失。与香蕉和甘蔗种植相比,咖啡种植所需的工时更多,而且更需要资金。过去瓜德罗普岛(Guadeloupe)是咖啡最好的产地,但现在已不出口咖啡了。博尼菲尔(Bonifieur)被定为是该地质量最好的咖啡,这是一个咖啡史上曾引以为荣的名字。

6 危地马拉

这里的特硬咖啡豆颗粒饱满,美味均衡,用其调制的咖啡纯正浓郁

危地马拉(Guatemala)咖啡曾享有世界上品质最佳咖啡的声望,但质量也曾一度下降。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其声望正在逐步挽回。

1750年,杰苏伊特(Jesuit)神父将咖啡树引种到危地马拉,19世纪末德国殖民着发展了此地的咖啡工业。今天,咖啡业的大部分生产都在该国的南部进行。在这里,马德雷(Sierra Madre)火山的山坡为种植上等的咖啡豆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高海拔地带生长的咖啡生机盎然。与其他种类的咖啡相比,品评家更喜欢这种具有香料味道的混合风味咖啡。此地的特硬咖啡豆更是难得一见的好咖啡,它颗粒饱满,味美可口,酸度均衡。另外,其巨型咖啡豆也使危地马拉倍受关注。咖啡业曾使该国繁荣,如今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但不幸的是,国内的政治情况不利于咖啡种植者。高产量通常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繁荣的标志。然而,危地马拉现在的咖啡产量已相对下降,每公顷只有700公斤,而萨尔瓦多的产量为每公顷900公斤,哥斯达黎加的产量更是惊人,每公顷高达1700公斤。危地马拉咖啡出口贸易控制在私人公司手中,但国家咖啡委员会(Asociacion Nacional de Cafe)控制着咖啡工业的其他部门。目前危地马拉一些质地最优的咖啡出口日本,在那里,每杯咖啡卖到3~4美元。大多数的小规模生产者是玛雅人(Mayan)的后裔,他们喜欢杯称为当地人。目前,他们还受益于一个美国资助的项目,当地人称之为“工程(The Project)”的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50万美元,鼓励开办小型的高品质咖啡种植园。危地马拉盛产优质咖啡的主要地区是阿蒂特兰湖(Lake Atitlan)和韦韦特南戈(Huehuentenango)。该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克复困扰着世界咖啡业的高产低质的恶性循环。例如,波旁(Bourbon)树比新型矮树长得高,且咖啡豆结得少,虽然他们都属于阿拉伯咖啡品种,但波旁树产出的咖啡豆更好,也更受美食家的欢迎。这个项目也希望能鼓励当地生产者自行加工咖啡豆,因为现在大部分咖啡果卖给了中间商,如果咖啡加工可在当地的工厂进行,那么其价值甚至质量可能就会得到提高。

危地马拉海岸的咖啡树

安提瓜岛(Antigua)也是咖啡的著名产地。安提瓜岛的咖啡产于卡马那庄园(Hacienda Carmona),该处品质最佳的咖啡是爱尔普卡(EL Pulcal)它不仅质量好,而且比危地马拉的其他咖啡味道更浓郁、口感更丰富、烟草味更重。每隔30年左右,安提瓜岛附近地区就要遭受一次火山爆发的侵袭,这给本来就富饶的土地提供了更多的氮 ,而且充足的降雨和阳光使这个地方更适于种植咖啡。

其他的咖啡产地还有:圣马科(San Marco)、奥连特-科万(Oriente & Coban)、帕尔卡(Palcya)、马塔克斯昆特拉(Mataquescuintia)和位于萨卡帕(Zacapa)的拉曼(La Uman)等。特种咖啡协会的建立意味着危地马拉政府开始对高品质咖啡予以关注,而为之作出的努力将会很快取得成效。

7 海地

来自有政治麻烦之国土的上好咖啡,海地咖啡颗粒饱满,风味浓郁,酸度由中到低,口感比较温和。

尽管存在着众人皆知的问题,而且咖啡的质量在时好时坏地波动,但海地(Haiti)仍然试图生产出一些高质量的咖啡。海地生产的大部分咖啡是在纯天然的状态下生长的,这并非有意而是物质短缺的结果,其原因是农民们太穷买不起杀菌剂、除虫剂和化肥。海地主要的咖啡种植区是该国的北部。与其他国家相比,海地咖啡的品牌、等级和种类更繁多。在日本,海地咖啡被掺入牙买加蓝山咖啡中,从而使蓝山咖啡味道更加浓郁。

8 洪都拉斯

总的来说,洪都拉斯咖啡声誉颇佳,适用于混合咖啡。

洪都拉斯(Honduras)的咖啡是从萨尔瓦多传入的。洪都拉斯生产高酸性优质咖啡。

像其他地方一样,洪都拉斯的咖啡等级依据海拔高度而定:在海拔700~1000米地带种植的咖啡属于中等,海拔1000~1500米地带种植的咖啡属于上乘,海拔1500~2000米的咖啡属于特等。1975年巴西霜冻之后,洪都拉斯的咖啡产量显著提高,20年内从50万袋增加到180万袋。

咖啡锈病(Rust)对该国咖啡是一个很大的危害,尤其是该国东部,锈病更为严重,而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喷剂则对提高咖啡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洪都拉斯所有咖啡都由个体运输商发货出口,大都出口到美国和德国。

9 牙买加

牙买加蓝山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吗?

听说过牙买加(Jamaica)蓝山咖啡的人几乎都知道它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如同劳斯莱斯(Rolls-Royce)汽车和斯特拉迪瓦里制造的小提琴(Stradivarius Violin)一样,当某种东西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声望时,这一声望往往使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变成一个永世的神话。

最好的蓝山咖啡无疑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咖啡之一。虽然价格能保证蓝山咖啡的供应,但并不能相同地保证该咖啡有最好的风味。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中咖啡喝起来要比看上去昂贵。要想品尝到它最好的风味,所放入的咖啡豆必须比饮用其他咖啡时多,否则风味就有点名不符实,所以体现风味的真正费用就在于它要比价格仅次于它的咖啡多加10%~15%的咖啡豆。据说,真正的蓝山咖啡是由当地最好的生咖啡豆制成的,这正是品尝家的乐趣所在。它的风味浓郁、均衡、富有水果味和酸味,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除此之外,优质新鲜的蓝山咖啡风味特别持久,就像饮酒人所说的那样――回味无穷。

仔细了解一下蓝山咖啡的神话是必要的,因为过去的形象和今天的现实经常不是一致的。1725年,尼古拉劳斯爵士(Sir Nicholas Lawes)将第一批蓝山咖啡种从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带到牙买加,种植在圣安德鲁(St.Andrew)地区。今天的圣安德鲁产区仍然是蓝山咖啡的三大产区之一,其他两大产区是波特兰(Portland)产区和圣托马斯(St..Thomas)产区。8年内,牙买加出口的纯正咖啡达375吨多。1932年,咖啡生产达到高峰,收获的咖啡多达15000多吨。

但到1948年,咖啡质量已经下降,加拿大购买商拒绝在续合同,为此牙买加政府成立了咖啡工业委员会,以挽救顶级咖啡的命运。到1969年,情况得到了改善,因为利用日本贷款改善了生产质量,从而保证了市场。即使在1969年,日本咖啡饮用者也还愿意为这种咖啡付保险金,而如今,这种咖啡已达到了被狂热喜爱的地步。

到1981年,牙买加又有1500公顷左右的土地被开垦用于种植咖啡,随后又投资开发了另外6000公顷咖啡地。事实上,今天的蓝山地区是一个仅有6000公顷种植面积的小地方,不能所有标有“蓝山”字样的咖啡都在那里种植。另外的12000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其他两种类型的咖啡(非蓝山咖啡):高山顶级咖啡(High Mountain Supreme)和牙买加咖啡(Prime Washed Jamaican)。

牙买加蓝山新咖啡豆

真正的蓝山咖啡是世界上种植条件最优越的咖啡之一,牙买加的天气、地质结构和地势共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想场所。横贯牙买加的山脊一直延伸至小岛东部,蓝山山脉高达2100米以上。天气凉爽、多雾、降雨频繁,使得这方富饶的土地雨水调和。在这里人们使用混合种植法种植咖啡树,使之在梯田里与香蕉树和鳄梨树相依相傍。一些小庄园也种植蓝山咖啡,如:瓦伦福德庄园(Wallenford Estate)、银山庄园(Silver Hill Estate)和马丁内斯(J.Martinez)的亚特兰大庄园(Atlanta Estate)等。即使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庄园主,按国际标准来算,也属于小规模种植,其中许多庄园主是小土地拥有者,他们的家族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了两个世纪。牙买加的咖啡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飓风的影响,劳作费用的增加和梯田难于进行机械化作业等。许多小庄园和农场很难进行合理化种植。

然而,蓝山咖啡是那些重视信誉的咖啡零售商不论怎么样都要库存一些的咖啡。英国一位主要零售商说:不管价格如何,他将持续不断地全年出售蓝山咖啡,因为他有许多只认“蓝山”的顾客。

现在,收获后的蓝山咖啡90%为日本人所购买。在1992年,牙买加卖给日本688吨蓝山咖啡,卖给美国75吨,卖给英国59吨。现在由于世界其他地方只能获得蓝山咖啡产量的10%,因此不管价格高低,蓝山咖啡总是供不应求。在英国,很多年来,朗福德兄弟(Langford Brothers)公司是唯一的供应商。后来埃德蒙兹集团(Edmonds Group)也得到了牙买加萨尔达食品公司(Salda Foods)提供货源。

朗福德兄弟(Langford Brothers)是一个获得许可牙买加蓝山咖啡品牌

蓝山咖啡与其他咖啡在运输方面的区别是,它用容量70公斤的木桶运输,这是瓜德罗普岛 上个世纪所生产的博尼菲尔(Bonifieur)木桶的仿制品。这种木桶最初用于装载从英国运往牙买加的面粉,通常带有商标名和生产厂家的名称。咖啡业委员会为所有的纯正牙买加咖啡发放证书,并在出口前盖上认可章。

牙买加政府过去总是坚持说:所有蓝山咖啡都在牙买加烘烤,以保证质量不变。事实上,烘烤是一项精美的艺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经验、训练和昂贵的设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咖啡豆应在烘烤后即刻获得并饮用。咖啡在牙买加烘烤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现在,牙买加的生咖啡豆已经可以出口。

10 马提尼克岛

美洲咖啡的摇篮

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是个小岛,也是中美洲咖啡的发源地,但是它今天的咖啡产量却很少。西半球的第一棵咖啡树是在18世纪20年代初由德克利(Gabriel Mathieu de Clieu)从法国带来的。德克利早年是马提尼克岛的海军军官,他带回一棵咖啡树,把它栽种在普里切(Prechear),第一次收成是在1726年。随后,咖啡从马提尼克岛又传入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瓜德罗普岛。据记载,1777年马提尼克岛的咖啡树就达18791680棵。

马提尼克岛上的咖啡树见证了一个产业的成长及毁灭的历史。今天该岛主要出口香蕉、甘蔗和菠萝。

11 墨西哥

来自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的咖啡,幼滑而芳香

世界上第四大咖啡生产地墨西哥,年产咖啡约500万袋。其大部分咖啡是由近10万户的小耕农生产的,曾经操纵咖啡业的大庄园已不多见了。墨西哥咖啡每公顷产量为630公斤左右。后来墨西哥咖啡协会(Instituto Mexicano del Café,简称Inmecafe)控制了咖啡业。咖啡协会即控制着咖啡种植,也控制着11月起就可出口的咖啡豆的市场。协会为农民提供最低收购价格、技术建议和其他帮助。但从1991年起,咖啡协会的活动已有所减少,它的职能还可能进一步减弱。

咖啡协议(Coffee Agreement)的瓦解和价格支持的消失,实际上是帮助了一些生产者,因为这迫使他们发展各自的品牌,并取得与国外市场更紧密的联系,而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NAFTA协议将进一步帮助墨西哥产品出口到北美.。

一些人认为最好的巨型咖啡豆产于墨西哥而不是产于危地马拉,但两地咖啡豆的供应和质量都可能变化,被称为马拉戈日皮(Maragogype)的咖啡豆颗粒大,所产咖啡柔滑、醇厚、芳香诱人。农民的贫穷造成了大多数咖啡靠自然条件生长,即:不使用除虫剂或化肥等化学制剂。

墨西哥罗马地区咖啡种植园的农夫

墨西哥最好的咖啡产地是该国南部的恰帕斯(Chiapas),这里种植的咖啡品种包括塔潘楚拉(Tapanchula)和维斯特拉(Huixtla)。瓦哈卡(Oaxaca)地区也出产上等咖啡豆,靠自然条件生长的普卢马科伊斯特派克(Pluma Coixtepec)咖啡豆是其中极品。瓦哈卡地区还出产阿尔图拉奥里萨巴(Altura Orizaba)咖啡和阿尔图拉瓦图斯科(Altura Huatusco)咖啡。阿尔图拉科阿塔派克(Altura Coatapec)地区出产韦拉克鲁斯(Veracruz)咖啡。墨西哥最好的巨型咖啡豆是利基丹巴尔(Liquidambar MS)咖啡豆。

12 尼加拉瓜

极佳的尼加拉瓜咖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它温和可口,颗粒适中,十分芳香。

在许多国家,由于政治原因,咖啡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尼加拉瓜咖啡业也不例外。1979年的革命使咖啡种植园主被迫逃往迈阿蜜(Miami)。随后是一段举棋不定的日子,政府曾考虑是否重新分配土地(其中包括许多种植园),这样就导致了咖啡供应不足,产量下降,由70年代初的100多万袋降到1990年的不足60万袋。

现在政府已开放咖啡业,私人业主掌握了市场。上乘的尼加拉瓜咖啡种植在该国的北部和中部,最好的咖啡产于马塔加尔帕(Matagalpa)的西诺特加(Jinotega)和新塞哥维亚(Nuevo Segovia)。上乘的尼加拉瓜咖啡归入中埃斯特里克塔曼特阿尔图拉(Central Estrictamendte Altura)咖啡类,它酸度适中,芳香可口,十分令人喜爱。质量较差的咖啡豆则被广泛用于混合咖啡。

13 巴拿马

高地种植的咖啡绝对优质,唯种植园咖啡还没有上市。

巴拿马(Panama)咖啡很柔滑、重量轻而且酸味均衡,其优质咖啡豆风味纯正、极富特色。每年出口的第一批咖啡在11月份启运,几乎全部优质咖啡豆都运往法国和芬兰。

上等的咖啡种植在该国北部,即靠近哥斯达黎加、临近太平洋一带。奇里基(Chiriqui)省博克特(Boquet)区生产的咖啡很有名,其他地区则有大卫(David)区,瑞马西门图(Remacimeinto)区、布加巴(Bugaba)区和托莱(Tole)区。

被品评家们认可的博尔坎巴鲁咖啡(Café Volcan Baru)势头看好,该咖啡品质特佳,1994年的产量达2000袋,占全国总产量的1%。

14 波多黎各

尧科特选咖啡是世间极品

1736年,咖啡树就从马提尼克引入波多黎各(Puertp Rico)。早期的咖啡大都是由科西嘉(Corsica)移民种植的。到1896年,波多黎各咖啡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第六位,大多数咖啡运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古巴。19世纪咖啡庄园一度繁荣,但是甘蔗与药物种植业的兴起以及飓风侵袭和战争的影响又使咖啡业滞后不前,目前正在复苏。

波多黎各实行低工资制,1991年人均小时工资为4.20美元。尽管如此,其体力劳动者的收入还是比其他许多咖啡生产国劳动者的收入高,只要夏威夷和牙买加与之相当。波多黎各咖啡业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加勒比海地区,波多黎各人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因此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今天,波多黎各的美食咖啡已出口到美国、法国和日本。该国咖啡一般都精心种植,味纯、芳香、颗粒重、其中极品更居于世界名牌之列。最上乘的咖啡是尧科特选(Yauco Selecto),“Selecto”即“挑选”之意。大拉雷斯尧科咖啡(Grand Lares Yauco)出产于该岛的西南部,拉雷斯咖啡出产于中南部。

来自波多黎各的美食咖啡

尧科特选咖啡仅在该岛国西南部的三个农场种植,其口味芳香浓烈,饮后回味悠长。这种咖啡售价很高,香味可与世上其他任何咖啡品种相媲美。在尧科(Yauco)地区,该咖啡归当地的种植园主拥有并经营。这里的山区气候温和,植物有较长的成熟期(从10月到次年2月),土质为优质粘土。这里种植一些老品种的阿拉伯咖啡豆,尽管产量较其他品种低,但普遍优质。这里的人们一直采用一种保护生态、精耕细作的种植方法,只使用一些低毒的化肥和化学药剂,并采取混合作物种植措施,从而使土壤更加肥沃。到了采摘咖啡豆的时候,人们在咖啡树间来回穿行,只采摘完全成熟的咖啡豆,然后还要将它们放入滚筒式装置中洗上48小时。

尧科特选咖啡豆在运售之前一直是带壳保存的,直到订货发运时才将外皮去掉,以确保咖啡的最佳新鲜度。在货物提交时,美国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如FDA和USEA,也会在场,他们的工作时监督生产者是否遵守了联邦法令。还有些来自地方鉴评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他们从每50袋中抽取1袋作为样品,并使用国际量器对其进行品质鉴定。

埃斯科基多?尧科(Escogido Yauco)代理行的总裁――福尔图诺(Jaime Fortuńo)每年都会默默地关注这一切工作,甚至极微小的细节。福尔图诺是投资银行家,毕业于哈佛商学院。他当初决意抓住一切机会开辟出一个波多黎各顶级咖啡市场。他预计每年最高产量3000袋,每袋45公斤,这还不到全岛咖啡总产量的的1%。

尧科特选是令人着迷的咖啡,它风味俱全,无苦味,富含营养,果味浓郁,值得品味。就连在英国哈罗盖特市(Harrogate)的泰勒斯(Taylors)也曾进口过50袋尧科特选咖啡。

南美洲

15 玻利维亚

从充当花园树篱到庄园专门种植的咖啡

过去玻利维亚的咖啡树常种在花园的周围充当树篱,起花木装饰作用。真正的商业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才开始。1957年的大霜冻严重地损害了巴西的咖啡业,而玻利维亚(Bolivia)却从中受益,迅速发展起来。

玻利维亚咖啡在海拔180~670米的高处种植,其中的阿拉伯水洗咖啡豆出口到德国和瑞典,其味道并非当今最好的,而且带点苦味。

16 巴西

来自世界咖啡中心的低酸度、中度烘烤的咖啡豆

巴西被形象地比喻为咖啡世界的“巨人”和“君主”。那儿大约有39亿7千万棵咖啡树,小农场主们现在种植的咖啡占全国总产量的75%。巴西从事咖啡生产的人数是哥伦比亚的2倍甚至3倍,而哥伦比亚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产国。

巴西的咖啡苗圃

与以往不同的是,巴西现在的经济较少依赖咖啡,咖啡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10%。在二战前,巴西咖啡总产量占全世界的50%甚至更多,现在接近30%,但是该国对全世界咖啡的影响,尤其是对咖啡价格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例如1994年的两次霜害就曾引起全球咖啡价格的暴涨。

巴西的咖啡苗圃

自1720年从法属圭亚那(Guyana)引进咖啡树以来,咖啡生产逐渐变成一门科学。1990年前,巴西政府对咖啡业进行严格的监控,既有严厉的干涉又有价格保护措施,而且国家一直对农民实行最低价格保护措施,以至造成咖啡生产过剩。二战前一段时间,剩余存货多达7800万袋,后来不得不将其用火烧掉或投入水中毁掉。

自1990年以来自由市场开放,原来的“巴西咖啡管理局”(IBC)被国家的非投资行政机构――国家经济协会取代,该协会奉行不干涉政策,允许生产者与出口商直接洽谈。出口商的经营活动由政府立法监督,有关部门对合法的出口商予以登记。

巴西的咖啡仓库

由于巴西咖啡种类繁多,不能只用“巴西咖啡”(Brazilian)一词便囊而括之。正如其 他阿拉伯咖啡一样,巴西咖啡被成为“Brazils”以区别于“Milds”咖啡。绝大多数巴西咖啡未经清洗而且是晒干的,它们根据产地州名和运输港进行分类。巴西有21个州,17个州出产咖啡,但其中有4个州的产量最大,加起来占全国总产量的98%,它们是:巴拉那(Parana)州、圣保罗(Sao Paulo)州、米拉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埃斯皮里图(Espirito Santo)州,南部巴拉那州的产量最为惊人,占总产量的50%。

虽然咖啡具有多样性,但巴西咖啡却适合大众的口味。比如:北部沿海地区生产的咖啡具有典型的碘味,饮后使人联想到大海。这种咖啡出口到北美、中东和东欧。

还有一种颇具情趣且值得追寻的咖啡是冲洗过的巴伊亚(Bahia)咖啡。这种咖啡不太容易找到,因为继美国之后,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许多上好的咖啡只在其国内市场才能寻觅到。

在巴西,产量最大的是罗百氏特咖啡。这种咖啡在超级市场出售。巴西罗百氏特

巴西的咖啡仓库

咖啡以科尼伦(Conillon)的名字出售,占总产量的15%。

在巴西东南部米拉斯(Minas Greais)州塞拉多(Cerrado)区的一些庄园里种植着古老的波旁咖啡。这些庄园,如卡平布兰科(Capin Branco)庄园和维斯塔阿莱格尔(Vista Allegre)庄园,种植的波旁老品种咖啡也在市上出售。虽然出自同一个地区,但这些咖啡各具特色。卡平布兰科咖啡比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口感更柔滑,而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浓且黑色,两者酸度较低。可是,像所有的巴西咖啡一样,它们最适于鲜嫩的时候饮用,因为越老酸度越浓。这些咖啡种植者已自行组织成巴西特种咖啡协会(the Speciali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Brazil)。

17 厄瓜多尔

可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拉伯咖啡种植国。

阿拉伯咖啡树于1952年首次引入厄瓜多尔(Ecuador),其咖啡质量很好,特别是6月初收获的咖啡。厄瓜多尔咖啡豆可分为加拉帕戈斯(Galapagos)和希甘特(Gigante)两个品种,都有颗粒大、份量重的特点。厄瓜尔咖啡按质量可分为一等(No。1)和特优(Extra Superior)两种。它们主要出口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

咖啡生产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努力保持质量稳定。该地的咖啡总的来说口味非常均衡清爽,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中既出产阿拉伯咖啡又出产罗百氏特咖啡的少数国家之一。但是由于适于阿拉伯咖啡树生长的土地在减少,因而罗百氏特咖啡的产量在逐渐增加。最好的阿拉伯咖啡出产于安第斯山,特别是昌查古山谷(Chanchamgo Valley),安第斯山分成两列山脉,从南向北延伸,直抵厄瓜多尔中部。

18 哥伦比亚

世界上优质咖啡的最大生产国,传统的深度烘烤咖啡具有浓烈而值得怀念的味道。

1808年,咖啡首次引入哥伦比亚(Colombia),那是由一名牧师从法属安的列斯(Antilles)经委内瑞拉带来的。今天该国是继巴西后的第二大生产国,年产量1300万袋,每袋60公斤,而巴西的得产量是2200万袋。咖啡在哥伦比亚的地位从以下事例中可见一斑——所有进入该国的车辆都必须喷雾消毒,以免无意中带来疾病,损害咖啡树。

哥伦比亚咖啡是少数冠以国名在世界上出售的原味咖啡之一。在质量方面,它获得了其他咖啡无法企及的赞誉。该国是世上最大的阿拉伯咖啡豆出口国,而罗百氏特咖啡却很少种植。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Washed beans)出口国。与其他生产国相比,哥伦比亚更关心开发产品和促进生产。正是这一点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哥伦比亚咖啡质优味美,誉满全球。

该国的咖啡生产区位于安第斯(Andes)山麓,那里气候温和,空气潮湿。哥伦比亚有三条科迪耶拉(Cordilleras)山脉(次山系)南北向纵贯,正好伸向安第斯山。沿着这些山脉的高地种植着咖啡。山阶提供了多样性气候,这意味着整年都是收获季节,在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咖啡相继成熟。而且幸运的是,哥伦比亚不像巴西,它不必担心霜害。哥伦比亚大约有27亿株咖啡树,其中66% 以现代化栽植方式种植在种植园内,其余的种植在传统经营的小型农场里。

20世纪60年代早期咖啡每公顷约产600公斤,现在已提高到900公斤左右,个别农场能达到2500公斤。然而,保证质量是咖啡业的首要问题。哥伦比亚在1927年成立了国家咖啡管理协会(Federacion Nacional de Cafeteros, 简称FNC),负责质量监管。虽然该协会属私营公司,但它代表政府行事。该协会除负责组织该行业之外,还负责在丰收的年份筹储资金。过去几年里,咖啡价格趋于下跌,该协会也几乎用尽了资金储备。国家咖啡管理协会还肩负着保健、教育、筑路、雇用种植技术员、进行调查、监管产品质量、直接经办总出口量50%出口业务、雇用市场营销人员等职责。像肯尼亚的国家咖啡管理协会一样,它是咖啡组织的典范。

哥伦比亚的优质咖啡

哥伦比亚种植咖啡的农场主可以按官方低价将所有的产品卖给咖啡管理协会,也可以卖 给出口商,出口商可能提供较高的价格,或根本不出价。实际上,咖啡管理协会(FNC)控制了对欧洲的出口,而出口美国的咖啡主要是通过私人出口商进行的。然而,所有的出口都受制于最低出口价。

哥伦比亚有幸拥有大西洋港口和太平洋港口,这有助于降低咖啡的运输费用,在南美, 它是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国家。哥伦比亚的主要生产地区处在中部山脉和东部山脉地带。沿着中部山脉分布的最重要种植园位于麦德林(Medellin) 、阿尔梅尼亚(Armenia)和马尼萨莱斯(Manizales)地区,在上述三个地区中,麦德林地区的咖啡质量最佳,售价也高,其特点是:颗粒饱满、营养丰富、香味浓郁、酸度适中。这三个地区合真情为简称MAM(是三个地区主要城市名称的首字母)。在供出口的哥伦比亚顶级咖啡中,大多数的产地是MAM。沿着东部山脉,两个最好的地区是在波哥大(Bogotá)周围,再向北在布卡拉曼加(Bucaramanga)周围。波哥大咖啡比麦德林咖啡酸度低,但两者质量相当。

在哥伦比亚的收获季节里采摘咖啡果 哥伦比亚的咖啡育种床

德国进口量占哥伦比亚全部出口的25%,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的质量过硬。咖啡等级分为顶级(Supremo),优秀(Excelso)和极品(UGQ, Unusual Good Quality)三等,优秀等级中的克罗斯(Klauss)咖啡出口到德国,欧罗巴(Europa)咖啡出口到北欧国家。在多数咖啡店都能买到优秀等级的咖啡和顶级咖啡。二者的专业规定区别为:顶级咖啡所用的咖啡豆较大,其原料取自于新收获的咖啡豆,这样更容易保证产品的质量。优秀等级咖啡通常比顶级咖啡口感柔和,酸度也略高,但二者均属芳香型咖啡,颗粒适中,果实优良。哥伦比亚咖啡经常被描述为具有丝一般柔滑的口感,在所有的咖啡中,它的均衡度最好,口感绵软、柔滑,可以随时饮用。

哥伦比亚咖啡种植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否用生长快速且产量高的阿拉伯咖啡树来替代波旁咖啡树。有人说,质量会不如从前,但也有人说,在最适合咖啡生长的地方,其质量区别不会太大。

19 秘鲁

咖啡优质均衡,可以用于混合饮品。

秘鲁(Peru)也是咖啡生产的大户。多达98%的秘鲁咖啡种植在森林地区,大多数生产者都是小农业主。

秘鲁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稳定的政治局势,从而保证了咖啡的优良品质。然而局部地方问题较多,除了游击战争和贩毒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沿海出现的霍乱进一步造成了经济萧条,更有甚者,年通货膨胀率曾达7000%。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秘鲁咖啡年产量约为90万袋,后来又连续稳定增长到年产130万袋左右。虽然有私营出口商通过中间人收购偏远地区的咖啡,但是主要市场仍由政府垄断。后来私营的秘鲁咖啡出口商会(Comera de Exportadores de Café del Peru)成产了,该商会致力于咖啡质量的提高,其首要任务是确定标准、剔除劣品,从而开成一种质量至上的氛围。这一积极的举措预示着咖啡业光明的未来。之后,由于价格上扬,也鼓励了农夫积极种植咖啡而不是该地区的传统经济作物――可可。

秘鲁最优质的咖啡产于查西马约(Chanchmayo) 、库斯科(Cuzco) 、诺特(Norte)和普诺(Puno)。大部分秘鲁咖啡是在自然条件下种植的,但也很难确认所有咖啡树的种植状况。自然条件下种植的咖啡,其要价比其他高出10%~20%,从贫困状况来看,农夫们也很可能无钱买化肥和农药,然而想确证全部的咖啡确实很难。

秘鲁咖啡的质量可与中美或南美的任何一种咖啡相媲美。秘鲁所出产的优质咖啡被运到德国进行混合,然后再运往日本和美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其质量的高标准。

20 加拉帕戈斯群岛

来自巨龟故乡的咖啡珍品

这种咖啡珍品,质量极佳,种植时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剂。

咖啡种植在圣克里斯托瓦尔(Saint Crstóbal)。圣克里斯托瓦尔是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中一个较大的岛屿,也是该群岛中唯一一个淡水充足的岛屿。在该岛海拔410米的地方有一个叫作埃尔洪科(El.Junco)的小湖,湖水形成数条溪流顺着该该岛南坡的岩石和火山岩流淌,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淡水滋润着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土地,使这里的土壤永保湿润和肥沃。

在1875年,厄瓜尔土著科沃斯(Maňuel J.Cobos)在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哈森达咖啡园(Hacienda El Cafetal)种植了约100公顷的阿拉伯波旁咖啡树。种植园的海拔在140-275米之间,该地区的气候相当于内陆910-1830米间的气候,这样梯度的地势很适合高酸度的特硬咖啡豆(SHB)生长,也是咖啡质量上乘的关键。

由于世界咖啡业正朝着定向批量生产模式发展,所以圣克里斯托瓦尔这种规模较小且质量难保的咖啡业便陷入了困境,最终很可能无利可图而被迫放弃。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冈萨雷斯(Gonzalez)家族买下了哈森达咖啡园。亨博尔特海流(Humboldt Current)造成的局部小气候,强烈的赤道阳光和急剧的温度变化(海平面温度为43℃,海拔275米的温度为10~16℃)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促使冈萨雷斯家族扩大了咖啡种植园。

此后,通过对早期土地的开垦,该咖啡种植园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倍。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厄瓜多尔政府已把该群岛辟为国家公园,不再充许将土地开垦为新的农业用地,而且严禁引进和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和其它化学制剂,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咖啡被公认为天然产品。

这种稀有咖啡现在年产量为500袋,全部为二级品。冈萨雷斯家族希望在未来几年内使咖啡产量增长到5000袋,其中50%为一级品。

21 委内瑞拉

极具特色的庄园咖啡来自这一富含石油的国度。

石油曾被认为是委内瑞拉(Venezuela)的主要出口产品。尽管早在1730年和委内瑞拉就从马提尼克岛引进了咖啡树,但在石油业鼎盛时期,咖啡生产几乎被放弃了。近来咖啡种植园已开始复苏,原来种植的蒂皮卡(Tipica)和波旁咖啡树以及新辟的种植园为咖啡出口奠定了基础。目前,委内瑞拉的咖啡大都出口到俄罗斯和哥伦比亚,然后在那里重新包装。许多新近重建的小种植园也开始自行出口咖啡。

咖啡业在该国众多行业中并不十分突出。委内瑞拉最好的咖啡产区是位于西南部的塔奇拉(Tachira)州。但是,塔奇拉这个名字已被不加区别地用于全国的咖啡豆。

委内瑞拉最好的咖啡品名有:产于塔奇拉的圣克里斯托瓦尔(San Cristóbal de Tachira)的蒙蒂贝洛(Montebello)、产于塔奇拉的鲁维奥(Rubio de Tachira)的米拉马尔(Miramar) 、产于梅里达的蒂莫特(Timote de Merida)的格拉内扎(Granija) 、产于塔奇拉的圣安娜(Santa Anna de Tachira)的阿拉格拉内扎(Ala Granija)。其他优质名品有:马拉开波斯(Maracaibos,这是该咖啡出口港的名字) 、梅里达(Merida) 、特鲁希略(Trujillo) 、圣菲洛蒙娜(Santa Filomena)和库库塔(Cucuta)。

安第斯山下的梅里达的众多种植园中有一个是属于巴勃罗(Pablo)和普利多(Luisa Helena Pulido)家族的,它是一个古老的农场,已被允许缩减规模。自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接管该农场以来,普利多家族一面从原有的波旁咖啡树上收获咖啡,一面种植新树种拓展家场。

加拉加斯(Caracas)周围地区也曾以咖啡著名,现已恢复生产。另外位图尔瓜(Turgua)地区的琼(Jean)和安德烈斯博尔顿(Andres Boulton)种植园也种植着蒂皮卡咖啡树。

委内瑞拉的咖啡口味不同于拉丁美洲的其他咖啡,它味美、清淡,比传统咖啡少了一些酸味,这使得它不仅可以混合也可自成特色。

22 苏里南

咖啡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苏里南(Surinam)是南美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挪威曾是该国咖啡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然而,如今该国的产量甚少,在此提及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已。

在路上的咖啡采摘者(版画)

1667年已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第一批咖啡树是由阿斯姆斯特丹市市长赠给一个佛兰芒(Flemish)海盗的,这个海盗是汉斯拜克人(Hansback)。确切地说这些咖啡树被种植在当时的荷属圭亚那地区(Dutch Guyana),几年之后,便在邻近的法属圭那地区广泛种植。那时,有一名法国罪犯叫穆尔格(Mourgues),他得到许诺:如果把咖啡树引入法国殖民地,就能获得赦免及自由出入法国的权利,自然,他做到了。

非洲

23 安哥拉

曾是咖啡生产大国,如今前途未卜

20纪70年代中期,安哥拉(Angola)每年出口咖啡350万袋,其中98%是罗百氏特咖啡(这可能是非洲最好的罗百氏待咖啡),1990年总产量却下降到20万袋。

安哥拉以前最好的品牌是安布里什(Ambriz) 、安巴利姆(Amborm),及新里东杜(Novo Redondo),它们都以始终如一的质量而闻名。安哥拉大部分咖啡出口到美国、荷兰,当然还有葡萄牙。

24 布隆迪

来自战乱地区的芳香浓香郁、口味柔和的咖

布隆迪(Burundi)有世界上种类最繁多、经营最成功的咖啡业,且具有自身特色。该国咖啡是在1930年由比利时殖民者引进的,现只在小农场种植。不幸的是,其中许多农场都处在与战乱频繁的卢旺达(Rwanda)接壤的地带,这给咖啡生产造成了压力。布隆迪生产的咖啡,几乎都是阿拉伯咖啡豆,而恩戈齐(Ngozi)的咖啡树则种植在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布隆迪的咖啡味道芳香浓郁,具有极佳的酸度,产品大多出口到美国、德国、芬兰和日本。

25 喀麦隆

适于做蒸馏咖啡的深度烘烤咖啡豆

阿拉伯咖啡树在喀麦隆(Cameroon)的种植始于1913年,其品种是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但该国也同样大量生产罗百氏特咖啡。喀麦隆咖啡的质量及特色与产自南美咖啡相当。该国最好的咖啡产自西北部的巴米累克(Bamileke)和巴蒙(Bamoun)两地。此处,它还种植一些巨形咖啡豆和豆形浆果咖啡。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喀麦隆咖啡产量有所下降,罗百氏特咖啡产量由1987年的180万袋降至1990年的110万袋,同一时期,阿拉伯咖啡则由40万袋降至20万袋。如今由于国家咖啡监督局(National Coffee Supervisory Agency)加强了管理,可能会使咖啡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回升。

26 埃塞俄比亚

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

咖啡树源于埃塞俄比亚(Ethiopia),它原先是这里的野生植物,“咖啡”这个名字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小镇—“克法”(Kaffa)。事实上,埃塞俄比亚许多咖啡树现在仍然是野生植物,这种咖啡树上生长的咖啡颗粒饱满,略带酒香。人类可能早在9世纪就已经知道如何栽培咖啡树,但是到底是谁,如何培植,什么原因仍然是个谜。埃塞俄比亚当地的传说是:咖啡开始是僧侣用于晚间祈祷时保持头脑清醒的东西。

今天,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的咖啡生产国,大约有1200万人从事咖啡生产,是非洲主要的阿拉伯咖啡豆出口国。这里的优质咖啡品质卓绝,值得找寻。

在埃塞俄比亚可找到各种咖啡栽培方式:从成片的野生咖啡树林和半开发土地,到传统经营的小块土地,直至现代种植园,应有尽有。大约50%的咖啡种植在海拔1500多米的地方。哈拉(Harrar)咖啡是埃塞俄比亚所有咖啡中生长地域海拔最高的一种。哈拉咖啡可分为长咖啡豆和短咖啡豆两种,其中,长咖啡豆最受欢迎。它有着柔软的口感,带有原野气息的酒香,且略呈酸味,喝过以后令人难以忘怀。季马(Djimmah)咖啡野生在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以利马咖啡(Limu)和巴贝卡(Babeka)咖啡两个品牌出售。其他咖啡品名有来自中部的锡达莫(Sidamo)咖啡,以品牌名伊尔加查菲(Yirgachaffe)出售;还有来自拉卡姆蒂(Lekempti)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咖啡,季马和锡达莫咖啡豆的外表不大讨人喜欢,但口味甚佳。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中在市场上最少见的要算是伊尔加查菲咖啡豆,该咖啡豆出口日本和欧洲,但在美国极少见。这是因为雀巢公司(Nestlé)所属的德国咖啡烘烤商达尔迈尔(Dallmeyer)公司同伊尔加查菲咖啡的种植者建立了密切联系,从而获得了该种咖啡豆最大量的单一供应。

埃塞俄比亚咖啡的风味较难描述,它既不浓烈,酸味也不甚明显。因此,不适于深度烘烤,否则很容易便会失去其特色。

说到特色,埃塞俄比亚咖啡倒是与著名的摩卡咖啡有些相似。当然,优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好咖啡相比,包括其可观的价格。

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国内消费量是非洲最高的。在乡村,它经常与一种被称为“亚当的健康”(Health of Adam)的香草一起饮用:新咖啡豆烘烤后与香草一起捣碎,再将混合物冲调,用小茶杯饮用,这经常当作薄煎饼的配餐,可提吊出薄饼中的甜椒味。

咖啡业由埃塞俄比亚咖啡经营公司(the Ethiopian Coffee Marketing Corporation,简称ECMC)管理,该组织控制着90%的出口市场。埃塞俄比亚咖啡经营公司控制权有可能即将放松而使地方得到较大权力,这一举措会使咖啡业整体受益,尤其是个体商人。埃塞俄比亚咖啡在每日拍卖中出售,大多出口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

27 科特迪瓦

就数量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科特迪瓦(Cǒte d’lvoire)从未出产过质量最佳的咖啡,所产咖啡也极少出自阿拉伯咖啡树。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它曾是世界上第三大咖啡生产国,年产500万袋。甚至在今天仍是世界上第五大咖啡生产国,年产440万袋。就罗百氏特咖啡的产量而言,科特迪瓦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年产680万袋)。

20世纪80年代科特迪瓦咖啡每公顷产量只有250公斤。这种状况部分是由于贫穷,也因为咖啡树的老化。缺少投资及没有长期经营计划也影响了咖啡产量。

科特迪瓦的小村庄,村民们正在晒干咖啡果

科特迪瓦政府已开始采取积极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全国咖啡管理委员会已重新组建,并精简机构,已将一些生产活动转交给私人公司管理。政府向生产高质咖啡的农夫提供最低价格保障,并鼓励出口商直接从农夫手中购买。现在,80%的出口咖啡在欧洲共同体国家找到了销路,主要买家是法国和意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科特迪瓦是咖啡走私的主要中心,在1993~1994年中多达2600吨咖啡被走私,主要路线是通过马里(Mali)和几内亚(Guinea)两个邻国。

28 肯尼亚

罕见的好咖啡――以其浓郁芳香和酸度均衡而闻名。

咖啡业内人士无不认为肯尼亚咖啡是其最喜爱的产品之一,这因为肯尼亚咖啡包含了我们想从一杯好的咖啡中得到的每一种感觉。它具有美妙绝伦、令人满意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匀称的颗粒和极佳的水果味。

咖啡在19世纪进入肯尼亚,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饮品经由南也门进口到肯尼亚。但直到20世纪初,波旁咖啡树才由圣奥斯汀使团(St。Austin Mission)引入。

肯尼亚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获两次。为确保只有成熟的浆果被采摘,人们必须在林间巡回检查,来回大约7次。肯尼亚咖啡由小耕农种植,他们收获咖啡后,先把鲜咖啡豆送到合作清洗站,由清洗站将洗过晒干的咖啡以“羊皮纸咖啡豆”(即外覆内果皮的咖啡豆)的状态送到合作社(“羊皮纸咖啡豆”是咖啡豆去皮前的最后状态)。所有的咖啡都有收集在一起,种植者根据其实际的质量按平均价格要价。这种买卖方法总体上运行良好, 对种植者及消费者都公平。

肯尼亚政府极其认真地对待咖啡业,在这里,砍伐或毁坏咖啡树是非法的。肯尼亚咖啡的购买者均是世界级的优质咖啡购买商,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像肯尼亚这种连续地种植、生产和销售咖啡。所有咖啡豆首先由肯尼亚咖啡委员会(coffee Board of Kaeya, 简称CBK)收购,在此进行鉴定、评级,然后在每周的拍卖会上出售,拍卖时不再分等.肯尼亚咖啡委员会只起代理作用,收集咖啡样品,将样品分发给购买商,以便于他们判定价格和质量.内罗毕(Nairobi)拍卖会是为私人出口商举行的,肯尼亚咖啡委员会付给种植者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最好的咖啡等级是豆形浆果咖啡(PB),然后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泽鲜亮、味美可口且略带酒香.

组织拍卖也是为了满足调配商的需求。这种拍卖会通常拍卖量较小(每宗3~6吨),有附有种植者标志的样品以供买家品赏。拍卖后,出口商按不同风味、不同质量及调配商所需的数量包装。这为调配商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注重质量的德国人和北欧人是肯尼亚咖啡的长期购买商。

就国际范围而言,肯尼亚咖啡的增长数量是显而易见的,1969~1970年,出口80万袋,到1985~1986年,出口量增到200万袋。现在产量稳定在160万袋,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650公斤.

在近年咖啡价格突涨之前,肯尼亚咖啡的平均价格就一直在上升。1993年~1994年的价格比12个月前抬高50%。价格上涨主要是需求增加的结果.

也有一些购买商,尤其是日本商人,已对肯尼亚咖啡业体系表示不满.更有一些商人表示,该国咖啡质量已下降,并指出直接从农夫手中购买可能是提高质量的一种途径.但不管怎么样,肯尼亚那样详细的规章条例及完善的程序对所有咖啡生产国而言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肯尼亚咖啡借好莱坞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的轰动而进一步扬名。影片中梅里尔斯特里普(Maryl Streep)扮演的女主人公卡伦是一位作家和咖啡种植园主。许多人大概仍记得影片中那动人的美景和壮丽的日落,但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卡伦想在非洲拥有一个咖啡种植园的梦想.

29 马达加斯加

极品即将来临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基本上是罗百氏特咖啡的生产国,但已计划增加阿拉伯咖啡豆的种植。

该岛自1989年以来,咖啡业私营化了,并解除了许多规定,其咖啡总产量每年高达100万袋左右。由于马达加斯加人喜饮咖啡,所以咖啡的国内消费量很高。该国的罗百氏特咖啡质量极佳,法国是其主要出口市场。

马达加斯加政府计划咖啡大约2000公顷的罗百氏特咖啡种植园和大约5000公顷的阿拉伯咖啡种植园。因此,该岛咖啡的发展有赖于它在阿拉伯咖啡方面的潜能,一旦开发成功,此咖啡有望成为极品.

30 卢旺达

优质咖啡出自水洗阿拉伯咖啡豆,该咖啡具有独特而完美的风味

卢旺达(Rwanda)咖啡以其水洗阿拉伯咖啡豆形式而言,是绝对优质的.就非洲而论,其咖啡业引入注目,因为该国主要靠生产尽可能好的咖啡豆而兴旺.

卢旺达咖啡的口味被描述为"青草香气",带有热带气候特色.该国如此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有助于植物生长,咖啡树像是被驱使着或被强迫着向上猛长,又像是因为长得太快,而不能产出极品的咖啡豆.但是不管怎么样,该国咖啡那柔软而浓郁的口味是很棒的.

31 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认为,出自这个小岛的唯一的好东西便是咖啡.

圣赫勒拿岛(St Helena)位于大西洋,距非洲2000公里,距巴西3500公里,人口约5000人。当然,该岛出名是因为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被放逐于此,并于1821年在该岛去世。

1732年,咖啡在圣赫勒拿岛首次种植,是从也门用一艘叫做霍顿号(Houghton)的船运来的。尽管19世纪60世纪年代以来其他一些引进的植物均栽培失败,但咖啡却在这里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该岛还经历过一次咖啡改良运动,那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卫亨利(David Henry)开始致力于发展岛上的咖啡业,目的是生产出最优质的咖啡。圣赫勒拿岛上的咖啡树的种植完全靠自然条件,没有机械,没有拖拉机,甚至连被砍下来为新咖啡树腾出空间的杂木都被循环处理。

3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量小质优,口感柔和丰富的阿拉伯咖啡豆

圣多美和普林西民主共和国(Sao Tomé and Principe)属于火山群岛,是非洲第二小的一个独立国,曾是葡属殖民地,直到1975年才赢得独立。赤道横穿该群岛,这里气候炎热湿润,土地肥沃,灌溉良好,盛产咖啡.

1800年该国从巴西引进阿拉伯咖啡树,至今98%的产品仍是阿拉伯咖啡.但是每年只有1000袋咖啡出口国外,其中大多数销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33 南非

味道芳香而酸度较小,让人忆起中美洲的咖啡豆。

南非(South Africa)的咖啡生产主要在该国的东北部,由莱索托(Transvaal)和莫桑比克之间的纳塔尔(Natal),一直向北延伸至德兰士瓦( Transvaal ),最南的极限是南纬30°;再往南去便由于早霜的危害而不能种植咖啡。

该国的咖啡树源于肯尼亚,质量优异。1975年用于种植咖啡树的耕地只有1000公顷,但是1987年制订了新的九年计划,旨在扩大耕地面积,因些又增加了6000公顷耕地。

有趣的是,该国咖啡树上结出来的果实更像中美洲的咖啡豆(而肯尼亚才是这种树的原产地),其味道芬芳,酸度较小。

34 坦桑尼亚

极品咖啡酸度柔和、芳香诱人,是绝对超值的享受。

坦桑尼亚(Tanzania)的咖啡出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豆形浆果咖啡的出产量很大,而且据说比普通的咖啡更香浓。大体上说,坦桑尼亚的咖啡豆具体有不同凡响的品质。例如在临近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山的莫希(Moshi)区出产的上乘坦桑尼亚查格AA级咖啡(Chagga AA),便以其颗粒饱满,芳香四溢的品质而闻名。

颇受好评的旦桑树尼亚的基博查格(Kibo Chagga)咖啡

由于政局不稳,加之病虫害虫猖獗,坦桑尼亚咖啡业遭到破坏,导致咖啡整体水平下降和质量的不稳定,这些问题又导致价格的降低,而价格降的结果通常就是使得咖啡业进一步滑坡。更值得一提的是,据估计从1969~1985年坦桑尼亚北部种植的12%以上的阿拉伯咖啡都走私到肯尼亚。不过近期该国的咖啡业已有好转的迹象。虽然这种好转的进程是缓慢的,但仍然令人欢欣鼓舞,因为毕竟坦桑尼亚的咖啡质量是上乘的。

在过去,坦桑尼亚咖啡业一直是庄园种植占主导地位,而现在85%以上是由小耕农种植。许多小耕农组合成合作组织,其中最重要的合作组织是乞力马扎罗合作联盟(Kilimanjaro Cooperative Union,简称KNCU)。坦桑尼亚咖啡以拍卖的形式由坦桑尼亚咖啡经营委员会(Tanzanian Coffee Marketing Board,简称TCMB)出售给私人出口商。在80年代,坦桑尼亚的大部分咖啡销售从拍卖的形式转为直接出售给坦桑尼亚的咖啡经营委员会,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咖啡业正在改革,以便将来允许个人或团体购买咖啡,到时候咖啡还要按不同的方式区分等级,以便吸引来自德国、芬兰、比利时和日本的购买者。

35 苏丹

内战几乎摧毁了咖啡生产。

苏丹(Sudan)南部断断续续20年灾难般的内战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也给乡村地区带来了无法言喻的破坏,包括咖啡业。

罗百氏特咖啡现在同过去一样要在南部种植,而在该国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则种植原本是野生的阿拉伯咖啡。

在历史上,阿拉伯人把苏丹南部的黑人当作奴隶运往阿拉伯,奴隶们在被贩运的过程中曾随身带着咖啡豆充饥。据说,这些咖啡豆也因此传入也门。正是这些不幸的苏丹黑奴首先开始种植咖啡,才使得它成为今日世界广泛种植、广泛交易的农产品。目前,苏丹的咖啡业濒临危险的边缘,只有极少量的咖啡出口。

36 也门

来自咖啡故乡的咖啡豆。

在公元6世纪前,也门(Yemen)一直被称为阿拉伯,因而从也门运至其他地方的咖啡树也被称为阿拉伯咖啡树。但是这些树的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是荷兰人把这些咖啡树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向东航行绕过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的荷兰商人,在他们开始长途跋涉到达印度以前,要先经过非洲的东海岸行至也门的摩卡(Mocha)港。1696年,荷兰人把咖啡树引入锡兰(现名斯里兰卡),然后又引入到爪哇的巴塔维亚(Batavia).

摩卡咖啡豆比绝大多数咖啡豆更小圆,这使得摩卡咖啡豆看起来很像豌豆—事实上豆形浆果咖啡豆(Peaberrybean)有时也被称为摩卡咖啡豆.摩卡咖啡豆的外形又与埃塞俄比亚的哈拉(Harrar)咖啡豆相似,它颗粒小、酸度高,还混合着一种奇异而不可名状的辛辣味道.仔细品尝,还能辨别出一点巧克力味,因此把巧克力加入咖啡的尝试是一种很自然的发展过程.

在也门,咖啡种植者栽种杨树来给咖啡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荫凉.如同过去一样,这些树种植在陡峭的梯田上,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较少的降雨和有限的土地资源.除了蒂皮卡咖啡树和波旁咖啡树以外,还有十多种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的不同咖啡树种在也门种植.但是,即使是上好的咖啡,如优等摩卡咖啡,风干后果皮都和豆连在一起.也门直到现在还经常使用传统的石磨除去干硬的果壳,这样一来就使咖啡豆的形状很不规则,而且经常损伤咖啡豆.

"巴格达壶"----17世纪中期镀铜的咖啡壶

尽管也门咖啡质量上乘,滑腻芳香,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质量不能得到持续保证,其咖啡豆等级的划分也是不确定的.传统上认为,也门最好的咖啡豆来自马塔里(Mattari),沙尔奇(Sharki)次之,然后是萨那尼(Sanani)。这些咖啡豆咖啡因含量低,在12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口.过去一直存在的问题是产自北方的咖啡在从南部港口亚当(Aden)装运前就被掺入劣质之物.只有从霍德达(Hodeida)港口装运的咖啡才能被确定为真 正产自北方.也门的咖啡绝大多数靠自然条件生长的,这主要由于种植者缺少资金的缘故.

37 乌干达

未来大有希望

在乌干达(Uganda),阿拉伯咖啡豆的产量只占全国咖啡总产量的10%,但已足以引起重视。乌干达最好的咖啡主要出产于北部的沿着肯尼亚边界的埃尔贡(Elgon)山区和布吉苏(Bugisu)山区以及西部的鲁文佐里(Ruwensori)山区,其咖啡在每年的1月或2月便可供应出口。

赤道横穿乌干达,适宜的气候使它成为世界上罗百氏特咖啡豆的主要产区。20世纪60年代,乌干达咖啡产量保持在每年350万袋。到了80年代中期,主要由于政治原因,咖啡产量下降到每年250袋。但是现在咖啡生产又有回升趋势,目前大约是每年300万袋。咖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没有良好的公路可以把咖啡运到肯尼亚的蒙巴萨(Mombasa)或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等港口。

筛选咖啡豆(乌干达)

为了提高咖啡质量和降低成本,1990年11月乌干达取消了咖啡经营委员会(Coffee Marketing Board,简称CMB)的独家经营权。原来由咖啡经营委员会负责的绝大部分工作现已交给合作组织管理。私有化的咖啡来所造的出口收入占全国的2/3,因此政府便对咖啡行来实行征税,希望借此增加急需的收入。但事与愿违,这反而引起咖啡出口下降了20%,咖啡走私也愈来愈严重。

像坦桑尼亚一样,近年来咖啡价格的上涨鼓励了农场主重返庄园,一度废弃的土地重新开垦种植咖啡,乌干达咖啡业看来大有希望。

38 赞比亚

比肯尼亚咖啡略淡,适于午后饮用.

20世纪早期咖啡早期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引入赞比亚(Zambin),现在它也出产巨形咖啡豆和豆形浆果咖啡豆.

高质的赞比亚咖啡呈越来越好的趋势,尽管味道略淡,但风味与肯尼亚咖啡相似,价格也完全相同.赞比亚咖啡主要种植在北部的卡萨马(Kasama)地区和临近首都卢萨卡(Lusaka)附近的纳孔德(Nakonde)和伊索卡(Isoka)地区.

39 扎伊尔

其阿拉伯咖啡豆在质和量上都久负盛名.

最好的扎伊尔咖啡在该国的东北部种植,特别是在东方(Oriental)省和基伍(Kivu)省,而且这些地区过去曾出产上好的豆形浆果咖啡豆和巨形咖啡豆.遗憾的是,扎伊尔(Zaǐre)出产的高质量咖啡正日趋减少,但是扎伊尔咖啡的口感仍属极佳之列.如同肯尼亚咖啡一样,扎伊尔咖啡具有理想的酸度,浓郁芳香,适度可口.

最近扎伊尔咖啡业逐步私有化,而且有可能提高价格,以便有利于提供复兴咖啡业所必需的投资.扎伊尔大约有4万公顷耕地用于种植阿拉伯咖啡豆,22万公顷用于种植罗百氏特咖啡豆.1960年扎伊尔独立以前,绝大多数咖啡在种植园种植。1989年世界咖啡价格暴跌,许多农场主放弃了他们的庄园.现在,扎伊尔的咖啡种植以小耕农种植为主.

40 津巴布韦

高品质的阿拉伯咖啡豆,迎合美食家的需求。

津巴布韦(Zimbabwe)的咖啡种植相对来说始于近代,也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南部非洲的农场主们建立咖啡种植园时才开始。津巴布韦的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高地临近莫桑比克的地区,高地主要是由奇马尼马尼(Chimanimani)山脉和往北的尼扬加(Nyanga)山脉构成,而尼扬加山脉又受到伊尼扬加尼(Inyangani)山的遮挡。咖啡种植主要地区位于东部高地的南端奇平加镇(Chipinge)附近。

法乐费尔庄园(Farfell)是最有趣的咖啡种植园之一。这个小种植园采取家庭经营模式,生产质量优异、手工采摘、日晒烘干的上等咖啡豆。法尔费尔庄园种植了大约170公顷阿拉伯咖啡树。良好的土壤、较高的海拔和常年降水使得咖啡树长势旺盛。

总而言之,津巴布韦的咖啡在每一方面都和优质肯尼亚AA级咖啡一样,口感柔滑爽,带有馥郁果香。

亚洲及印度边缘地

41 印度

滑腻可口,颗粒均匀的咖啡。

印度咖啡之所以受到咖啡爱好都有的喜爱,这有几种原因,但最生要的是由于应用在咖啡豆上的一个加工过程,通常被称作“季风”(monsooning)过程.在过去,乘客或货物搭乘帆船往来印度,大约需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欧洲.在运送途中由于空气湿度高,生咖啡豆的味道和颜色都有所改变,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咖啡豆已由原来的绿色转为一种奇特的黄色.

消费者们渐渐习惯了这一点,所以当蒸汽轮船缩短了旅途的时间之后,咖啡生产者发现消费者仍然想要原来那样颜色和味道且受长途旅行影响的咖啡豆.为了能再造出原来那种咖啡的风味,就采用了"季风"处理过程.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会出现季风现象,因此在季风季节,人们将咖啡摊在四周敞开的特制房子里,大约有12~20厘米的在厚度,在那几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这些咖啡豆,以便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触到当时湿度极高的空气,然后把这些咖豆松松地装到袋子里堆起来,以便使季风可以吹透袋子.这些袋子每周重新装一次、堆一次,一共经过7周,直到咖啡豆变了颜色和味道.最后这些咖啡豆经过手工挑选,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风"影响的咖啡豆,然后装袋,准备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制作"季风"咖啡的好时节.

除了在卡纳塔克(Karnataka)邦之外,上好的咖啡在西南部的喀拉拉(Kerala)邦的特利切里(Tellichery)和马拉尔(Malabar)也有种植,另外还有东南部泰米纳德(Tamil Nadu, 以前曾叫做马德拉斯省)邦的尼尔吉里斯(Nilgiris).

上好的印度咖啡也被划归为阿拉伯种植园咖啡,最优等的是A级、B级、C级和T级."季风"咖啡分为优质马拉巴尔(Monsooned Malabar)AA级咖啡和"季风"巴桑尼克利(Monsooned Basanically)咖啡.印度另外也生产一些豆形浆果咖啡.当前,咖啡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官僚主义严重,税收过重,投资匮乏.目前,印度咖啡委员会(Indian Cffee Board)控制着整个咖啡业,统一收购咖啡,然后出售.咖啡以大批量拍卖的形式售出.这些咖啡被混合在一起以达到一定的贸易数量,而这又使庄园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复存在了,因此致使许多优质咖啡的生产者缺乏足够的动力来生产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的咖啡豆.政府于1992年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努力,在几个优质咖啡生产区通过A级咖啡种植园的种子获得了著名的瓦利纳吉茨咖啡(Valley Nuggets)。人们希望这能鼓励其他的咖啡种植者,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确实渴望将自己的产品打入美食咖啡市场.

42 印度尼西亚

令你神清气爽,可以随时饮用的咖啡.

整个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岛都出产咖啡,爪哇在咖啡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7世纪中期,咖啡树由荷兰人引入印度尼西亚(某些官方资料认为比这更早一些).1712年第一批来自爪哇的咖啡销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所有种植园的咖啡树均被咖啡锈病毁坏,而不得不从非洲引进罗百氏特咖啡树替代原有树种.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伯咖啡豆.印度尼西来是世界上罗百氏特咖啡的主要生产国,每年生产680万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种植园,约占总产量的90%。

整个群岛最好种植区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Blawan) 、苏拉威西岛(Sulawesi) 、弗洛勒斯岛(Flores)。

爪哇生产精致的芳香型咖啡,酸度相对较低,口感细腻,均衡度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的咖啡更胜一筹.爪哇最好的种植园是布拉万(Blawan)、詹姆比特(Jambit)、卡尤马斯(Kayumas)和潘库尔(Pankur)等.爪哇摩卡咖啡是爪哇咖啡和也门摩卡咖啡的混合品.

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第二大岛苏门答腊岛是印尼的石油工业中心,岛上的橡胶和木材也是有名的出口商品.但是苏门答腊岛的咖啡更加令人瞩目,该咖啡与爪哇咖啡相似,只是颗粒稍重一些.曼德海令(Mandheling) 和安科拉(Ankola)的咖啡豆也倍受重视,前者甚至被誉为世界上颗粒最饱满的咖啡豆.

挑选咖啡豆(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

位于婆罗洲(Brneo)和新几内亚之间的苏拉威西岛有时亦被称为西里伯斯(Celebes )。该岛出产的咖啡,颗粒饱满、香味浓郁.最好的咖啡豆产自该岛南部的卡洛西(Kalossi)和兰特包(Rantepao)。在众多品牌种,不妨试一下西里伯斯卡洛西咖啡.

新几内亚岛的主要咖啡生产者之一是锡格里(Sigri)种植园,它的产品与群岛咖啡的整体风格一样,颗粒饱满,均衡度好.

整体上看,印度尼西亚咖啡味道很浓,口味香醇,略带糖浆味,酸度极好,其两个主要出口市场是德国和日本,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咖啡的优异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是它那阿拉伯咖啡豆特有的上乘品质.你可将牛奶或奶油加入高品质的印度尼西亚咖啡中而不必担心会影响其味道.印度尼西亚咖啡共分六等,最好的是AP。0但无人确知这两个大写字母究竟代表着什么.

当轮船取代帆船之后,这些岛屿出产的咖啡面临着与来自迈索尔(Mysore)的印度咖啡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消费者已经习惯受长途旅行影响的咖啡,因而他们不愿接受这种"新鲜"咖啡的口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尼政府竭力仿制受长途旅行影响的咖啡,他们把咖啡豆"贮存"多达一年之久.然而不尽人意的是这种经过湿润处理的咖啡,味道未被广泛接受,以至于影响了其咖啡的良好声誉.

然而,印度尼西亚的"贮存"咖啡或叫"旅途"咖啡至今仍在生产.它的销售品牌一般是"昔日政府"(Old Government)"老布朗"(Old Brown)和"昔日爪哇"(Old Java)。

尽管印度尼西亚出产如此之多令人叫好的咖啡,但令人不解的是当地居民更喜欢饮用土耳其风味的咖啡,而不是其久负盛名的欧洲风味的咖啡.

43 留尼汪

不再是波旁阿拉伯咖啡豆的故乡.

1715年,第一批咖啡树(大约40棵)由也门的摩卡港运至留尼汪(La Réunion),但不幸的是只有2棵存活下来.到1719年,咖啡种植园已开始繁荣且售出第一批咖啡豆.接下来的几年,政府采取了一项硬性措施:该岛居民不论黑人白人必须每年栽种100棵咖啡树。1723年该法律修改后强调所有的奴隶每年必须栽种200棵摩卡咖啡树,而且任何人损坏咖啡树应处死.

那时该岛仍是法国的一个殖民地,叫做波旁(Bourbon)岛,在此地出产的咖啡和由该地运至其他国家的阿拉伯咖啡树树种也用个名字.

有趣的是,时至今日,"波旁籍"的阿拉伯咖啡树已在世界范围广为种植并受人青睐,但在留尼汪本国却几乎不再种植任何咖啡了,以下是波旁咖啡的总体特征.

44 菲律宾

前程远大

咖啡被引进菲律宾(Philippines)是在19世纪早期,到1880年该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然而由于咖啡锈病蔓延成灾,1880年后不久,该国就成了咖啡进口国.

但是,咖啡种植业现已逐渐恢复.今天,经过缓慢而稳步的发展,该国咖啡业不断成长,发展优质品种的潜力很大.菲律宾咖啡业由国家产业贸易部门经营,但管理上较松散,而所有的咖啡出口都由私营公司来操作.

事实上,菲律宾是能够种植4个咖啡品种的少数国家之一,这4个品种分别是罗百氏特、利伯瑞卡、埃克塞尔沙和阿拉伯咖啡.菲律宾最南端的第二大岛棉兰老(Mindanao)岛出产优质高产的阿拉伯咖啡.

45 中国

茶叶故乡的咖啡.

曾一度困扰咖啡专家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是否真的生产咖啡.

事实上中国也确实种植咖啡树.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产量统计,所以无人确知在中国到底有多少棵咖啡树,到底能生产多少咖啡.

过去台湾曾有300公顷左右的咖啡树,但所有产品都在当地消费.目前在台湾内,成功地种植了美食咖啡,这说明咖啡业能够在该地区长久地昌盛起来.在台湾,咖啡店已成了时兴的聚集地点,而且人数不断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咖啡店的声誉日益增长,它们提供世界上所有的咖啡品种,写在纸单上供人们挑选,而康纳(Cona)的服务方法又极为流行.

然而中国现在仍是一个咖啡进口国.咖啡颇受欢迎,甚至在电视上已有广告播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咖啡消费国.

46 越南

今天的生产大国,明天的生产巨人.

也许是受法国殖民统治的影响,越南种植的咖啡具有法国风味.阿拉伯咖啡由法国传教士首先带到越南,1865~1876年40多万株咖啡树被引入越南,种植在东京(Tonkin)湾附近,大都是爪哇或波旁品种。

目前,越南的咖啡产量在不断增长.越南的出口新产品中,茶叶居第一位,咖啡居第二位,出产的品种主要是罗百氏特咖啡豆,1982年出口66000袋,1994年猛增到20多万吨.96%的罗百氏特咖啡来自小农场,但是一些国有农场也种植咖啡树.

越南的咖啡每公顷产量高达950公斤,许多新种植的咖啡树由是日本人投资的.

47 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边缘地区

澳大利亚

品尝澳洲咖啡,机会不容错过.

澳大利亚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奇的国度.这里种植的高质量咖啡也许是最令人惊奇的事物之一.

澳大利亚咖啡质量很高,其味柔美,略带非同一般的咖啡因苦味.只可惜仅少量产品进入出口市场,这因为生产受到高劳动费用投入的限制,或许可以说是受强烈阳光的限制由于太热,人们不能使用价廉的机械工具进行采摘,只好靠人工收获,这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48 夏威夷

或许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豆

夏威夷产的科纳(Kona)咖啡豆具有最完美的外表,它的果实异常饱满,而且光泽鲜亮。咖啡的口味浓郁芳香,并带有肉桂香料的味道,酸度也较均衡适度。。

夏威夷的咖啡是美国50个州中所出产的唯一顶级品种,美国本土自然是其最大的市场。

在所有的咖啡生产者中,夏威夷的咖啡产业管理处于最严格之列,付出的劳动费用也最高,具有最佳投资水平。

夏威夷的咖啡业不得不与日益扩展的旅游业竞争空间。多数咖啡被种植在冒纳罗亚(Mauna Loa)山坡。冒纳罗亚原本是座火山,位于夏威夷岛科纳地区的西部。该咖啡产区的长度约为30公里,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该地区的北部和南部。咖啡树种植在相对荒凉的地带,但是其土质肥沃,含有火山灰。虽然开始种植时需投入强体力劳动,经营又很艰难,但令人安慰的是,科纳的咖啡树(至少是那些生长在海拔90米以上的咖啡树)似乎不受任何病虫害的影响。

尽管夏威夷经常受到龙卷风的影响,但是气候条件对咖啡种植业来说却是非常适宜的。这里有充足的降水和阳光,又无霜害之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免费荫凉”(freeshade)的奇特自然现象。在多数日子里,大约下午两点左右,天空便会浮现出朵朵白云,为咖啡树提供了必需的荫凉。事实上正是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科纳地区的阿拉伯品种咖啡产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种植园的都高,而且一直保持着高质量。比如,在拉丁美洲每公顷产560~900公顷,而在科纳每公顷则产2240公斤。而令咖啡迷们不快的是,只有大约1400公顷的地方出产科纳咖啡。

真正的科纳咖啡确实是世间珍品,不易找到。最佳的科纳咖啡分为等:特好( Extra Fancy)、好(Fancy)和一号(Number One)。这三等咖啡在庄园和自然条件下都有出产。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自称为”科纳”的咖啡只含有不到5%的真正夏威夷科纳咖啡。在美国还可找到另外一种不错的夏威夷咖啡――夏威夷卡伊农场咖啡(Kai Farms)。

科纳咖啡之精选系列

49 新喀里多尼亚

已逝的辉煌

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是前法属殖民地,只有10%的陆地可用于耕种,咖啡和玉米是其主要农作物。

1860年传教士们从留尼汪(La Réunion)引进咖啡,可是到了1987年每年只生产40吨,其中37吨出口,大都出口到法国。咖啡豆品种是非同一般的罗百氏特咖啡,质量极佳,口感丰富,然而较为细嫩,只需轻度烘烤。

本书中提及新喀里多尼亚只是作为对其已逝辉煌的美好回忆,并且希望将来的咖啡饮用者能有机会品尝这一传统风味。

50 巴布亚新几内亚

现代咖啡的传奇背景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大约75%的咖啡产品来自于小型的地方农场。很多农场在森林地带开垦土地,有些农场在森林深处,几乎与世隔绝。该国的咖啡都种在海拔1300~1800米的高地,因此质量很高。虽然在一些低地也有咖啡种植,但是相对来说,产量极少。当地种植的咖啡大都是靠自然条件生长的,这是因为把化肥和农药运到农场的运输问题多,成本高。

咖啡业在该国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和间接从事该行业的人有100多万。政府通过提供最低收购价来鼓励种植。该行业本身由咖啡业委员(Coffee Industry Board)控制。委员会位于该岛东部的戈罗卡(Goroka), 然而出口业务都由私营公司办理。

1975年的霜冻毁坏了巴西的大多数咖啡作物,但却刺激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咖啡来的发展。政府实行了一项计划,资助农村或集体体土地拥有都创建了约20公顷的咖啡种植园。这个措施确实提高了咖啡种植在地方经济中的渗透力,到1990年,年产量已达100万袋。

然而几乎不可避免的是生产猛增导致质量下降。1991年前,咖啡质量尚可,大部分属开Y等。1991年后质量逐渐滑坡,也随之失去了欧洲市场。Y等咖啡曾经拥有的额外价格也逐渐下降。这与该国”一个等级一个价格”的政策有关。该政策对于像咖啡这样质量易变的行业来说是完全不可行的。于是,质量低劣的咖啡豆损坏了Y等咖啡高质量标准的形象,造成了积压局面。

政府的对策是建立新的质量等级,暂时停止生产Y等咖啡,不再实行”一个等级一个价格”的政策。这就使得买主能按质论价,这必然对出产劣质咖啡豆的农夫的收入产生影响。到1993年,质量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大多数老客户又开始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购买咖啡了。Y等咖啡现在又以稍低的额外价格出售,这表明其质量已有提高。

虽然在一些地方咖啡树生长旺盛,但因种植者缺乏坚持精神,收获的咖啡豆生熟不一,大少不一。AA稀少,一般能买到A和AB级。A级咖啡的主要特点为:颗粒丰满,酸度较轻,饮后回味无穷。

51 塔希提岛

来自天堂的咖啡

如能喝到塔希提岛(Tahiti)咖啡,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因为这种咖啡极为稀少。

塔希提岛咖啡的商品名为塔希提。阿拉伯咖啡(Tahiti Arabica)。塔希提岛是社会群岛(Society Islands)中最大的岛屿,从这里出口的任何咖啡都可以说是极不寻常的。如果你确实品尝到了该种咖啡,就会被其优雅的风味、圆润的口感和别具一格的特色所倾倒。

三、 咖啡的种植

咖啡是从咖啡豆而来,而咖啡豆是从树上的果实采收加工而来,咖啡树生长于赤道为中心,称之为咖啡带的热带或亚热带各国农圆之中,目前咖啡的生产国有六十多国,大多是位于标高300~400公尺的地区,有时也有在标高2000~2500公尺的高地栽培咖啡树,但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坡地所栽种者,听说品质较好。咖啡产地分布于南美、亚洲、非洲、阿拉伯、南太平洋及大洋洲等区,而在产量方面占全世界第一位的是巴西约占30%,第二位是以哥伦比亚为中心的中南美占了六成,约占10%其次是非洲,阿拉伯约占三成,其余的10%则分布于亚洲各多数岛屿。

咖啡树是属于阿卡那科长绿灌木,是热带性植物,不耐寒。若是野生的,甚至可以长到八公尺以上。但在农园中都将高度剪至二公尺左右,以保咖啡豆的品质,并便于管理。

条件: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降雨量为1500-2000公厘左右,平均文牍20℃无温差、防寒、防干、热风、防霜、防阳关直射时间长。

环境:一般种植在标高300-2500公尺左右的山丘斜面及种植在有果树的各国农园中。

咖啡树一般长8公尺左右,为了采收方面可剪至2公尺,咖啡豆种后3-5年开始结果,5至20年为采收期,一棵咖啡树成活30年。

一棵咖啡树一年可结3至5公斤咖啡樱桃(2000多颗)

目前最主要栽种的树种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卡内弗拉种)及利比里卡种等三原种。其又可细分为数十种品种,在生产、流通及交易时、也都会加以区别的。

即使是在同一生产国中,也会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海拔、土质的不同,而微妙的影响及咖啡豆的风味及品质,以及产生各自的特征来。因此依品种、产地、品牌的不同,会有各自不同的属性;故无法将一国的咖啡豆之特征,仅以一句话来形容的!

四、 咖啡的采摘

五、 生豆的处理

咖啡的果实从外到内依次是外皮、果肉、内果皮、银皮和种子,也就是我们饮用的咖啡豆,在储存时内果皮和银皮通常会做咖啡豆的保护膜被保留下来,直到咖啡出口到消费地之前,才把它去掉,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只是已被加工好的咖啡豆。

咖啡豆的加工过程当中有两种“处理”方式:日晒法、水洗法

日晒法——将采摘下来的成熟果实放到太阳底下爆晒四周左右,让果实干燥之后再取出咖啡豆,去壳磨光。

水洗法——在果实采摘下来的12小时内将果肉和咖啡豆分开,成本较高。用于优质的咖啡品种以使其更加清闲明朗突出风格。

水洗法——在果实采摘下来的12小时内将果肉和咖啡豆分开,成本较高。用于优质的咖啡品种以使其更加清闲明朗突出风格。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07-23 15:31:33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蒸馏咖啡壶和虹吸壶的区别_虹吸式咖啡壶适合煮什么咖啡

    虹吸壶煮咖啡步骤讲解_虹吸壶咖啡制作过程教学视频

    星巴克虹吸壶原理分析_星巴克虹吸壶冲泡咖啡有哪些窍门技巧

    虹吸壶和滴漏式哪个好喝?滴漏咖啡跟虹吸咖啡的区别有多大?

    煮咖啡的器具有哪些种类_咖啡器具怎么用_什么器具最好

    手冲咖啡器具有哪几种_经典品牌手冲咖啡器具推荐

    制作意式咖啡需要什么器具_做意式浓缩咖啡最常用的器具介绍

    耶加雪菲的正确喝法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耶加雪菲?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