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品种
波旁由古老品种铁皮卡衍生而来,豆形圆身,从1927年被引进巴西,随后流传到中南美洲各国家。虽然产量不算高,但比起体弱的铁皮卡种,波旁种对锈叶病的抵抗力更优,生长在高海拔处的波旁咖啡风味馥郁细腻、气味香浓,酸质柔润。一般我们看到的波旁果实,是从绿色转为微黄色,橙黄色,红色,最后变成完全熟透的暗红色,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红波旁。但你知道吗,巴西还有另外一款成熟果实呈现橙黄色的波旁种——黄波旁,是巴西圣保罗州独有的波旁变种。
黄色波旁(Bourbon Amarello),英文也翻译为Yellow Bourbon,是巴西圣保罗州特有的黄色外皮波旁变种。一般情况下,咖啡果实在成熟后会变成红色,但黄波旁成熟后不会变红,呈橘黄色而得名。黄波旁的风味特点在杯测中十分优雅,甜感、香气和酸质都比较突出。前街的巴西皇后庄园咖啡豆就是选自稀有的黄波旁。
前街咖啡:巴西皇后庄园黄波旁咖啡豆
产区:摩吉安娜产区
庄园:皇后庄园Fazenda Rainha
海拔:1400~1950m
品种:黄波旁
处理法:日晒处理
风味:坚果、巧克力、奶油、花生、甘蔗
前街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构成世界上阿拉比卡咖啡品种的是铁皮卡与波旁,以及它们衍生而来的后代,其中波旁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国家,是巴西的主力品种之一。波旁的名字源于波旁岛,即位于非洲东岸的留尼汪岛,十七世纪作为法国属地,将其命名为波旁岛,直到十八世纪末才改名。十八世纪法国人将圆身咖啡豆从也门引进到波旁岛并开始扎根生长,直到1860年巴西把圆波旁带回本国种植,随后传播到中南美洲各个国家,成为最古老的拉丁美洲咖啡母种。
波旁品种的果实短小、圆润,咖啡豆密度高,生长于高海拔下的波旁甜度高,酸味明亮。与铁比卡同样是古老优良品种,波旁对锈叶病的抵抗力优于铁比卡,风味也不输铁比卡。常见的波旁从开花到结果成熟,颜色从绿色渐渐转为微黄色、红色,最后是完全成熟的深红色,因此叫红波旁。另外还有成熟后不会变红的波旁品种,转而变成较为罕见的黄色或粉色,即黄波旁和粉红波旁。
黄波旁的“黄色”是由颜色的基因遗传选择决定。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黄波旁,会含有大量果糖,可以呈现出甜美多汁的精致风味,因此曾经蝉联多届巴西COE卓越杯大赛的优等名次。
皇后庄园将成熟的黄波旁咖啡果实采摘后,采用日晒处理,让咖啡果实在干燥过程中吸收更过的果肉甜感。巴西位于赤道附近,由于采收季节刚好处于旱季,咖啡果实非常适合直接通过日晒脱水干燥。然而传统的“暴晒法”工序非常粗糙,采摘后直接到在泥地上晒,产出的咖啡容易混着泥土味,受热不均会产生过度发酵的负面气息。皇后庄园先把咖啡果倒入水槽中,通过浮选剔除成熟度不足的果子,接着将咖啡以小批量在透气性更好的非洲高架床上进行,不定时翻动,从而避免了泥土味和过度发酵味,其甜感也比传统的日晒法更上一个台阶。
由于高海拔下的黄波旁咖啡豆密度较大,葡萄糖含量高,因此前街的烘焙思路是突出巴西咖啡经典的醇厚香气,同时展现波旁自身的甜美。经过多次试验与杯测对比,前街的巴西皇后庄园咖啡豆是采用中深度烘焙。中度烘焙后的咖啡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豆子内部的结构,变得疏松,研磨成咖啡粉吸水性更强。如果没有调整好冲煮参数,咖啡将容易过萃苦涩。想咖啡有足够的香气而不过萃,就需要降低萃取率,前街会用偏低的水温和偏粗的研磨程度,减少咖啡中苦味大分子的释出。结合使用KONO滤杯进行萃取让咖啡的醇厚度与圆润感更好。
手冲参数:87~88°C 水温 、KONO滤杯、中等研磨(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咖啡粉:15克 、粉水比例1:15 、三段式注水
用咖啡粉两倍的水将粉床湿润,形成一个鼓包闷蒸30s,然后小水流由内至外绕圈注水至125g时分段,等粉床下降至滤杯一半的位置,继续同样细水流注入第三段到225g,直到全部咖啡液过滤完取走滤杯,时间约2分钟。最后摇匀壶中咖啡液可以开始享用~
手冲的巴西皇后庄园黄波旁咖啡则表现为黑巧克力、奶油、花生、坚果的香气,入口犹如甘蔗般清甜,口感均衡,风味明亮,余韵持久在口腔中。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8-20 1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