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园:拉斯拉哈斯庄园
产区:中央谷地
品种:卡杜拉、卡杜艾
处理:特殊日晒
海拔:1300-1500米
风味:茶花、莓果、发酵酒香、奶油、坚果、焦糖
1729年,哥斯达黎加开始出现咖啡,当时是从古巴引入的。这使哥斯达黎加成为中美洲里最早种植咖啡及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的国家。其后1821年,哥斯达黎加从西班牙那里独立以后,当地政府开始以一连串政策大力支援咖啡产业。当时是咖啡传入哥斯达黎加后百余年,但咖啡树已种植了约7万株,可见其发展速度。
1825年,哥斯达黎加政府实行免税政策。1832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例:“耕种咖啡有其田”,意指咖啡农在任何空出未被占有的土地上种植咖啡的话,就能直接拥有那块土地。此政策一出,鼓励了很多人种植咖啡,促进咖啡发展,也正有了这个政策导致了现在哥斯达黎加咖啡多出自私有庄园。

哥斯达黎加咖啡产区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火山土壤十分肥沃,且排水性好,特别是中部高原 Central Plateau ,火山地形拥有的肥沃火山灰,温和适宜的气温,稳定丰沛的雨量,成为种植好咖啡必不可少的因素。
哥斯达黎加有八大咖啡产区,分别为:西部山谷Valley Central Occidental、中央谷地Valley Central、塔拉珠Tarrazu、三水河Tres Rios、欧罗西Orosi、布伦卡Brunca、杜利阿尔巴Turrialba。

中央山谷区是哥斯大黎加最早栽种咖啡的区域,然后才往别区发展该国的咖啡产业,雨量适中年雨量118英吋,年均温才19℃,加上海拔高,因此豆质硬香气足、顺口、高酸度,豆体饱满,香味浓郁,本区拥有丰富的火山土质,有时带有巧克力的香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主要品种
哥斯达黎加咖啡豆主要品种有波旁,卡杜拉、卡杜艾,薇拉萨奇、Villalobos等。今天前街介绍的这两只豆子是选用卡杜拉和卡杜艾品种。
卡杜拉是阿拉比卡品种波旁的一个自然变种,于1937年在巴西被人们发现。它的树体没有波旁高大,更加矮小。由于继承了波旁的血统,所以抗病力比较弱,但是产量却高于波旁。虽然发现于巴西,但是卡杜拉却不适合在巴西生长,所以在巴西并没有大规模栽种,而是在中南美地区广为盛行,例如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都大面积的栽种卡杜拉。
卡杜艾是新世界与卡杜拉的混血,可谓是混二代。它继承了卡杜拉树身低的优点,也弥补了卡杜拉果子弱不经风的缺陷,结果扎实,遇强风吹拂不易掉落。最大的遗憾是,它的整体风味比卡杜拉略单调。卡杜艾有红果、黄果之别,红果相比黄果而言风味更佳。

哥斯达黎加是以海拔等级划分的:
SHB:是极硬豆生长在海拔1500米
GHB:是优硬豆生长在1100-1200米
HB:是硬豆生长在1000米
优质的哥斯达黎加咖啡被称为“特硬豆”,此种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长。一般海拔越高咖啡豆越好,这不仅是因为较高海拔能增加咖啡豆的酸度从而增加风味,而且也由于较高海拔处的夜晚温度低,可使树木生长缓慢,从而使咖啡豆的风味更浓郁。

拉斯拉哈斯庄园Finca Las Lajas
拉斯哈拉斯庄园是哥斯达黎加最早开始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处理的庄园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全球咖啡买家相当喜爱的咖啡庄园,拉斯拉哈斯庄园目前由第三代庄园主法兰西斯卡(Francisca Cubillo)和其妻子奥斯卡(Oscar)共同经营。庄园位在距离首都不远的中央谷地Valley Central,距离波阿斯(Poas Volcano)火山相当近,海拔高度在1300-1500米之间,每年年产量约5万多公斤。
多年前庄园主法兰西斯卡一直希望能再提升庄园内咖啡的风味表现,在当时哥斯达黎加境内绝大多数的咖啡农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水洗处理法。庄园主便开始着手研究并改良日晒处理和蜜处理的方式,把蜜处理和日晒处理的咖啡借由风味的表现分成了多种不同品项。

特殊日晒处理
整个过程分为三段处理,红果采摘下来后,进行日晒 7-8 天,然后收集起来密封储存,进行 5-6 天的低温发酵,最后再把咖啡果放在棚架上日晒。

前街如何冲煮这支黑珍珠咖啡豆
冲煮参数
|
|
咖啡粉量
|
15克
|
比例
|
1:15
|
水温
|
90℃
|
研磨度
|
0.85mm筛网通过率80% |
滤杯
|
Hario v60 #01号滤杯
|
冲煮过程
|
|
第一段注水
|
30克水量闷蒸30秒
|
第二段注水
|
注入95克水量(电子秤显示125克),约1分注入完毕
|
第三段注水
|
注入100克水量(电子秤显示225克),约1分40秒注入完毕
|
萃取时间
|
1分54秒,移开滤杯完成冲煮
|
风味描述 | |
醇厚红酒感,莓果果汁感,坚果香气,甜感高 |

产区:中央谷地
品种:卡杜拉
处理:日晒
海拔:1700-1800米
风味:莓果、发酵酒香、坚果、蔗糖

索诺拉庄园位于Poal火山脚下的中央谷地,咖啡生长在富饶的火山土壤上,和多种多样的外来物种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可以生产高产量的小批次咖啡的生态系统。这个庄园利用天然的水流驱动佩尔顿水流机,为庄园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95%的索诺拉咖啡采用日晒处理,然后放在低热的干燥中干燥3小时,这样可以处理的很均匀。

炉温至摄氏175℃入锅,风门开设3,火力120,回温点1'36",91.6℃;炉温140℃时把风门开至4;此时豆表变为黄色,青草味完全消失,进入脱水阶段,当炉温到达166℃时,将火力调至100℃,风门不变;9'10"时,豆表出现丑陋胡皱褶和黑斑纹,烤面包味明显转为咖啡香,可以定义为一爆的前奏,这时候要听清楚一爆爆点的声音,到 10'30"开始一爆,将风门调至5(调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无爆裂声),一爆后发展1'45“ ,195℃下锅。

冲煮参数
|
|
咖啡粉量
|
15克
|
比例
|
1:15
|
水温
|
90℃
|
研磨度
|
0.85mm筛网通过率80% |
滤杯
|
Hario v60 #01号滤杯
|
冲煮过程
|
|
第一段注水
|
30克水量闷蒸30秒
|
第二段注水
|
注入95克水量(电子秤显示125克),约1分注入完毕
|
第三段注水
|
注入100克水量(电子秤显示225克),约1分40秒注入完毕
|
萃取时间
|
1分54秒,移开滤杯完成冲煮
|
风味描述 | |
整体比较均衡,入口有发酵酒香、莓果、蔗糖、坚果,余韵有回甘明显 |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07-23 1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