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咖啡种植约有百年历史。最初由法国人引进。
咖啡种植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920-1940,法国人引进咖啡,经营咖啡农场,当地农民也渐渐开始种植咖啡。
1940-1975,受战争及农业灾害等外部因素影响,农民多弃种咖啡,或改种罗布斯塔。
1975-1990,发展国有咖啡农场,追求高产量。
1990-,农场重新回归私人。
咖啡品种
1920年前后,法国定居者开始在老挝南部的布拉万高原种植咖啡,主要是阿拉比卡种的铁皮卡和波旁。
1940年至1990年期间,受战争、农业灾害(主要是霜冻和叶锈病)、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影响,咖啡品种逐渐被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的罗布斯塔种取代,亦有少量利比利卡种。
1990年以后,阿拉比卡种开始重新受到关注。
目前仍以罗布斯塔产量居多。
传统咖啡产区:Bolaven Plateau,布拉万高原
Bolaven Plateau,布拉万高原,名称来自于该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拉万族(the Laven)”,本意是“拉万人的家园”。坐落于安南山脉之间,东边为老挝与越南的国界,西边有湄公河,海拔高度介于约1,000到1,350米(3,300到4,430英尺)之间。
布拉万高原是老挝咖啡种植历史最悠久、也是咖啡种植面积最广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其中,高原涵盖的三个地区(即,占巴塞省的巴松Paksong、Saravan省的Thateng、以及Sekong省的Laongam)所产咖啡占到老挝咖啡总产量的95%。三个地区咖啡种植面积约有70000ha。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地区,布拉万高原的其他地区也有咖啡生产。
此外,北部各省也有咖啡种植,规模较小。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09-21 1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