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 家庭使用意式摩卡壶沖煮咖啡流程,摩卡壶咖啡制作注意事项!
-
虽然家中有不少煮单品的器具,不过,奶泡、冰淇淋还是要搭espresso才对味。有兴趣的家用机Rancilio Silvia或La pavoni拉霸机,搭上rocky磨豆机,动辄3~5万,不过根本没预算,只能搁在心中。后来转看摩卡壶,尤其是BIALETTI改款后有加压阀的八角壶,这个价钱就很低了,我也很想玩玩,不过Iris认为家中咖啡器具太多了,一样不通过....唉。前阵子上班时,Iris突然msn:我不小心把陶瓷的过滤器打破了....,我在办公室OS:我专程找的KONO滤器,想不到才用一年就....T^T,这时候预算比较容易通过吧,再问问Iris:那我买个摩卡壶好不好?..............................两天后摩卡壶就出现了~~~~(洒花)很喜欢这经典造型,改款的Brikka主要是盖子中间玻璃不见了,只剩一个洞,里头多了一个参考水位,扣去被咖啡粉吸收的水后,煮出来就是4杯espresso量(30ml x 4),再来是垫圈变成一个(以前好像是两个?),在很多品牌改用不锈钢做摩卡壶的现在,他们还是坚持採用铝合金材质,听说为了受热快,咖啡比较不易变味,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只怕老年痴呆症问题而已。虽是意大利品牌,产地则是罗马尼亚。新品零件跟垫圈会有油跟金属屑,经过清洗跟两次操作后,(说明书是写要经过3次咖啡沖煮,不要喝!)接下来就要开始找出最佳的煮法啦,直接移动到我的咖啡源头-「品客经典咖啡」,找大哥一同研究,不然我应该喝到吐还找不出最佳解,而且他那边才有试不完的豆子XD。增压阀的原理满简单,一定重量的不锈钢零件盖住出水孔,锁紧后仍然会有5mm左右浮动间距,压力大到能顶开增压阀后,咖啡就会从下方空隙啵啵流出啦,查网路上有人认为锁紧后要转开1.5圈,测试后其实差异不大,不知是不是加压阀也有新旧版本分别,拔掉这颗头就跟其他的摩卡壶无异。既然是煮espresso,直接就用店里配好的espresso豆来试第一壶,Brikka有个缺点是-没有减量板,所以咖啡粉是定量,想只煮两杯都不行,一次就是4杯(solo),否则就水量减半变成2杯「加浓」(ristretto),填平的粉量大约是28g。以前玩大哥的摩卡壶在填满后还会轻压粉末,这回乖乖照说明书倒入冷水->填满粉末->整理边缘->锁上壶->开始煮咖啡~等了6分钟,终于听到嘶嘶声,瞬间espresso就冲出来了,关火继续看它表演直到结束。不过,我们看到crema(上面的油脂泡泡)后的想法就是....一堆烂泥,不过还是要喝喝看,噁~又苦又酸,不舒服的味道,研判可能粉末过细,且店里调配的espresso烘培度较浅,摩卡壶利用蒸气加压而非磅浦加压,高温易过度萃取。既然是手沖壶,也许该从家庭手沖的角度去想,全自动营业机的刻度不适用。倒渣时,觉得吸水后的咖啡粉虽然不会有饼渣的程度,但也算扎实。决定第二壶改从单品「曼特宁」开始试,磨豆机也改由大飞鹰研磨,从刻度3开始调细,为节省时间,还是直接装热水了。第二壶终于流出滑顺的crema,但是更薄,因为曼特宁更浅焙,刻度加粗很多,毕竟是手沖壶,撇开crema问题,喝进嘴里才是重点,口感好很多,似乎有点萃取不足28g粉煮120ml的水,以一杯台湾杯的水量而言,克数算很高,却没有该有的丰富表现。第三壶决定调整刻度到2.5,crema随espresso一倒进杯中就消失,但味道接近了,喝完几分钟后还带回甘,与虹吸式壶不同的是酸味较明显,更浅焙的豆子也许会不适用摩卡壶,不过,浅焙单品也许就不是意大利人的菜,摩卡壶还是应该做他的本分-煮espresso。接下来继续调细刻度,注意火力及声音、泡沫,发现咖啡喷出的时间并不是很稳定,猜想是气阀的橡胶造成连续沖煮会有差异,不过也仅限于猜测。这一晚大概尝试了5壶以上,喝到胃开始不舒服,不少是喝一半就倒掉。虽然煮单品成功了,但是我买它的目的是要煮出好喝的espresso,所以还要再努力。隔天大哥来电告诉我隔天独自奋战的心得,结论是:1.可用手磨机调最细刻度,不过会磨到手软2.帮我配一个较深烘的espresso豆3.可以煮出近似不错的espresso,但要有浓浓的crema是不可能的,在家练拉花无望T^T好吧,美味最重要,视觉效果就算了.....
- 。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2-10 18: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