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誉为“咖啡届的Apple”蓝瓶咖啡开业以后,人们的毅力与踊跃让不少网友感叹一句:这杯咖啡是何德何能,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挨饿排长队,限购炒高价,轻视病毒的威力,是什么让一群平时起来上班都睁不开的眼睛的年轻人,顶着寒风也要挤在第一天开业去打卡排队?或许是希望在店内人员还没有疲惫之前品尝到一杯因为期待已久的咖啡;或许是羊群效应,大家都说好,去就对了;又或许是为了“贴标签”,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

蓝瓶咖啡一直对于很多内地的小伙伴而言,是个“传说”般的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内地的咖啡市场高速发展,该品牌却迟迟不来,加上有其他小伙伴品尝过其他地区的门店出品并赞不绝口,品牌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狠狠被美化了一番。加上品牌logo以及门店的设计,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追求简约的审美,即使logo是一条线,在滤镜以及角度的衬托下,在普通的咖啡也能拥有高级感。

羊群效应就是这样,在一样事物的信息确实状态下,人们倾向于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只要一个说好,就会有一群人说好,在很多人都说好的情况下,其他人就会感受到一种趋同的压力,他们不敢做出“离经叛道”的选择。于是纷纷跟风去做同一件事情,这样才不会显得自己格格不入。
而“贴标签”又指标签效应,指某个人被某种词汇名称所贴上标签时,他便会自动地出发自我印象管理,以求自己的行为跟所贴的标签内容能够相一致。选择打卡有着符合现在年轻人审美的事物,能在第一时间到访,不仅能表现出自己对潮流的精准掌握,还能清晰凸显出自己标签与独特,让大家记住自己。

但是,大家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时间、精力、金钱的成本。为了喝上这一杯期待已久的咖啡,花了4个小时以上,甚至用了7个小时排队,身体与心理精疲力尽的时候,还有多少心思去好好品尝这杯咖啡呢?生意火爆的时候店内人员的疲惫,咖啡的出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为此喝到的咖啡未必有预期的完美。当然也有很多人会想着中途放弃,但是一想到“来都来了,等就等吧,不差那么一点了。”但是,时间、精力呢?对于一个行为是否继续的判断依据应该是获得期望结果所可能花费的最大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付出时间、精力排队后得到的结果是否能为你带来好的回报?只是为了少数的关注,去浪费自己的时间,真的值得吗?网上也有很多排队的小伙伴在后面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自己脑子有🧊

有了这样的心理,就成全了高价代购的出现。因为总会有人不想付出这样的成本,但同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即使一杯蓝瓶咖啡的拿铁咖啡定价40多,但是依旧愿意付出120+去买一杯因为放太久而失去品质的咖啡,只为拍一张照片。为了减少炒高价的现象,蓝瓶咖啡在第二天就定下每单只能购买5杯的“限购令”,但似乎这一决定并没有减退人们的疯狂,代购的价格更是高达150+…

当然,愿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排队,完全是排队的人自愿选择。粤语有句话叫“食得咸鱼抵得渴”,他们当下觉得ok就行,即使会后悔。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不考虑成本,也要考虑一下健康……病毒无情,问题出现了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据悉该品牌会继续扩张门店,若品质如果真的稳定,也不会只有这家门店、这几天稳定。希望大家可以理性探店,理性消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2-27 17: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