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意式咖啡的玩法真的花样百出,单是浓缩与牛奶两者的配合就能创造出很多咖啡饮品。Dirty咖啡就是浓缩咖啡与牛奶碰撞出的一类非常受欢迎的意式咖啡饮品。如果稍有了解意式咖啡的相关知识,不难发现,Dirty咖啡其实就是去冰版的小杯冰拿铁咖啡。
Dirty的制作方法也是比较简单,前街的制作参数是,准备一个200ml的冷冻玻璃杯,再往杯子上倒入160~170ml的冰牛奶,如果表面有气泡,可以用勺子把表面泡泡刮掉。接着就直接把杯子放置在冲煮头之下,直接萃取出浓缩咖啡液。杯子尽量靠近萃取手柄,避免冲击力太大,而把咖啡液融入牛奶中。
国内最早出现这种“分层咖啡”是在2014年北京一家咖啡馆,借鉴于香港咖啡师的做法,当时还只是小众饮品。后来随着国内大城市的独立精品咖啡馆逐渐流行,牛奶上接浓缩的做法开始在咖啡师之间广为流传,还被冠上了“琥珀”“污”“白夜”、“脏咖啡”等中文名。
实际上,Dirty的原创者是来自日本的田中胜幸。2009年他在东京北下泽开了家咖啡馆Bear Pond Espresso,Dirty就是他开业之时就已制作的特色产品,菜单上标示为B.P Dirty。田中胜幸出品的B.P Dirty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他独特的浓缩咖啡——“Angle Stain(天使之污)”。他特意使用无底手柄萃取,用眼睛来观察和判断浓缩的萃取状况,浓缩在杯壁留下类似眼泪滴落般的痕迹。
在深烘焙、大粉量、超高浓度和低萃取率的加持下,双份的“天使之污”让B.P Dirty的咖啡液下沉缓慢,不需要提前冰杯,分层依然持久。但B.P Dirty并没有在日本广泛流行,反而被香港和泰国的一些咖啡馆学习借鉴。
为什么这么一杯小小的Dirty会如此受欢迎?前街大概罗列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Dirty的诞生本身就定位于网红类产品。最早是在2018~2019年开始流行,当时“脏”食品成为了网红食品,脏脏包更是火爆出圈。这是一种制造出“脏脏”视觉感觉的食物。早期的“脏”咖啡并未得到统一,还有利用奶泡与可可粉制作出“脏”的视觉。(网红产品的更新迭代如此之快,后来的原谅绿抹茶套餐现在也成了过气网红了)
后来,各大精品咖啡馆开始无组织地统一起来定义“脏”咖啡,就是刚萃取出的热浓缩咖啡慢慢渗透入洁白的冰牛奶中,产生的视觉中的“脏”。
第二、填补了冰咖啡视觉上的观感缺陷。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好看,热的咖啡中有拿铁等可以拉花的咖啡,而冰咖啡被装入透明的杯子后,只有金黄色向棕色过渡的渐变效果。Dirty咖啡的美是动态的,深色的咖啡液慢慢往下渗透,一点一点地使白色变脏,非常好看。也是拍摄的热门咖啡产品。
第三、层次多变的品尝体验。如果Dirty咖啡仅限于颜值,是无法做到爆红的那一步。现在咖啡店出品的冰拿铁咖啡也能做到分层的效果,但在喝的时候还是会倾向把牛奶与咖啡混合均匀。
而Dirty咖啡喝的就是它多变的层次。小杯量的Dirty能让我们3~4口就能全部喝完,当喝第一口的时候,是浓郁而温热的浓缩咖啡(加上少量的冰牛奶),让我们感受到扎实的咖啡香;
第二口喝到的是咖啡与牛奶的过渡带,这里部分咖啡与牛奶的非饱和交融,能品尝出香浓的牛奶巧克力味;第三口则是冰镇的牛奶以及淡淡的咖啡香。在没有冰块稀释的情况下,整体口感非常饱满,由苦到甜、由热到冰,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层次的体验。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9-09 1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