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冲咖啡的圈子里,经常有朋友自喻“过萃圣手”(就是掌握各种过萃咖啡的冲法的意思)。当然,如果一杯咖啡被称为“过萃”,那肯定是咖啡中出现了一些不太好喝的味道。通常一杯过度萃取的咖啡会出现焦苦或杂苦的味道,但并不是所有不舒服的苦味都归咎于过萃,比如咖啡冲得太浓也会出现不舒服的浓苦味,这种苦就不属于过萃了。
先来了解一下过萃的机制。这个说法还是来源于我们熟悉的金杯萃取准则。洛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咖啡豆中只有30%的物质可溶于水,而萃取率在18-22%之间,咖啡的味道表现是最好,而当咖啡出现不好的苦味时,萃取率都在22%以上,慢慢就就用过度萃取来表示咖啡出现了那种杂苦的味道。直至今日,咖啡品质的提高能否让萃取率超过22%依旧好喝,目前仍在研究。所以,今天如果听到有人说过萃,那么他并不是说咖啡萃取超过22%,而是他喝出了那种焦苦、杂苦的味道。而咖啡过萃主要的原因是萃取效率太高了,拆分成各项冲泡参数的表现为:水温过高、咖啡研磨过细、注水量太多、萃取时间太久、注水搅拌力度过猛。
几乎所有能提高咖啡萃取率的手段都有可能成为过度萃取的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冲煮方案不合理,或者是你的冲煮方案对于冲煮者的技术要求高,从而容错率低。比如我们在看世界级的手冲比赛时,会有一些参数选手使用一些极具个人风格的冲煮方案,有些冲煮方案是为了追求咖啡极致的风味,对于冲煮者的技术与理解能力是有要求的,容错率比较低。冲煮不当非常容易出现杂苦的味道。我们很难单独从某一项参数中来判断是否合理,比如研磨度,有的人使用粗砂糖般的粗细,有的人使用细盐般的粗细。注水手法,有的人喜欢柔和地注水,有的人喜欢快速绕圈搅拌粉层的注水。单从某一项参数来看,并不能说粗砂糖就是对,细盐就是错;柔和绕圈就是好喝,快速搅拌就是过萃。要结合所有参数才能判断是否合理。而在冲煮方案的构建中,前街会更倾向使用容错率高的方案,比如在水温的选择上,前街通常会使用91度,这个水温对于很多咖啡豆来说容错率都很高的,可以兼容其他更难调节的参数(比如研磨质量),如果细粉少的时候,用93度冲泡会得到更加饱满、丰富的风味,但如果细粉多,还是用93度冲泡就容易出现苦杂味了。而使用91度,细粉少的时候冲出来的风味可能没有93度那么丰富,但细粉多的情况,使用91度冲,就没那么容易出现过萃的味道。这就是容错率高。而绕圈注水、咖啡粉粗细、注水比例的选择也是如此,选择一个容错率高的参数,就能在最大程度避免很多不好的风味出现。
本站推荐:
咖啡豆
瑰夏咖啡
星巴克菜单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十大最好喝的咖啡豆
深烘和中烘哪个好喝
星巴克最好喝的前十名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咖啡豆种类
纯咖啡减肥吗
望京宠物咖啡
南阳哥德咖啡
站前咖啡店
咖啡小资图片
樱田通和咖啡电视剧
金湾区猫咪主题咖啡厅
咖啡多久后喝一次最好
可爱陶瓷咖啡勺
大大和胖达让白熊喝咖啡
咖啡烘焙师招聘信息
咖啡黑玫瑰
喝咖啡聊着天
纯黑咖啡心慌
谷饶 上岛咖啡
有朵云咖啡馆
美肤纤体瘦身咖啡
三合一咖啡像清水是假的吗
117黑咖啡成分评测
咖啡几分糖几分奶怎么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1-14 18: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