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意式咖啡的朋友而言,开机后调整参数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浓缩本身,而是看以它为基底调配出来的花式咖啡到底好不好喝,比如加水后的美式够不够香、会不会苦,搭配牛奶的拿铁够不够浓,是否醇厚等等,所以浓缩的兼容度必须要高。
随着尝试的次数越多,大家也逐渐摸出了些规律,大致能找到与咖啡相匹配的参数组合,但与此同时,一些追求口感的小伙伴也衍生出了许多与萃取相关的问题,其中前街被提问得最多次的莫过于这条:做美式和拿铁,到底有没有必要用不同的参数萃取?
为什么要调整浓缩咖啡的萃取参数?
就跟前街经常讲的手冲同理,在意式咖啡机的萃取模式下,可溶解风味物质的释出也是讲究一定先后次序的。
咖啡粉饼被热水完全浸湿后,会立马进入一个正式萃取阶段,咖啡中的咖啡因、有机酸、脂类、类黑素、碳水化合物都会在此刻随热水释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口感特征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香气、酸质、甜味、苦味(涩味)。
当意式浓缩从手柄中落下,你会发现咖啡液在不断变化,越往前颜色越深,说明液体中所蕴含的物质越多,口感不仅浓烈还刺激,而往后颜色就越浅,风味物质会随之减少,当浓缩开始泛白,意味着好的物质即将释出完毕,这也提醒着我们需要结束萃取了。
因此,要想让最终的咖啡拥有正面的口感表现,我们既要通过肉眼判断萃取进程,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把握相应的参数。
如何确定浓缩的萃取参数?
虽说影响一杯浓缩萃取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调整的其实也就只有水温、压力、研磨度、粉量、出液量,而前两者一般固定后很少会更改的,所以萃取重心通常会放在研磨度、粉量、出液量这三个参数上,粉量和出液量的组合就是咖啡师口中的粉液比了。
无论对于刚入门的新人选手而言,还是偶尔做一杯的家庭爱好者来说也好,比起花费大把大把的咖啡豆和时间去一一尝试,直接套用一个保守的萃取公式无疑是最优解。已知精品咖啡协会SCA推荐的意式浓缩粉液萃取比例落在了1:1.5~1:2.5之间,但由于数值相差较大,也为了更好地理解,包括前街在内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建议先套用「粉液比1:2,时间25-30秒」的萃取公式,然后才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
拿门店出品标配的前街暖阳意式咖啡举例,萃取第一把浓缩时,我们会使用20g咖啡粉萃取40g咖啡液,观察时间是否落在25~30秒。
如果时间不在建议的范围内,且萃取状态明显不对,比如完全没有油脂、颜色偏白、味道酸涩、咖啡液迟迟无法流出、喷溅严重等情况,在排除咖啡豆自身原因后,问题大概率是源自研磨度没找对,需要先行调整,具体改进方向可以参考此前分享的科普文章。
若浓缩的实际萃取用时落在了25~30秒内,或仅与之相差1~3秒,咖啡上带有适中的油脂层,我们可以直接品尝判断其萃取状态,当浓缩喝起来有香草、奶油、莓果的香气且不带任何苦涩感,代表咖啡得到了合理的萃取,即说明研磨度没有大问题,也意味着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即花式咖啡的测试。
接着,我们用“万能公式”测试后的浓缩制作成美式或拿铁,如果口感上没有太大的风味缺陷,且均表现出不错的浓度,那么其实就能顺理统一成当天浓缩的萃取参数,无需再进行调整了。
什么情况下,美式和拿铁要用不同参数萃取?
正如前街开篇所说,由于美式和拿铁的区别在于一个加水一个加奶,所以两者所追求的口感其实并不相同,那么想突出各自的精华所在,就要找到更“贴合”的萃取方案。
作为一杯萃取完再兑水稀释的咖啡,无论是热美式还是冰美式,其风味核心还是在那几十毫升浓缩液里。而所谓一杯好的美式,前街认为它首先应该是带着饱满的咖啡香气、顺滑且平衡的口感,喝完后不仅有余韵,还不会感泛苦、尖酸、发涩等缺陷。换言之,只要确保咖啡不过萃,浓缩蕴含的风味物质越多,制作的美式就会拥有更丰富的口感。
以主打丰富油脂的前街经典意式拼配咖啡豆为例,当套用1:2粉液比公式制作的浓缩展现出了黑巧克力、奶油、炒榛果的基础风味,可在加入5倍热水后却略显寡淡,尤其缺乏余韵。
为了让它获得更好的口感,前街会通过将粉液比调至1:2.2来提高浓缩的萃取率,即20g咖啡粉萃取44g液体(时间延长了1~2秒),这样制作的浓缩在稀释成美式后既保留了原有的适口调性,也不失平衡与醇厚口感,以及干净、回甘等好滋味。
说完美式,我们继续来看奶咖。相信在很多人眼中,一杯好喝的拿铁应该是体现在饱满的咖啡口感、突出乳糖甜感,以及没有苦味负担这几个方面上,更多制作上的细节可以参考文章。
因为兑入了大量牛奶,所以作为基底,这里的浓缩除了要提供好风味之外,也要能成功将乳糖转化为甜感,进而提升整杯咖啡的丰富度。由于牛奶本身是有浓度的(9-10%),如果你采用了中度烘焙的豆子,则还要确保咖啡结合牛奶后,味道不被掩盖。
以前街草莓糖espresso意式拼配为例,由于要强调花果香,采用了中等烘焙程度,如果直接套用“万能公式”萃取浓缩然后充当拿铁的基底,那么在兑入鲜奶后,原先浓缩里表现的正面风味物质大概率会被遮盖,喝起来就像是一杯寡淡无比的“咖啡味牛奶”。
为了保留拿铁“大杯量”这一特征,同时让咖啡获得更多轻盈香气,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只减少萃取量来提升整体浓度,从而凸显咖啡风味以及牛奶甜感,将粉液比调至1:1.5进行萃取,即20g咖啡粉获得30g咖啡液(时间约落在25~28秒),这样做出来草莓糖拿铁入口便能感受到莓果、蜜饯和坚果类香气,在油脂的加持下,还有一丝焦糖饼干的韵味,口感十分饱满。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7-18 1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