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地马拉一整个国家都处于热带地区,它的北部及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雨量为2000~3000毫米;南部山地属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1000毫米。一年分为干湿两季,5月到10月为湿季,11月到次年的4月为干季。值得一提的便是危地马拉境内拥有多座火山,也就是说,拥有很多适合咖啡种植的火山土壤!所以,咖啡才能够成为支撑该国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之一。

危地马拉整个国家的咖啡都由「危地马拉咖啡协会」(Asociación Nacional del Café,简称Anacafé)掌管。该协会成立于1960年,他们按照咖啡的风味、种植条件将危地马拉的咖啡领域分为八个产区:安堤瓜产区(Antigua Classic)、薇薇特南果产区(Huehuetenango)、柯班雨林产区(Rainforest Coban)、阿堤特兰产区(Traditional Atitlan)、法拉罕尼斯平原产区(Fraijanes Plateau)、圣马可火山产区(Volcanic San Marcos)、阿卡提南果产区(Acatenango)、新东方产区(New Oriente)。我们这次要提到的,便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新东方产区」。

新东方是危地马拉最年轻的一个咖啡产区,常年雨水充沛。而且由于海拔较高,导致这个地区总是缭绕着由浓密云层降落形成的濛濛细雾,所以日照时间相对较短!远古时期的新东方是个火山区,因此,这里的土壤都是由变质岩所构成,拥有极其丰富的矿物质,可以说,这个地方拥有着非常优越的咖啡种植条件。所以,产自这个地区的瑰夏,不仅自身有着出色的基因,还拥有着产区自带的多层buff加持,风味自然不可小觑!1931年,人们于埃塞俄比亚的卡法森林里发现了瑰夏,但由于当时的咖啡还处于重「量」不重「质」的时代,所以产量较少的瑰夏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并没有挖掘的价值,更别说得到重视了!于是,本该像金子一样被人们追捧的瑰夏,就这样漂泊了70余年。

1936年,瑰夏从埃塞引进到乌干达、坦桑尼亚;1953年,瑰夏从非洲横跨到位于大洋彼岸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1970年,哥斯达黎加的瑰夏被带到了邻国的巴拿马。然后,精品咖啡的浪潮崛起让人们逐渐注重起咖啡本身所散发的风味,人们纷纷从注重产量,转到了注重质量,瑰夏这才开始有了拨云见日的机会。1990年,翡翠庄园主Peterson家族在检阅叶锈病带来的损失时,发现呆在角落的瑰夏植株并没有受到叶锈病太多的侵害。于是,他们立刻把瑰夏和还未受损的其他品种移植到海拔更高的地方,混合种植。直到2003年,他们通过杯测品尝到一杯花香爆棚的咖啡,除此之外,它还拥有明亮、丰富的层次,整体表现十分干净!于是,他们立刻着手对该批次的咖啡豆进行了排查,逐一检视后,发觉这惊人的风味来源于不起眼的低产咖啡植株!被惊艳的翡翠众人立刻给它设立了“独栋别墅”(瑰夏地块),并将其命名为「Geisha」(原来的瑰夏名为T2722品种),然后便给它报上了BOP大赛。

2004年,翡翠庄园敲碎了人们对于瑰夏的错误认知。其原因便是瑰夏在大赛上以碾压的形式直夺冠军,可以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瑰夏那馥郁的白色花香给震撼!如果你在当时的现场,就能够看到一众评委紧皱眉头,对着一支咖啡反复品尝。因为他们实在不相信,巴拿马会有这样一支豆子既具备了柑橘蜜韵,还拥有如此浓郁的花香,关键是十分干净!要知道,当时中南美洲的咖啡豆都是以坚果可可为主,所以,他们甚至都以为是拿着耶加雪啡的豆子过来顶替参赛。

此举吸引了无数个国家将其引至本土种植,而危地马拉便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前街今日带来的就是来自危地马拉新东方产区的瑰夏!我们对它采用了中浅度的一个烘焙,让这支豆子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产区及瑰夏的特色风味。

将滤纸折叠后与滤杯重合贴好,用少量水打湿滤纸同时让它们更贴合,倒出下壶的水。接着倒入咖啡粉,轻拍让粉层均匀分布。第一段柔和注入30克水进行闷蒸,闷蒸时间为30秒,第二段注入到135克左右的水量,均匀平稳向外绕圈。然后等待咖啡液下降,降至一半的时候注入最后一段水到225克,等待咖啡全部滴滤滴落后,一般总萃取时间为2分钟左右。

冲煮表现:入口啜吸表现出来的便是危地马拉产区的传统味道「甜橙」,带有太妃糖的甜感以及淡雅的白色花香。中低温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蜂蜜触感,甜橙也转变成了佛手柑,带有些许的酸味,让整杯咖啡拥有更加丰富的层次变化!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11-24 17: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