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产区的咖啡都会带有每个产区的风味特色,但很多时候,这些特色都会有着类似的感受。说到柑橘、白色花香,大伙一时间想到的咖啡不一定就是巴拿马产出的,还有可能是埃塞俄比亚;说到甜橙风味,人们会同时联想到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这两个产区;说到坚果、巧克力,就有着巴西、印度尼西亚可供选择。唯独,说到乌梅、小番茄,大家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就联想到肯尼亚!
可以说,肯尼亚的特色风味完全是独树一帜:出了名的酸!虽然酸,但没有人不喜欢(三押!)。因为,它的酸味虽然强劲,但柔和,且不单单只有酸,香气也是十分浓郁。人们对于肯尼亚的咖啡表现都有着统一的认知:浓郁的乌梅香气,小番茄的酸甜感受,以及,甘蔗的清甜!

如果说,一杯咖啡要以酸质来作为好坏的评判标准,那么,肯尼亚咖啡绝对是能够作为优等生的存在!而这独特的风味背后,与肯尼亚的海拔、地质、纬度、处理方式与品种息息相关,离开了其中一个,肯尼亚咖啡也就难以达到今天人们所描述的高度!肯尼亚刚好就位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的区域里,属于热带产区。而肯尼亚的咖啡豆主要栽种于首都奈若比至肯尼亚山区周边海拔1600~2100公尺的火山地域里!

它的火山土壤里有着极为丰富的磷酸,它们能够在辅助咖啡更好生长的同时,赋予咖啡更为明亮、上扬的活泼酸质!可以说,肯尼亚咖啡的酸质有一部分就归功于这磷酸丰富的火山土壤!其次便是品种!光有土壤没用,肯尼亚先后引进了波旁岛的波旁和蓝山的铁皮卡,听起来很厉害,但可惜的是,它们并不是上述知名风味的“缔造者”。真正创造肯尼亚传奇的,是来自斯科特实验室的SL28,与SL34这两个品种。

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咖啡品种,斯科特实验室寻觅了四十二个不同品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豆种培育。然后,在这四十二个品种里,SL28、34脱颖而出,成为日后扛起肯尼亚咖啡大旗的得力选手。SL是来自斯科特实验室「Scott Laborotary」的缩写,而28、34则是实验批次里豆种的编号。从外观上我们能够很轻易的将它们分辨出来,SL28豆身偏圆,而SL34豆身偏长,椭圆形状。经过专家的拆解研究,发现一个是波旁的变种,另一个是铁皮卡的变种。经过水洗处理的豆子通常会拥有较为明亮的酸质,其原因便是处理中的湿发酵属于半有氧发酵,而半有氧发酵会使咖啡豆中的糖分分解,产生更多的有机酸,所以水洗处理的豆子喝起来的酸度会比较高!一般来说,发酵的时间不会超过36小时!但,肯尼亚就跟周边的国家不同,他的咖啡水洗处理发酵时间足足有72个小时!

但这并不是一口气完成的浸泡发酵,而是分为三轮,每轮24小时,每轮发酵后会置换新的清水重新进行浸泡,直至发酵满72小时再将咖啡豆送入下一个步骤!所以,这个独特的水洗处理被称为肯尼亚式72小时发酵水洗,简称为K72。正因为比别人多出了一倍或以上的发酵时间,所以肯尼亚的豆子会有着更加富足的酸度!值得一提的是,处理中的晾晒过程也十分讲究!肯尼亚的咖农们并不会随意将咖啡豆平铺在任意平地进行晾晒,因为这样很容易就滋生出“野性”风味。

他们是将豆子放在特制的钢板上进行晾晒,钢板是处于滞空的状态,远离地面,使得咖啡豆不会轻易吸附到地面上的尘土飞灰。而钢板有着间距、大小相同的孔洞,这些孔洞能够让豆子在晾晒过程中更好的均匀干燥,且通风。少了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肯尼亚的咖啡才有了更加干净的体验感,而这特殊设计的钢板也被人们称为「肯尼亚钢床」。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肯尼亚咖啡的优质酸味离不开每一个细节。而正因为其浓郁、柔和的果味酸质,肯尼亚产区的豆子在浅焙豆里受欢迎的程度曾一度超过瑰夏。很好,写着写着口水就留了下来,前街这就去打开豆罐,冲一壶喝喝~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12-17 18: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