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耳咖啡的普及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由于其便捷性,它可以被人们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制出咖啡享用!但是呢,普及的仅仅只是挂耳,有部分的人们对于它的使用方式还是存在着些许偏差。
并不是说挂耳咖啡只能够使用传统的冲泡方式来制作,而是有些冲泡方式会影响我们的饮用体验!因此,今天就让我们先来重新了解一下,什么是挂耳咖啡!挂耳咖啡是用日本人发明的一种便捷式咖啡包冲煮出来的咖啡,由于该咖啡包左右两侧有着类似小耳朵的纸片挂在杯子上,于是便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挂耳咖啡包,而用它冲出来的咖啡就是『挂耳咖啡』啦!

挂耳咖啡包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挂绳茶包(就是带有吊绳的茶包),但是呢,如果直接按照茶包一样去设计这个咖啡,那它的可玩性除了浸泡以外就没有其他用途了(且咖啡的味道将会平平无奇)!

于是发明者开始冥思苦想,试图模拟出手冲时使用的滤杯,最终如愿以偿,他做出来了!使用无纺布作为咖啡包的材质能够很好的隔离咖啡粉,无纺布的一个侧边会有可以钩挂在杯子上的纸耳,没错,最初的挂耳是单边“耳朵”的,这样就能够吊挂在杯子上进行滴滤式的冲煮了!但由于在冲泡的过程中,“单耳”的咖啡包无法经起源源不断注入的热水重量,于是几经优化,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双耳”挂耳咖啡包就诞生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制作方式会影响挂耳咖啡的饮用体验吧!很多朋友会将挂耳咖啡包错当成茶包,不开封,直接进行浸泡!这样会出现一个什么后果呢?

没错,就是最终呈现的咖啡味道寡淡,且带有些许木质、纸的味道!究其原因,首先便是挂耳包的材质虽然跟茶包相同,但它的薄厚度不一样,不开封的时候我们只能够从挂耳包的周边进行注水,这样就导致热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浸润到位于中间的咖啡粉!如果提早结束浸泡,那么将很容易获取一杯索然无味的咖啡(咖啡味的水会更恰当)!但即便拉长时间进行浸泡,逐渐失温的热水也很难在没有搅拌运动的情况下,让位于中心的咖啡粉得到足够的萃取;

(浸泡时间在6分钟的时候,中心的咖啡粉依旧有着没被湿润的部分)或者是,在中心的咖啡粉完整萃取前,位于外侧的咖啡粉以及挂耳包的材质味道会提前完整释出,我们都知道咖啡部分的可溶性物质是最好不要萃取到的,因为它可能会带有苦味、杂味等负面味道,再加上挂耳的纸味,虽然不难喝,但也很难会好喝。
很多朋友常常会将挂耳当成是速溶进行冲泡,但其实,挂耳咖啡跟速溶咖啡是完全不一样的!速溶咖啡是通过干燥技术将萃取好的咖啡液制成粉末,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加入热水之后将其颗粒融化,其实也就是将它恢复成咖啡液。

但挂耳不一样,挂耳的咖啡颗粒是由咖啡豆直接研磨出来的,它拥有70%的不可溶物质,也就是木质纤维。我们将它当做速溶进行冲泡的时候,暂且不谈味道上的感受,光是一口咖啡一嘴渣,就很难拥有良好的饮用体验了。

大部分朋友在冲泡挂耳咖啡的时候使用的是家用的烧水壶,一个不注意很容易就将注入过多的水量,导致咖啡粉溢出,结局就像上面一样,很容易就拥有一口咖啡一嘴渣的不良体验。

前街之前写过蛮多篇关于挂耳用杯的文章,当冲泡挂耳的时候使用的是较矮的杯子时,咖啡就会在冲煮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浸泡,这样很容易就萃取出过萃的苦涩味道。

最简单最常规的挂耳冲泡方式可以移步至「挂耳咖啡是如何简单冲泡的?」这篇文章进行详细了解,前街在这里浅浅分享一下:大致就是选择高一些的容器减少浸泡萃取的过程;少量多次的注入热水,防止热水带着咖啡渣溢出;选择合适的冲泡水温和比例就可以啦~

但其实无论是滴滤式的冲泡也好,浸泡式的萃取也罢,挂耳咖啡的制作绝对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种萃取方式!只不过在我们制作的同时,最好避开能够产生负面体验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我们在摄入咖啡时的不良感受!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1-27 18: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