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杯测品鉴体系当中,如果觉得一支咖啡所表现的酸质、甜感、风味、干净度、口感、余韵都令人觉得十分和谐,那么它的平衡感一定不会低,同时也说明这款豆子的品质非常不错,最终更会被打下不俗的分数。
到了冲煮环节,却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比方说研磨、比例、水温等,一个不留神就打破了这一“平衡”,咖啡不是酸过头,就是苦到家。虽然不知道是哪个环节的锅,但可以确定的是,萃取出问题了。本文前街就跟大家探讨下,当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快速调整。
其实我们喝到的咖啡味道,主要是由酸、甜、苦等滋味的占比高低来决定,即带有风味的可溶解物质比例所造成的味道差别。比如,当你喝到一杯非常酸的咖啡,并不能说明它一定含有太高的酸味物质,也有可能是甜类和苦类的可溶解成分太少,无法起到原因所在。
大部分新手遇到咖啡冲太苦的例子,往往都与研磨度不对有关。毕竟研磨后的咖啡粉已经到了毫米级的微观世界,它不像其他参数,很难用直观的数值来表达,也不能通过勤奋练习去弥补。因此,对于冲煮经验较少的新手而言,想抓准研磨就更难了。
当研磨度太细时,一来水受到的阻力会越大,导致难以往下流,从而拉长了浸泡时间释出大量苦味。其次,颗粒越小,溶解效率更高,咖啡就越容易出现太苦的味道。举个例子:当前半段的流速均匀,后半段下水变得越来越缓慢,越往后滤杯中的水越满,就说明孔被细粉堵住了。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研磨度适当调粗,以萃取时间作为参考。
在理想的情况下,咖啡液的下水速度应该是匀速的,萃取时间在2分钟左右(15克粉)。当然,有些滤杯本身设计的流速就比较缓慢,萃取时会导致咖啡浸泡的时间比较长,从而表现出苦味居多。大家也可以更换一个下水速度快的滤杯,比如V60。
与咖啡尖酸不同,咖啡发苦除了冲煮的原因,往往还受到烘焙度影响。每个人对于苦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人觉得曼特宁压根不苦,有些人觉得它就是一杯“中药”。所以天生对苦味比较敏感的小伙伴,最好避开那些标签上写着如焦糖、黑巧克力、榛果、可可、奶油等描述的深焙咖啡,优先选择主打表现花果风味(带酸)的中浅烘豆子。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2-05 18: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