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在和你朋友共同品尝一壶咖啡的时候,你的朋友总能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的道出关于这杯咖啡的描述,而你...

但这并不是你的表达能力不行,只是因为你没有抓到咖啡描述的精髓,所以才不知道如何将其口述出来!而这一点其实和咖啡的品鉴息息相关,只要你学会了如何品鉴咖啡,就能够知道这杯咖啡是如何描述的~因此,前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有着“大文豪”之称的咖啡师们,他们是如何通过品鉴来描述咖啡的吧~很简单!就是将你品到的这杯咖啡的感受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拆分,然后做出各自对应的描述,最后再连成一句话就可以啦~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五个方面进行咖啡的品鉴,分别是:“香气、味道、风味、醇厚度、余韵。”从这五个点出发去感受咖啡,不仅能够更好对咖啡进行描述,还能够真正体会到咖啡的品鉴乐趣。自打将咖啡豆研磨成粉的那一刻起,品鉴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它的香气,也就是研磨后咖啡粉的干香和咖啡粉受水湿润后散发出的湿香。

一般来说,中浅烘焙的咖啡豆更多会散发出花香,以及各种水果的香气;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在研磨后则更多会出现巧克力、焦糖、香料等比较厚实沉重的香气。香气过后就来到了饮用环节,我们需要通过口腔里的味蕾来感受咖啡的芳香物质,这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酸、甜、苦这三个构成风味的味道!而这些味道会带给你怎样的一个感受,便是我们要描述出来的内容!

拿酸来举例,如果这杯咖啡的酸很强劲、很刺激,让你感到难以接受,那么它的描述就可以是「尖锐的、刺激的、尖涩的」;如果这杯咖啡的酸让你感到很舒服、很愉悦,那么它的描述就可以根据这个酸的强弱分为「明亮的、上扬的、活泼的、柔和的」。直接将它的感受像这样描述出来就可以啦~
将味道具象化,便成了我们所说的咖啡风味!这也是我们品鉴咖啡的一大乐趣。但对于新入门的朋友来说,风味的联想会比较困难,大多数朋友在喝完咖啡之后常常只能够根据该味道联想到某一种大类!比方说,喝到了一个酸甜的水果味,但具体是什么水果就想不出来,很模糊!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风味轮,来找到最接近的具象风味!

我们先回味一下这个水果味是属于哪种类型,如果它的酸度较高,且带有一丝酸香的清新味道,那么,它很有可能是柑橘类的水果;如果它的酸度比较柔和,甜度较高,那么它很有可能是来自其他水果类的水果。然后我们再从这些大类里找出味道最接近的水果,它,就是你没想出来的那个具象风味~醇厚度指的是咖啡液在口腔里的分量感受!当咖啡的浓度越高,含有的物质越多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分量就会越重。浓度越低,含有的物质越少时,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分量就越轻薄。

就好像牛奶和水一样,水进入到我们口腔里的感受是比较轻盈的,因为它的物质含量较少。反观牛奶,牛奶里含有非常丰富的各种物质,因此它喝起来会比水更加厚实。这就是醇厚感,也就是我们咖啡界里常说的Body。最后就是余韵啦,当我们在吞咽咖啡后,还留存在口腔里持续作用的味道便被我们称之为余韵。这个也是有好坏之分!坏的余韵在你吞咽咖啡后会让口腔里出现涩、苦等负面感受;好的余韵则是在吞咽咖啡后,出现了大量如:花香、蜜韵、茶韵、高甜果汁等令人愉悦的味道。

以上便是在咖啡的品鉴中,我们主要感受的五个特点。当我们学会了如何从这五个点切入,并一一品出它们所带来的感受后,便可以说是踏入了品鉴的大门,咖啡描述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比方说:这杯咖啡闻起来有着馥郁的茉莉花香,活泼上扬的莓果酸质,在风味上有着草莓、柑橘的酸甜味道,余韵是玫瑰花茶,且十分悠长~而当你贯通品鉴,成为咖啡老手后,你大概率就会这样去描述一杯咖啡: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2-10 2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