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小心冲得太浓,喝起来味道又集中又刺激,是很多初学冲煮的新人都曾面临过的一个常见问题。出于不想浪费的心态,我们一般会想到往里兑水,就跟其它料理的烹饪思路一样,希望可以通过稀释浓度来挽救这壶咖啡。
其实,这种方法在咖啡行业里还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By pass」,翻译成中文有“旁路”的意思。当将它套用在手冲的萃取框架上,冲刷咖啡粉得到的咖啡液就是“正路”,而By pass则是热水绕过了咖啡粉,直接来到杯子里,因此这部分没有参与萃取的热水也被称为“旁路水”。(使用V60滤杯萃取时,沿侧壁螺旋纹流到下壶的热水由于没有经过咖啡粉,所以也属于“旁路水”。)
再比方说,我们平常做冰手冲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By pass思路,只不过这里原先要兑入的热水会被替换成冰块。比如前街出品热手冲的用粉量为15克,粉水比例是1:15,冰手冲会采用1:10冲煮,即空出来的75克热水置换成75克冰块提前“预留”在下壶,再按计划中的比例注水,冷却咖啡液的同时也稀释了原本的高浓度,从而获得一杯浓度刚好的冰咖啡。
比如前街曾以15克咖啡粉,按1:15的粉水比例冲泡一壶巴拿马90+庄园的朱丽叶瑰夏,可不小心将研磨度调细了半格(EK43s刻度9),冲出来的咖啡虽然也有明显的发酵酒香与可可韵味,但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明亮的果酸,整体口感低沉且厚重,缺乏层次感。于是,前街往咖啡液加入了约10克80℃的温热水,摇晃均匀后再次品尝,葡萄果汁般的酸质变得清晰,伴随着果脯清甜,口感也轻盈了许多。

前街曾有文章提及过,冲浅烘焙咖啡时,细研磨与高硬度的颗粒容易在搅拌后期造成堵塞积水,延长咖啡粉的浸泡时长,相应地,也就加大了过萃的概率。因此当萃取时间超过2分10秒,咖啡液还没有滴完,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并考虑先撤去滤杯舍弃尾段,然后品尝味道会不会过浓,再分次微量兑入壶里的热水(5~10克),直到符合自己的口味为止。
需注意的是,由于旁路水不在萃取计划中,若盲目直接兑入不仅冲淡原先获得的正面风味,还可能让咖啡变得寡淡如水,所以前街建议每次加完旁路水后先摇匀品尝,再判断要不要继续加,以免稀释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此外,如果我们按照正常参数冲煮一杯咖啡,发现它的浓度没问题,但香气表现一般,同时伴有泛苦、发涩或卡喉等负面口感,那么这壶咖啡很大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过萃,影响的因素通常是咖啡粉粗细不均、磨豆机性能太低导致极细粉过多、水流把控不稳……。此时,旁路水的加入也就无济于事了,甚至会让它更像带有咖啡味儿的水。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到这一“补水”手法在操作上是没有参考标准的,更多是照着某位大神的冲煮思路依葫芦画瓢,在实战中一点一点地加水,直到感官体验满意为止,存在一定的“冒险”成分。所以对于初学者,前街不建议盲目采用By pass干预萃取,如果咖啡冲完味道确实不对,我们更应该细心复盘问题到底出自哪里,而不是每每都依赖“补水”来拯救它。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3-31 17: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