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夏天的咖啡馆里有哪些头牌冰饮,除了冰美式、冷萃、冰滴等常年位居榜首的“明星选手”,冰手冲无疑就是最受欢迎的一员。它不仅清爽宜人,酸味柔和,甘甜清澈,在冰块的作用下更是提神解渴,绝对称得上是夏日消暑佳品。

主流的冰手冲方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像前街门店出品时一样,先把冰块放到下壶,再按计算好的比例注水萃取,最后摇匀即可倒出品尝;另一种则是先冲出一壶浓度较高的热咖啡,然后通过在冰块之间来回冲刷,进而降温得到一壶冰凉的黑咖啡,这种方法一般会称为「过冰」。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常规的方案,日常生活中懂得随机应变的小伙伴也自创出了不少独家版本的冰手冲,比如前街一位朋友工作日时会先把冰块放入保温壶里,待出门前再冲一壶浓度较高的咖啡倒进去,等到了公司,冰块便正好将热咖啡冷却和稀释,而保温壶也起到了一个摇晃的作用,让冰和咖啡获得更充分的融合。

而前不久,前街冲浪时还刷到了一个很有创意的隔冰降温玩法,就是在不调整研磨度、粉水比等参数下,通过“冰浴”的方式来获得外部降温,从而取代咖啡液直接接触冰块,目的是减少冰融化成水后带来的寡淡口感。听起来就十分有趣,前街也忍不住想操作一番,赶紧抄出店里常备的水果盘,马上开冲~
考虑到这种“冰浴”冲法并非直接加冰,所以不受冰块稀释的影响,流入下壶的咖啡液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前街这里以热手冲的参数框架进行萃取:

前街先准备了一碗冰水混合物放在电子称上,然后把用于装咖啡液的玻璃杯(提前放冰箱冷藏)平稳地置于其中,并对准滤杯的下水孔,接着将底部的电子称重量归零,便可以开始正式注水萃取。
由于咖啡液全程依靠外部的冰水物理降温,因此降温速度非常缓慢。借助温度计测量,落入冰杯中的咖啡液约为45~50°C,降温过程中,前街还会通过摇晃杯子的形式让内部咖啡液快速晃动散热,最后待温度降至10°C足足耗费了近10分钟的时间。

为了做出对比,前街这里也同步采用常规冰冲(先加冰)和过冰两种方式进行萃取同一款咖啡豆。
注水手法:三段式

先加冰组:由于咖啡液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剩余冰块融解会比较慢,这时咖啡入口是白色花香、柑橘、蓝莓的清新气息,伴随着车厘子般的酸甜,浓度适中,整体口感十分轻盈。可随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碎冰粒,所有风味也慢慢趋于淡化,咖啡喝起来伴有一点点水感。
过冰组:前街冲刷冰块的结束点以咖啡液温度降至10°C为准,但此时还有部分冰块没能融化,因此浓度会比上一组要更高。咖啡喝起来有铁观音绿茶、柠檬、奶糖的风味,香气比较集中,口感更为圆润。

冰浴组:前街品尝后发现,采用冰浴降温法做出来的冰咖啡风味是三组当中表现最佳的,有茉莉花、蜜瓜、红茶、奶油的香气,带着些许甜橙般的果汁感,甜感十分清晰,让人觉得就像在喝一杯冰镇的现榨甘蔗汁。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制作冰手冲,优点与缺点都显而易见。如果是先加冰的冲煮方案,操作步骤无疑是最省事的,但由于冰块会稀释,且少了后段物质,咖啡的风味表现将会比热冲稍弱一层,尤其在余韵等尾段香气上打折扣。同样地,使用过冰形式也是“舍弃”了尾段,且需要更多冰块来支撑整个降温过程。

而像前街今天尝试的隔冰降温法,好处就是好的风味可以被保留得更多,让最后的冰咖啡层次感更强,同时不受冰块的影响。至于缺点嘛,就是你即要耗费一大盘冰块,又要耐心地等上一个漫长的降温过程。

不说了,前街现在要去冻冰块了!!!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5-08 1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