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咖啡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打个比方,当两杯热拿铁的拉花精致度截然不同时,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好看的那杯咖啡会更好喝,虽然拉花并不会影响咖啡的味道,但因为它先从视觉上给到了我们良好的体验,所以我们自然就先入为主的代入了好喝的想象!
因此,一份精美的拉花对于拿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好看的拉花图案往往少不了一份细腻丝滑的奶泡,想必大家对于奶泡打发的操作已经鲜有了解(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跳转→《奶泡如何打发?》),所以前街在此不过多赘述。但是呢,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在奶泡的制作过程中,一些细节能够左右最终拉花的奶泡质量。所以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下,打发奶泡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在昨天的文章里前街提及到,之所以将打发的奶泡温度控制在60~70°C区间,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激活乳糖的甜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范围区间的奶泡能够维持较长时间,不易消散。

当你打发的奶温超过了这个温度范围以后,奶泡的脂肪就会因为承受不住高温,在形成奶泡后快速消散。然后咖啡就会在短时间里出现大量的坑坑洼洼。而当达到一定的高温时,奶泡会大幅增长,不仅会破坏原有的牛奶营养和口感,还会因为大量的奶泡存在导致咖啡和牛奶的比例失调。所以,在打发奶泡的时候,温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使用的是巴氏消菌的鲜牛奶,还是UHT的常温奶,它们在使用前最好都放入冰箱,进行一段时间的冷藏降温。

因为我们在打发奶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起泡,还要融合和打绵。正如上一条细节所说,打发奶泡的温度是有限制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打发奶泡的时间有限。所以适当的冷藏可以延长我们的打发时间,让最终的奶泡更加绵密。但如果采用的是常温奶,那么打发的时间将会大大缩减,这会让奶泡缺失大量的打绵过程,这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说,打发难度相当于得到了提升。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牛奶冷藏会更好。蒸汽棒在使用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次空喷,大约2~3秒即可。目的是为了清空蒸汽棒里的积水!

因为蒸汽棒是由一条管道形成,在我们没有使用的时候,上一次打发没有及时排出的蒸汽就会残留在管道里,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凝结回一滩水。如果我们没有进行空喷将其排除,那么这些水分就会直接将入到牛奶里面,这不仅会稀释牛奶的浓度,还会对口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使用前,我们务必先进行一次空喷,减少负面影响。大部分的教程都会提示说,蒸汽棒在牛奶液面的哪个位置才最容易形成漩涡,打发出绵密的奶泡。但是呢,我们需要知道,蒸汽棒和液面的角度问题也很重要!

如果蒸汽棒与液面过于垂直,那么蒸汽棒的蒸汽就只会朝下喷出,即便你处于标准的3/9点钟方向,也很难令其形成漩涡。没有漩涡就无法对打发出来的大泡泡进行切割,打绵,最终的奶泡也就没有那么绵密,所以角度也很重要!以前街的经验来说,打发的角度最好在30°~45°之间,这样最容易形成一个完美的漩涡!(PS:打发完毕以后,一定一定要记得摇晃,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牛奶和奶泡的融合度,还能让奶泡更具流动性,使其更加丝滑!)可能很多朋友会跟前街一样,虽然都是“秋名山老司机”,但偶尔都会出现一些翻车的状况。例如在奶泡即将打发结束的时候不小心抬高了蒸汽棒,导致液面出现了较多的泡泡。那么像这种时候因为温度已经封顶无法继续打发,我们就会通过震缸的方式来将这些大型气泡震碎。

但是呢,如果震缸的次数过多,就会导致其他稳固的小气泡也会因为震击而接连开始瓦解崩溃,换言之就是加快了整体奶泡的消散速度。所以我们最好减少敲击的次数,控制在2~3下就足够了。如在震缸后奶泡表面依旧存有震不掉的气泡,那么最好是通过其他方式将其移除,以保证奶泡的稳定性。如果像前面所说,打发翻车了!大型奶泡数量过多,或是整体奶泡过厚,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倒缸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牛奶从A缸倒到B缸,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粗糙奶泡的数量!不仅如此,在倒置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加奶泡和牛奶的融合程度,最终B缸里的奶泡会比原来更加细腻,流动性更高!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5-20 18: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