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去咖啡馆喝咖啡时,常常会抱着顺便学习的心态,一边细心地观察咖啡师的动作与流程,一边悄声询问各种参数,希望回家也能复刻出一模一样的味道来。
像最近,前街站在吧台里冲泡冰咖啡,前来围观的小伙伴不仅牢牢盯着注水壶和粉层,还总好奇地发问:你们这里用了多少粉啊?加多少冰多少水呢?先放冰还是后放冰好喝?水温多少?注水的时候要不要讲究什么手法?
当我们拥有同款咖啡豆,其实也不必把所有参数通通都“搬”回家,想做出店里喝到的冰手冲,只需要学会一道“万能公式”就足够了:
冰手冲=咖啡粉(细研磨)+10倍热水+5倍冰块。
对比热手冲,冰手冲多了冰块这一关键元素,想确保最终的咖啡够浓、够味、够冰,我们必须想办法挪一部分热水来置换冰块才能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手冲前面浓后面淡的萃取原则,注入的水量越少,得到的咖啡液就越浓郁,加到冰块里才不会被稀释得太过寡淡。
不过要知道,注入的热水越少,整个萃取过程的时间会随着缩短,最常见的情况是从原先的2分钟变为1分20秒,这也意味着没有机会给后段的风味物质释放出来,那么整杯冰咖啡大概率会出现萃取不足。换句话说就是,虽然浓度够了,但风味不够呀!所以为了协调回香气物质的释出占比,我们就要调细研磨,进而牵动萃取时间的延长。
手法:三段式
注水前,先把冰块装入分享壶内(先加冰/后加冰并不会对风味造成太大影响),倒入15克咖啡粉。先从中心向外绕小圈以小水流注入30克的水闷蒸30秒,第二段按同样的手法注入60克水,待滤杯里的水即将滴滤完毕,将剩余的60克热水注完,最后萃取时间为落在1分50秒到2分钟之间。
看到这里,或许有小伙伴心想还是太麻烦了,就没有不讲究手法,更直接粗暴的冰冲方案吗?别急,还真有,它就是粕谷哲先生研发的「一投式冰手冲」。
研磨度:EK-43s刻度7(C40大约落在18~19格)
最后移开滤杯,用力摇晃分享壶,直到冰块全部融化到咖啡液中,便可以倒入一个冰杯中饮用了(如果觉得浓度太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加1~2颗冰块)。
这种一投式萃取出来的冰手冲口感圆润,酸味不明显,回甘强烈,也让这杯咖啡具备了肉桂、酒心巧克力、蜜桃、大吉岭红茶的香气。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5-29 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