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咖啡工房
昨日晚间,瑞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为84.03亿元人民币,总净利润为8.711亿元,并于本月开出第20000家门店,门店总数达到19961家。
紧接着,星巴克于今日凌晨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当季净收入7.33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5%,当季末门店数量达到7306家,较上季度增加213家 ,同比去年增加13%。
由此来看,无论是瑞幸还是星巴克,收入都在上升、门店也在增加。可要是注意到同店销售额,又似乎并不乐观。瑞幸的财报中提及,自营门店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20.9%。星巴克季报中也显示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4%,平均客单价和交易额都出现萎缩。
这意味着,虽然品牌方的门店越开越多,纸面报告上看到的是欣欣向荣之态,但新增的门店可能无法带给品牌方预期的销售额。
于是乎,在“僧多肉少”的咖啡市场中,品牌方最先想到的无外乎是用更低的价格换取更多的销量,以至于9块9的竞争反而越演越烈,将一些原本还在隔岸观火的同行一并拉下水。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价格战的C位担当瑞幸了。自去年与库迪的一场价格战收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品牌知名度一路水涨船高、用户数量增多,以及财报上不断下滑的经营利润率和越发明显的利润亏损。
为及时止损,瑞幸开始缩水低价活动,将部分热销单品抬升回最初价位,大批用户因此在平台上发帖嘲讽品牌方“玩不起”,转而投向其他品牌,门店销售额明显下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看中瑞幸流失的用户,迅速以9块9甚至更低的6块6抢夺市场,令价格战的火越烧越烈,不屑于价格战的星巴克也难以幸免、被迫进入战局。
不可否认,低价的确能换来产品销量,可销量并不等同于盈利。对一些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中小品牌而言,以价换量的做法实则是卖一杯亏一杯,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期以往便只会被拖垮,落得一个关门倒闭的结局。
而对资金耗得起的头部品牌来说,价格战其实也让它们不好受。因此各个品牌开启了点位争夺战,企图用更多门店来带动整体销量、增加更多利润。或许在品牌方看来,门店越多便代表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越发密集的点位布局无形中缩减了市场的生存空间,由此加剧的不只是品牌间的竞争,还是门店间的竞争,致使部分点位不佳的门店“入不敷出”。或许,在血雨腥风的行业竞争中,“开店不赚钱”不再是中小品牌的担忧,也将成为瑞幸、星巴克等头部品牌的顾虑吧。
图片出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7-31 19: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