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感,一个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就带着熟悉的形容词,却也时常出现在咖啡的世界里,成为各种优质咖啡的风味描述之一。
曾经有爱茶之人跟前街说过,如果遇到一款咖啡,可以有花果的香气,又有茶韵的调性,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可奈何她即使买了带有“茶感”描述的豆子回家,每次都冲不出店里喝到的口感与滋味,要么过萃导致味道泛苦,要么花香果酸是有了,唯独喝起来却不怎么像“茶”了。于是跑来询问前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冲出咖啡的茶感?
先来捋一捋,咖啡中何为茶感?
我们喝茶的时候,茶多酚是组成茶韵、茶感的重要物质,同时也是形成茶香、茶色的主要成分之一,随冲泡的变化影响着我们喝茶时的感受。一系列多酚类物质中,占比最多的茶单宁会使我们的口腔产生一种“粗糙”的感受,当浓度足够高时,便形成大家口中常说的茶感了。
在咖啡品鉴的世界里,我们会通过喝之前的鼻前嗅觉、入口时的触感,以及吞咽后的鼻后嗅觉来判断一杯咖啡的表现,并结合过去接触过的食物来加以描述,从而得出的风味。
因此,对于一杯咖啡而言,品饮时所感受的香气、余韵、口腔中的回甘程度使得我们回忆起某个种类或者某一款特定的茶时,比如绿茶的清新纯净、红茶的果蜜香型、混合型乌龙茶的花果香与烘烤香、黑茶的沉香等等,那么这时我们就能将这杯咖啡称作“有茶感”。
哪些咖啡豆更容易带有茶感?
都知道,浅烘焙可以保留咖啡中的果酸成分,同时大大减少焦苦味物质的释出,加上豆子自身散发的丰富香气,就会让人觉得整杯咖啡喝起来不是印象里苦不拉几的黑咖啡,而更像是一杯茶。
拿前街的豆单来说,巴拿马水洗瑰夏如绿标、波奎特、花蝴蝶、水洗耶加雪菲果丁丁、卡法森林等水洗类型高海拔豆子,就经常呈现出如绿茶、青茶的生津回甘;像西达摩花魁、瑰夏村金标&红标、新东方瑰夏等日晒/蜜处理的果酸型咖啡会比较倾向于红茶、花茶的圆润调性;而天堂鸟、前街铁皮卡这种酸苦甘平衡的豆子则经常会有普洱茶的韵味。
怎么才能冲出茶感呢?
想让咖啡表现出理想的茶感调性,前街认为可以从三个小细节入手:使用平底滤杯(提供浸泡效果)、增加注水量(提高尾段物质释出)、减小水流(延长萃取时间),下面以水洗卡法森林为大家演示一遍。
研磨度:EK43s刻度10 (20号筛碗筛粉到80%)
三段式萃取:先将15克咖啡粉倒入滤杯拍平,第一段注入30g水闷蒸30秒,同时开始计时,全程小水流中心点注入开始向外绕圈,注意确保整个粉层都能湿润。
第二段依旧用笔直的小水流注入120g水,目的是抬高整个粉层,可以尽量绕大圈,可以让所有的咖啡颗粒进入排气和萃取状态,大约在1分05秒左右注完,此时计时秤显示150g。
当液面下降至一半的位置时,开始使用小水流绕小圈注入第三段90克,尽量控制水流不饶太大,因为容易冲散咖啡粉层而造成萃取不足,而且通过柔和的冲刷,还能提高咖啡后段的甘甜物质释出。
最后注水量一共240克,待全部咖啡液滴滤完毕才能移走滤杯,时间大约在2分20秒左右。这样冲出来的卡法森林既有白色花香、柑橘、油桃等风味,入口后有柚子皮、雪梨茶的清香,伴随透彻的回甘,真的很像一杯花茶。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8-23 09: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