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购买咖啡豆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咖啡豆的名称后面总会带有AA、AB等英文后缀。特别是肯尼亚的咖啡豆,什么肯尼亚AA、肯尼亚AB、肯尼亚PB、肯尼亚AA+、Top等等。“那么这些后缀是什么意思呢?”近来就有不少朋友在前街线下门店发出了这样的询问。其实很简单,这些就跟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后缀的G1、G2一样,是咖啡豆的等级标识。在《咖啡豆的三大分级制度》这篇文章中前街有分享过,为了能让生产者、贸易商,以及消费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咖啡豆的品质与其特性,咖啡豆在售卖之前一般都会先进行一次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授予咖啡豆相应的等级,最后再按照等级对应的价格进行售卖。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分级制度,例如埃塞俄比亚按照的是咖啡豆的瑕疵率进行分级、大部分中南美洲的咖啡豆是按照种植的海拔高低分级,而采用AA、AB等等级标识的则主要是以咖啡豆的颗粒大小来进行分级。而肯尼亚的咖啡分级的确如此,只是除了咖啡豆的大小以外,官方还会加入形状、硬度等其它特性来综合评估咖啡豆的分级。分数由高到低的等级排名分别是:AA、AB、C、PB、E、TT、T、MH/ML。AA:AA等级是肯尼亚官方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它的要求是咖啡豆的颗粒大小需要在17~18目之间。AB:AB等级仅次于AA等级,它的要求是咖啡豆的大小需要在15~16目的大小之间。PB:PB是一个特殊等级,这个等级里的咖啡豆都是圆形的外观,俗称圆豆。E:与PB等级相同,E等级里的咖啡豆外观也会比较特殊,会比普通咖啡豆大粒,约21目左右,俗称象豆。C:C等级的达标要求则是咖啡豆的大小需要在13~14目之间。TT:TT等级指的是那些从AA、AB等级中,能被鼓风机吹起来的质量较轻的咖啡豆。T:同上,T等级指的是从C等级中能被鼓风机吹起来的质量较轻的咖啡豆。MH/NL:这个等级里的咖啡豆则是指那些没有经过精心处理、质量没有那么高的咖啡豆,一般不会用于出口,只会内销。以上,就是肯尼亚国家官方的咖啡分级制度。那除了上述的这些等级以外,就像前街在开头介绍到的,还有AA+、AA TOP、FAQ等其它分级。这些并非国家官方的分级制度等级,它们是由生豆贸易商对AA等级的咖啡豆进行的二次分级。每个商家的二次分级标准都有所不同,但我们不难猜测,就是通过风味、层次、口感等咖啡体验上的表现来做出的评估。例如这支豆子的风味非常出色,这支豆子的酸质非常明亮,是AA咖啡豆中的佼佼者,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它定义为AA+,或者AA TOP等级来将它与其他的AA等级咖啡豆区别开来。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AA+、AA TOP等等级的咖啡豆并不是一定会比AA等级的咖啡豆要优秀。它们是生豆商自行添加的分级,难免会有商业行为因素上的考量。除此之外,就像前面前街提到的,每家出口商都有着自己的标准,所以出来的结果也各有不同。当然,也有生豆商不会参与这样的玩法。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售卖的咖啡豆已经是被自己筛选出来的最优,也就不需要这样的方式来区别于其它的咖啡豆。例如前街目前在天猫淘宝上售卖的肯尼亚·小番茄,它就是前街在杯测了数十支肯尼亚咖啡豆后的最终选择,是一支来自肯尼亚阿萨利亚处理厂的AA等级咖啡豆。
前街咖啡:肯尼亚·阿萨莉娅
产区:锡卡
处理厂:阿萨莉娅处理厂
海拔:1550~1750米
品种:SL28、SL34
处理法:水洗
风味:乌梅、小番茄、黄糖、黑布林
为了能够充分展现出肯尼亚的明亮酸质以及焦糖质感,前街选择了一条发展时间较长的曲线来进行烘焙,最终这支肯尼亚·小番茄的烘焙程度会落在中浅,萃取参数如下:粉量15g、粉水比例1:15、研磨程度为Ek43的10刻度,20号筛网的75%~80%过筛率、水温92°C、滤杯V60、萃取时间2分钟。用这道公式冲煮出来的肯尼亚浓度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明显从中品尝到小番茄、乌梅的明亮酸质、焦糖的甜感,以及乌龙茶的悠长尾韵。很是不错~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11-18 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