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显而易见的, 垂直向下。 如果压斜了, 冲煮头出来的高温高压热水会寻求阻力最小的层面渗透, 造成萃取不均匀。 同时也容易有我们常说的通道效应。
这一点我需解释不需要太多。 但关于压粉方向问题,会间接牵扯到另一问题, 即布粉的问题(grooming)。
我们之所以要布粉, 最大一个原因自然是粉量的控制,即把粉量分布平, 多余的粉量刮掉,那么每次一样的动作, 是能保证粉量一致的。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将粉分布均匀。因为一个传统的理论是,冲煮头的水是均匀渗透的, 因此粉要平, 压粉要平, 从而萃取就均匀。 (也有人认为, 从冲煮头出来的水最后会集中在一点, 因此压粉锤需要是弧形的, 但经过试验和盲测, 两者没有本质差距)
ok, 这是传统的想法。 有些人不这么认为。
大家如果注意2008年Stephen Morrissey, 他实际上通过研磨机接粉后, 并没有布粉。 当接粉堆出了一个锥形的小山后, 直接压粉。这个做法,一直困扰着我。 即使和几位同好讨论, 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从coffeegeek 4月关于VST basket的发布, 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 虽然我们出水是平均的,压分也可以控制均匀分布, 但一个很重要的硬件限制, 就是篮子。 首先看摘自coffeegeek的一个图, 我们就可以看到, 绝大多数的basket 孔大大小小不一。
![]() |
其次, 大家有机会看咖啡手柄的basket, 实际上孔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 而是中心比较密集, 边缘比较稀疏。换句话说, 中间被水渗透的机会要远远大约边缘。这,或多或少可以解释Stephen在比赛时候, 不均匀布粉的原因了。因为当堆出一个山锥时候, 粉的大多数集中在basket中央, 这样可以补偿萃取不均匀的问题。
也正因为这个发现, VST把自己的basket孔大小,和分布都非常均匀。从而申请了专利 (http://www.coffeegeek.com/opinions/markprince/04-29-2011 )当然, 用了这个basket, 不布粉直接压粉饼是不行的。 这也是新的basket在给coffeegeek实验时, mark prince 不得不改变原先Stephen的做法。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4-27 12: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