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四大种植系统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以下九大产区:金玛、西达摩、耶加雪菲、哈拉、林姆、伊鲁巴柏、金比(列坎提)、铁比、贝贝卡。整体而言呢,每个产区风味都具有其特色,基本上,西部铁比、贝贝卡、伊鲁巴柏与西北部塔纳湖的豆粒明显较大,野味较重但果酸味较低。而中部的林姆,中南部的耶加雪菲、西达摩、富饶的水果风味、花香与酸香,品质相对稳定。东部的哈拉兼具西部的野味与中南部的水果味,不过好坏差异也很大。
埃塞俄比亚在2005年就西达莫的产地商标权与咖啡巨头星巴克进行了一场历时两年之久的商标争夺战,因为星巴克早在2004年便已先申请了西达莫为商标,当埃塞农民每磅西达莫仅能收回1.45美元的时候,星巴克销售的冠以西达莫产地的豆子却以每磅26美元卖出,由此可知星巴克从中获取的利润多么可观。但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星巴克最终在2007年放弃了对西达莫商标的争夺。如今耶加雪菲,哈拉尔和西达莫这三大产地的商标权都掌握在埃塞俄比亚自己手中,辛苦的农民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才能源源不断的把这里出产的精品咖啡输送到世界各地咖啡爱好者的手中西达莫的分级标准是按照瑕疵率,同重量标准下所含瑕疵豆数量越少也就代表品质越好,级别档次越高!一般分为二级和三级(G2、G3),水洗的西达莫因为处理过程比日晒的完善,所以大多数以G2等级出口较多。而日晒加工的咖啡多为三级或四级、五级(G3、G4、G5)。在很多情况下,四级的咖啡会标为五级,不过那为的是减少征税。现在的分级不太统一、有些乱,但不管怎样你看到标为G1的,一定是最高级别的西达莫,无论它是水洗还西达莫、哈拉尔和耶加雪菲虽然同属埃塞俄比亚这个产国,但却各有不同的味道。与耶加的干净,活泼有朝气不同,哈拉尔的味道有点儿杂,但特殊的莓果酒香更显得它成熟沉稳。西达莫比较中性与耶加雪菲在口感的区别上特别像我们国家的川菜和湘菜,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传统的西达莫采用的是古老的日晒处理方式,日晒轻微发酵的果香,带着比耶加雪菲更浓郁的坚果香味和略带耶加风味的酸感,酸的比较明亮但却是转瞬即逝,不厚重,有舒适的顺滑口感,也就是我们经常形容的具有中度的酸甜感在埃塞俄比亚有三个很有名气的产区,哈拉尔(Harar),耶加雪菲(Yiragcheffe) 和西达莫(Sidamo)。西达莫位于埃塞俄比亚南方的高地地区与肯尼亚相邻,产业以农业为主,咖啡主要种植在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周围,海拔1400m-2000m之间的区域内。西达莫的咖啡风味非常多元化,因为数不清的原生品种,种植在不同的小产区,遇到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微气候,造就了每个小产区所生产的咖啡都有明显的差异与特色, 就像我们了解的耶加雪菲一样,它是西达莫区内一个海拔较高的副产区,虽然在地理划分上属于西达莫,可是极具鲜明的自我风格,反而独立成品牌,广受好评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10-20 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