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经常在购买咖啡时,是否对于包装上写得中英文标示有极大的疑问,却又有不知道从何问起的尴尬,最后只能蒙着买一包不合适自己的咖啡回家。
这次我们撇开专业生豆贸易与产地的专业标示,单单从消费端的包装入手,解释其中的内容与生豆的等级分类,期望能帮助各位在购买咖啡时能清楚自己购买的需求与质量,同时从中了解咖啡标示背后的故事。

国家(Nation):衣索比亚(Ethiopia)
产区(Region):耶加雪菲(Yirgacheffe)的科契尔镇(Kochere)
品种(Varietal):原生种(Heirloom)
海拔(Elevation):生产种植于2000公尺以上的山区
合作社或农场(Farmer):合作社(Collective)
处理法(Process):水洗法(Washed)
说明(Notes):这里烘豆师采取风味说明有柠檬、红茶等风味。
对于咖啡老饕而言,以上信息非常有帮助,这表示我今天买到的是衣索比亚耶加雪菲的咖啡豆,来自于科契尔镇,是常见的而且质量稳定的产区,有着不错的评价与风味。 虽然是合作社而非大型庄园的产品,但是采用水洗处理法仍就有着干净不俗的明亮风味,表示我可以品尝到传统耶加雪菲干净的柑橘、柠檬调性与酸甜的红茶尾韵。
好的,各位若是经常购买还不错的精品咖啡,会不会觉得似乎少了什么,是的,这里缺乏咖啡生豆的分级(Grade)、烘焙的程度(Roasted Degree)与时间(Roasted Date)。
这些信息对于老饕级咖啡人非常重要,等级表示我今天不会用高价却买到次级的生豆,一般衣索比亚的生豆分级采用水洗G1~G2,而日晒是G3~G5,相当容易分辨,数字越少等级越高,质量越是整齐。 但若是同为非洲国家的肯亚(Kenya)分级制采取用豆子大小分类而非好坏,所以AA比AB的豆子粒径要大,但不代表风味质量就比较好喔! 所以有可能AB的售价会比AA的更高也说不定。
至于分级的类型有几种呢? 常见的或可分出三种:
1. 依大小来进行分类
2. 依种植的海拔高度进行分类
3. 以瑕疵豆的比例为分类标准
其中的细节我想在之后的再写一篇相关文章来说明,今天我们只需要知道有此三种的分类模式即可。

而烘焙日期也是让店家方便做上架管理,与消费者能顺利判断最佳赏为其与保存期限的方式,若无法得知在冲泡饮用时也许会对咖啡豆的风味造成误判,同时损及贩卖店家的商誉那就得不偿失,所以我非常建议烘豆者能尽量标明何时烘焙, 让店家与消费者有所依循,也让消费者能在赏为其中享用最新鲜的咖啡风味,能获得消费者的赞赏就是烘豆师最大的喜悦与持续进步的动力。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对咖啡豆外包装的简略介绍,希望能帮助各位对于购买咖啡时作为判断的依据,若是您对于以上文章有任何疑问也欢迎来信指教。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12-16 1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