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的精品咖啡是在近十年才开始崭露头角的。虽然哥斯达黎加早在1729年,就把咖啡从古巴引进国内,并且进行商业种植,大力发展咖啡豆种植产业。但其主要是生产调配综合咖啡豆和意式商业用豆出口给它的近邻,咖啡消耗大国之一的美国。正因如此,那时的哥斯达黎加咖啡豆的品质,还未达到精品咖啡的等级。而且,由于咖啡豆的品质较差,所以哥斯达黎加也并没有国标(一个国家对咖啡生豆的等级标准管控机构)豆出现,因为它的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评测资格。
直到后来,哥斯达黎加为了加强对欧美、日本等国的优质咖啡的出口。才开始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咖啡,增加咖啡出口的附加值。同时政府建立起“咖啡信托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咖啡庄主度过资金难关,培育优质咖啡。而且为了使咖啡更加的有好的品质与特色,便采用了近些年所流行的蜜处理方式,来改变曾经的差质咖啡的口碑。因此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哥斯达黎加精品咖啡,都是其各个庄园精细处理的蜜处理豆。但普通日晒水处理的咖啡豆还是有的,只不过品质与风味没有那么出色,所以没有蜜处理豆贸易广泛。
要讲蜜处理,就脱离不了
哥斯达黎加蜜处理咖啡豆。
2003年产季,日本生豆买手Guataro要求
哥斯达黎加蜜处理咖啡豆的处理厂进行尝试巴西式半日晒方式处理哥斯达黎加的传统水洗咖啡,以增加咖啡的醇厚度和风味属性,减弱哥斯达黎加咖啡的酸质属性,部分替代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此,蜜处理风靡整个中美洲国家,走向世界产地:萨尔瓦多(除了甜,你还能想到什么风味属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爪洼、苏门答腊、云南......
在哥斯达黎加、巴西或哥伦比亚等地,当地的加工工厂过去是用的是高压水洗机,因此在去果肉果皮的过程中也会去除一部分粘膜。根据粘膜残留的量(40%-100%),人们将蜜处理分为40%、60%、80%和100%4个等级。
【区分
哥斯达黎加蜜处理咖啡豆的黄、红、黑蜜处理】
简单讲,蜜处理就是把果皮、肉去掉之后,对剩下果胶与内果皮的咖啡进行处理的方式。而区分不同蜜处理的关键就在对这剩下的果胶的处理选择上。
黄蜜:40%左右的果胶被去除;干燥方式需要最为直接的吸热,接受最多光照干燥,持续8天左右达到水分含量稳定值。
红蜜:25%左右的果胶被去除;相比较黄蜜,干燥时间更久,并且减少阳光直接曝晒的时间,甚至用到遮光棚,持续12天左右。
黑蜜:几乎不去除果胶;干燥用时最久,最少持续2周时间,用到遮盖物,避免阳光太强烈,防止干燥太快,让糖分转化更充分。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5-02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