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一般来讲,咖啡的处理法有三种,分别是:
日晒法:选豆→干燥→脱壳→筛选与分级。
水洗法:选豆→去除果肉→发酵→水洗→干燥→脱壳→挑选与分级。
蜜处理法(介于日晒和水洗之间):带着黏膜进行日晒干燥的生豆制成过程。直接带着果胶晒干的方式,比水洗的甜感更高,糖分含量相对较高,醇厚度也会相对更高(同一烘焙度的对比下)。根据果胶刨除的厚薄程度与日晒程度,蜜处理又区分为黑蜜、红蜜、橙蜜、黄蜜、白蜜。
1..机械脱壳水洗处理法:用机器加水以冲洗的方式,绞去咖啡果食外层的果皮、果肉及黏膜。这种处理咖啡豆的方式过程简单且快速,直接越过发酵的程序,不仅节省人事成本也缩短了工作天数,大大提高了效率。经由机械脱壳水洗处理的咖啡豆口感表现较单纯、乾净且层次分明,甜度佳,酸质也较明亮。
2.自然乾燥处理法:不去除果皮和果肉,直接将咖啡果实带皮、果肉与粘膜一起晒乾,乾燥後的种籽再以机器连同乾燥了的果皮、果肉、黏膜一起脱除。乾燥处理法的咖啡豆杯中较有果香表现,豆子的黏稠性佳,果酸也较温和柔软,风味复杂且具野性。叶门的摩卡(注解)豆和衣索匹亚的Harrar (哈拉尔)咖啡,堪称是所有自然乾燥处理法的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咖啡豆。
3.蜜处理法 (Honey):巴西的半水洗,到了中美洲摇身一变成了蜜处理。中美洲哥斯大黎加正是蜜处理的始祖。2003 年从日本来到哥斯达黎加的一个咖啡买家,他要求用 ”PULP NATURAL”(天然黏浆状) 方式取代传统水洗咖啡。这是因为在日本的两大来自义大利 Illy和Guataro的咖啡豆公司,在他们的调和咖啡豆里面大量的使用了这种半水洗处理方法的巴西咖啡。基於肯定哥斯大黎加咖啡豆的品质,所以提出半水洗的概念,要求哥斯大黎加也使用半水洗方式处理咖啡豆的可能性。尝试的结果发现,使用半水洗加工方式处理的咖啡豆不仅饶富香气,也降低了哥斯大黎加咖啡原有的酸度,更提升了整体咖啡风味的表现。由於半水洗的咖啡豆表面那层黏膜感觉黏黏的,而那种黏稠感很像蜂蜜,所以 《Honey》 这个词的诞生,是因为它给人的视觉感受就像蜂蜜,所以被标示着Honey的字样,此时Honey指的不是风味,而是处理的方式,Honey成了中美洲半水洗咖啡的代名词。蜜处理又分为黑蜜、红蜜、黄蜜和白蜜,端视黏液被清洗的程度做区分。如果以数字解释(这只是大略,不是那麽精准,各庄园的蜜处理数字各有调整),留着百分百黏液不清洗的,晒起来颜色较黑暗,所以称为黑蜜。红蜜大约清洗掉25%。黄蜜则是清洗掉50%。留着百分之25%黏液在豆核上晒乾的就叫做白蜜。白蜜风味接近水洗处理,风味较乾净酸味明亮。黑蜜较接近乾燥处理法,果香清楚果酸柔和。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9-16 12: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