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受众面最广的咖啡之一,拿铁不仅是无数咖啡馆销量最高的产品,同时也是许多爱好者在家初尝的意式咖啡。关于拿铁的制作,前街时常收到各种提问,其中关于「怎么选咖啡豆」的呼声最高,本篇文章前街就来教大家如何挑选符合心水的咖啡豆吧。
拿铁咖啡,译自caffè latte,即牛奶咖啡。笼统地说,只要是往黑咖啡里兑奶的饮品均能被称之为“拿铁”。因此除了行业内特指的意式浓缩+牛奶制作的花式咖啡,在许多新人盆友眼中,摩卡壶、法压壶、手冲、虹吸、挂耳包等方式做的黑咖啡,加奶后都属于“拿铁”的范畴。
出现这种喝法,归根到底就是大家觉得纯黑咖啡的味道太苦了,希望通过加入牛奶这一角色来调和,以提高它的适口性,同时还能为咖啡增添一丝甜味。人们做这类黑咖加奶时,一来不受步骤的限制,二来不会太过在意比例、温度、奶泡打发等“刁钻”的细节,只要本人喜欢,觉得咖啡好喝就够了。那么在咖啡豆的选择上,自然也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喜欢这类奶咖的朋友如果也苦恼于选豆,不妨参考前街曾经科普过的《如何让自制手冲奶咖更好喝?》。
不难发现,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咖啡豆产品可以大致被分为两大类:意式咖啡豆与手冲咖啡豆。原因很简单,意式和手冲正是当前最主流的两种咖啡萃取模型。因此我们在购买咖啡豆之前,首先得确定自己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做“奶咖”,再按口味进行挑选。
简单举个例子,前街的埃塞豆单上共有两款孔加,一款用于以手冲为主的滴滤式萃取,为了强调柠檬、柑橘的明亮果酸,采用了浅度烘焙;而另一款则为了适应意式机、法压壶等增压加热式冲煮,让萃取的SOE可以兼具果酸与焦糖化香气,烘焙曲线调至中度烘焙。
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市面上销售的拼配豆大都趋向深烘焙,味道比较单一,做出来的浓缩咖啡会以焦糖化香气为主,比如黑巧、奶油、坚果。而深受单品咖啡概念影响的新一代咖啡爱好者,比起追求稳定萃取和丰厚油脂,反而更希望从咖啡中喝到花香、果酸、发酵感等独特的风味类型,于是他们将拿铁的选豆方向转至手冲单品的大类中,以寻得风味更突出、香气更明显的浅烘焙咖啡豆,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SOE。
所以,若你也倾向于SOE拿铁,前街建议采用中度烘焙或风味型(果香、酒香)的单品豆进行制作,这样可以避免烘焙过浅的因素带来浓烈刺激的咖啡口感。
比如当前街采用日晒的花魁咖啡豆萃出的SOE奶咖,就会呈现出百香果、蜜橘、奶油等气息;采用葡萄干蜜处理的哥斯达黎加草莓糖咖啡制作,拿铁则带有明显的橙香、果脯,以及玫瑰花瓣香气;而采用厌氧日晒的圣塔维尼咖啡豆呈现的SOE拿铁,竟有蓝莓、芒果干、发酵果香的气息。
因为考虑到大家购买后的冲泡方式不同,前街烘焙师特意推出了两条不同的烘焙曲线,一个是冷萃、手冲使用的中浅度烘焙,另一个是适合意式咖啡机和摩卡壶的中度烘焙。比如有人喜欢简单方便会采取冷萃,或者追求仪式感以手冲的形式来萃取,那么可以选择中浅度烘焙;如果你更爱金黄色的油脂,又或是希望能在拿铁上拉出精致花纹,前街建议SOE的烘焙曲线。 SOE花魁意式浓缩咖啡的萃取参数 咖啡豆:埃塞·花魁8.0 咖啡粉量: 20g 咖啡液量:40g 粉液比例:1:2 萃取时间: 26~32秒 研磨刻度:伽利略2.0格 前街使用的咖啡机是双份粉碗容量,每次需要用到20克咖啡粉,萃取的粉液比例为1:2,也就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出40克咖啡液。萃取时间与咖啡粉的流速有关,一般单次萃取时长会控制在20~35秒之间,如果少于20秒咖啡味道容易单薄寡淡,而超过35秒容易过萃导致咖啡出现焦苦味,所以前街出品时会将意式浓缩的时间控制在26~32秒的范围内。 萃取前,我们需要先将粉碗擦干,打开磨豆机,研磨出双份咖啡粉,放置于电子秤上进行测量增减,直到足够20克的重量。接着用布粉器将咖啡粉铺平,并用压粉器垂直向下用力,把咖啡粉饼填压紧实,保证咖啡萃取更加稳定。 然后打开萃取开关放水1~2秒湿润冲煮头,同时能带走上面粘住的咖啡渣。将接Espresso的杯子下方放一个电子秤,并将重量归0,萃取时一同置于冲煮头下方。 将手柄轻缓扣上冲煮头,开始拨下萃取开关。观察萃取液的变化,当电子秤上显示咖啡液萃得40克,时间大约在30秒,拉下萃取开关。冲煮的参数会根据每天的空气湿度、咖啡豆状态产生微妙变化,因此需要上下调整咖啡粉量、刻度、咖啡液的萃取量。 萃取好的花魁SOE可以直接饮用,记得搭配一杯清水漱口,可以品尝到绵密的油脂泡沫和下层咖啡液的馥郁热带水果香气。 如果无法接受espresso浓烈的苦感,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按1:4比例加入冰水或温水变成清爽的SOE花魁美式,或者以1:6比例加入打发后的鲜牛奶柔化口感,就是一杯美味的SOE花魁拿铁咖啡了。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4-13 11: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