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Why?
这简单的三个字,
一天下来我们可能问过自己几百遍(夸张)
不信你听我数一下。
“为什么起床闹钟每天都响得这么及时?”
“为什么今天要上班?”
“为什么一周过得这么快?”
......(傻笑)

在经过一系列的挣扎后,
我们几乎都踩着点
然后,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跟我一样,
会用一杯咖啡唤醒一天的精气神。

工作性质允许的大佬在这时候,比如说码字工自己(尬笑.jpg)
就会拎出“架撑”来完成这个唤醒的姿势。翻译:拿出自己的咖啡工具
有人喜欢简单地喝喝挂耳包。
因为够方便、够快捷。
冲完可以慢慢喝,
最紧要制作的过程够快。
毕竟,

有人则喜欢喝手冲咖啡。
因为
烧水、冲洗滤纸滤杯、称豆、研磨、冲煮,
偶尔还会收到同事的一句赞美:哇,你的咖啡好香呀!
是的,好香~
但,不一定好喝啊(苦涩),总感觉差点什么。
经常都有朋友会问:“咖啡闻起来是好香了,但喝起来感觉跟咖啡师冲的味道不一样!我究竟差了点什么呢??”
等我来猜一猜对不对:你今天是不是又佛系冲煮了?
大概的水粉比例;
大概的水温;
大概的研磨度;
甚至,是大概的冲煮时间。

???
敲完这几个大概,
码字工差点晕倒在键盘上(狗头表情)
于是希望今天,
毕竟做得好喝是真的要建立在一定的约束下滴~
/ 1 /
买对与你冲煮器具
匹配的咖啡豆
举个栗子:
假如你正在使用的意式咖啡机,那么在购买咖啡豆时建议尽量不要选择做手冲的豆子。因为手冲咖啡豆为了突出咖啡本身水果气息和自然明亮的酸度,一般会偏向浅烘焙,浅烘豆子做espresso很可能很酸。
延伸阅读
由于手冲豆的烘焙程度低,豆子密度较大,硬度较高,用作意式的研磨度会对磨豆机造成一定损耗。(伤刀盘)

/ 2 /
合适的水温
对于深烘咖啡,
码字工个人建议在较低温度 (86-88°C)下冲泡;
而对于浅焙咖啡,
则建议在较在高温度 (90-93°C)下冲泡。
当然哈,
码字工给的温度建议也仅仅是建议~
/ 3 /
合适的水粉比
印象中,
有好多人其实是不理解水粉比,
一直在“死记硬背”。
就像在背乘法表那样,
总在纠结自己每次的用水。

我简单举个例子:
冲一支埃塞的日晒豆,打算用1:15的比例,15克重的咖啡豆,
那么,就是15 x 15= 225,也就是需要225克的水。
水粉比例的不同,对咖啡口感产生很大的影响哈~码字工建议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不同的实验,找到合适自己的口味哈~
有一样其实很重要,
准备好电子秤。
准备好电子秤。
准备好电子秤。(说三遍)
OVER!
/ 4 /
合适的研磨度
可能你会问: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手里的咖啡器具应该用怎样的研磨度呢?
老实说,
没有一刀切的方法。
这需要基于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微调。

在冲的时候下水过慢,咖啡尝起来很苦(有可能是过度萃取),那么这时就需要磨得粗一些;
如果下水速度太快(有可能是萃取不足),并且咖啡尝起来很酸,那么就需要磨得细一些。
/ 5 /
合适的冲煮时间
时间的约束是确定咖啡冲煮速度的好方法,因为这样能帮助你进行调整。
温馨提示:手机内置计时器帮到你。

Ok,OK,
开篇说好的“简述”,
一不小心又讲了这么多。
自己做咖啡不及咖啡师做的好喝,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没有用“对”方式,
太佛系,没有一个操作范围的约束,
很有可能就得不到较好的咖啡风味了~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8-20 12: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