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有越来越多咖啡店都在自家的菜单上,增添了虹吸壶咖啡的选项,这在快餐当道的时代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毕竟虹吸壶的制作流程十分繁杂。
相比之下,单品咖啡队列里的手冲咖啡就明显要方便快捷的多,那么,这一波虹吸壶潮流的重新兴起究竟是因为在风味上有着优异的表现,还是单纯的文艺复兴呢?走进前街说法,前街带你探寻秘密的真相!虹吸壶也称为「塞风壶」,它的由来有着非常多的说法,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840年),英国人Loeff使用实验室的玻璃试管创作出了虹吸壶的雏形-真空式咖啡壶。两年后(1842年),法国的巴香夫人(Madame Vassieux) 将其进行了改良,随后,便诞生了上下对流的第一把直立式虹吸壶!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虹吸壶并没有在法国掀起太大的波澜,直到它被带到了日本,才开始它的成名之路。

1924年,知名的器具制造商「Kono」公司推出了直立式虹吸壶,这不刚好,需要慢工细致操作才能制作出香浓咖啡的虹吸壶,碰上了深受匠心精神渲染的日本人,两者一拍即合,虹吸壶就这样一跃成为日本当时最受欢迎的咖啡器具之一!这火热的潮流很快就从日本蔓延到了我国的香港、台湾省,然后再传到内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度。直到精品咖啡的普及,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深烘咖啡,逐渐喜爱上了浅烘焙的酸甜滋味。于是,侧重于深烘冲煮的虹吸壶便渐渐走向沉寂,取而代之的是简便快捷的手冲咖啡。

但最近,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增添了虹吸壶选项,这不由得让人好奇虹吸壶做出来的咖啡跟手冲咖啡有着怎么样的区别,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看看同一个豆子,它们冲出来会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吧!本次实验采用的豆子为:牙买加·蓝山一号。因为虹吸壶会偏向深烘豆的制作,所以我们采用当时的咖啡皇帝-蓝山一号来作为我们本次对比使用的豆子!粉量20g,粉水比1:15(300ml热水),水温88°C,研磨为Ek43的10.5刻度,20号滤网的75%过筛率,滤杯:Kono,冲煮方式:三段式。

我们先使用粉的两倍水量(40ml)进行30秒的闷蒸,随后缓慢绕大圈注入140ml热水,待水位即将见底后,再将剩余的120ml热水全部绕小圈注入,等待渗透完毕即可!粉量20g,粉水比1:12(240ml热水),研磨为Ek43的9刻度,20号筛网的90%过筛率,搅拌方式:十字搅拌法。

当处于下壶的热水被尽数吸入上壶后,便将咖啡粉全部倒入!使用搅拌棒将粉压入水中浸泡25秒,然后对其搅拌7秒,随后让时间走到55秒时关闭火源,最后进行5秒的搅拌,等待咖啡液回流即可!具体操作可以点入『虹吸壶咖啡的操作解析』这篇文章了解一下~手冲咖啡冲出来的蓝山具有很均衡的味道,坚果、奶油、巧克力,以及带有悠长的回甘,较高的醇厚度。虹吸壶制作的蓝山,在风味跟手冲不相上下,浓郁的巧克力,坚果,香料味道,同样有着悠长的回甘。较为明显的不同点就是,手冲的蓝山会偏向于均衡,而虹吸壶做出的蓝山触感会更为圆润,各有各的好处。
而且,总的来说,虹吸壶能给到的体验感是不止于口腔里的味蕾感受,还有极具养眼的视觉盛宴!这些确实都能够给予它回归的一个正当理由!但想必...对于出杯量较大的咖啡店来说,洗壶,一定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吧~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11-04 18: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