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作为最具商业价值的两大咖啡属,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点及缺点。比方说,阿拉比卡种的风味佳,但大部分的抗病能力比较弱;而罗布斯塔的抗病性强,但绝大部分风味不佳。在20世纪以前,世界上的咖啡种植主要围绕着阿拉比卡。但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咖啡浆果病、叶锈病接连爆发,抗病性弱的阿拉比卡纷纷倒下,很多咖啡产国因此一蹶不振。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带有抗病能力的咖啡品种。而卡蒂姆便是在这病害猖狂的时代中,诞生的全新产物。

1957年,位于葡萄牙的叶锈病研究中心(CIFC)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混血品种研究选育。最终,他们选出了三个抗病力极强,且产量较高的品种(蒂姆)分发给各个国家进行品种改良,编号分别是CIFC832/1、CIFC832/2,以及CIFC1343。而其中的CIFC832/1,与卡杜拉进行了混血,培育出了本篇文章的主角,卡蒂姆!「卡蒂姆」(Catimor),正如上文所说,它是由卡杜拉(Caturra)和蒂姆(Timor)杂交诞生的一个品种。卡杜拉是阿拉比卡属下波旁的变种,而蒂姆则是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的混种,所以,拥有四分之三阿拉比卡血缘的卡蒂姆自然就被归类为阿拉比卡种。可以说,卡蒂姆的豆种外貌完美的继承了父本、母本各自的特征。卡杜拉豆种圆身细长,蒂姆则是厚实,大个。它两孕育出来的卡蒂姆则是长身,且厚实大个,两端微微翘起。

不仅如此,卡蒂姆还继承了两大属的部分优点,风味不差、抗病能力强。于是,在各种病害的推波助澜下,卡蒂姆得到了大幅传播。卡蒂姆的植株树顶的嫩芽为翠绿色,而整株咖啡树的叶色是浓绿的!节间短、分枝多、适应性广、抗旱性强,也有一定抗寒能力。

它会比其他传统的阿拉比卡植株更矮一些,但是,它的生长能力十分旺盛,因为树枝节点之间的间隙较短,能够孵化出更多的咖啡果实。

除此之外,体型娇小也是一大优点!因为减少了占用空间,在同等环境下,它能够种植更多的咖啡树。所以产量高和体型小这两个特点让它能够比常规的阿拉比卡种产量高上一大截。因为罗布斯塔基因的存在,卡蒂姆得以获得较高的抗病能力,及繁育能力。但同时,这份基因也给卡蒂姆的风味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阿拉比卡的血缘给卡蒂姆带来了不错的风味表现,但罗布斯塔的基因提供了不良的尾韵:会带有较为明显的土腥味道。还有一个点,卡蒂姆的成熟时间比传统的阿拉比卡种更短,无法长时间的积累营养物质。所以,当海拔超过1200米以后,同等高度下的卡蒂姆,风味表现会比传统的阿拉比卡种弱。

其次,产量高对于风味的形成来说也会有一定的阻碍,高产量会导致营养物质得到分散。就好比同一个蛋糕,切成八块和切成四块,八块会比四块更多,但四块的个头会更大。所以当种种因素经过叠加后,稀释优秀风味的同时放大了卡蒂姆的不良尾韵,最终造就了韩怀宗先生于书中写道的:“魔鬼尾韵”(尾韵较杂,带有土腥味)。但是呢,虽然风味会弱于其他品种,但卡蒂姆还是有着很大的需求。正如开头所说,许多产区因为卡蒂姆得以延续咖啡产业。而这些以卡蒂姆为主要种植品种的产区也正在不断精进。通过将卡蒂姆与阿拉比卡种不断交融来稀释罗豆基因,再以更加精致的种植、处理方式去对待它,让它的风味表现得以改良,魔鬼尾韵得以削弱。所以,前街相信总有一天,卡蒂姆将会用优异的风味表现来震慑我们的味蕾,即便这段等待时间不太短。

(种植于前街门口的卡蒂姆开的花~)
前街咖啡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烟墩路保安前街10号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4-18 18: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