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特调咖啡一样,Combo近年来在圈子里火的也是一塌糊涂。因为可以一次拥有多种不一样的体验,所以这样的一个呈现方式从赛事搬到线下以后,便大受客人们的欢迎。
但随着combo的传播,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朋友发现,自家咖啡豆做出来的combo并不是很出彩,要么就是做出来的美式太苦,要么就是做出来的拿铁没啥味,很难达到平衡。于是就找到前街,询问combo应该用什么咖啡豆最好?然后又该怎么做好喝?要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先理解Combo是什么,因为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那么接下来就由前街来分享一下,什么是Combo!「Combo」一词意指「组合」,而我们常说的Combo其实全称为Coffee Combo,翻译过来就是咖啡组合的意思。这里的咖啡组合并非单指用不同的咖啡进行组合,而是指使用一支豆子萃取出多份浓缩,再做成不同咖啡来进行搭对的组合,也就是所谓的「一豆多喝」。常见的组合莫过于“一黑一白”!就是将一份浓缩分流为两份,然后一份用来制作美式(黑),另一份则用来做成奶咖(白)。

当然啦,也会有店家将浓缩分为两份以上,除了美式和奶咖之外还会做出特调进行组合。但大多数商家还是会以美式和奶咖的组合为主,因为不会太过复杂。而咖啡店的Combo核心正是来自于使用的咖啡豆,之所以要使用一支豆子来做出不同品类的咖啡,是因为想要展现出该豆子本身的风味特性,品尝豆子在这样的制作下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所以相比出品的奶咖和美式来说,这道组合更像是使用豆子的一个展演,是用来表达自身的一个舞台。但也因此,Combo常常引人误会,认为应该使用单品咖啡来进行制作。

但实际上,Combo在赛事里要传达的仅仅是选手对豆子的把握程度,以及咖啡豆的特色风味展示,也就是对于使用者的一个技术考量及豆子的品质测试。就是说,只要能够令人在这道组合里喝到豆子的风味特色,以及整体的高契合程度,那么无论选用的是拼配豆还是单品豆都是可以的。
要想很好的展现出咖啡豆本身的风味特性,那么我们的选项里最好就是排除掉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因为当咖啡豆烘焙太深的时候,豆子本身的特色风味都会因为长时间的化学反应而不断被消磨,或者被焦苦味道所掩盖,无法很好的展示出自身的风味属性。所以在这一限制下,我们选择的咖啡豆最好就是中度或中浅烘焙的咖啡豆。但这并不是说深烘焙的咖啡豆不能够使用,只是相对来说它没有那么适合门店Combo出品。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让制作出来的咖啡拥有更加突出的风味表现,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发酵程度深的日晒、蜜处理,或者厌氧类豆子。因为这类豆子会拥有更加出众的风味表现,但相对来说,咖啡表现出来的酵感也会根据豆子的发酵程度而有所改变,所以鱼和熊掌要如何取舍,就要看选择的自己啦。说完了豆子的选择,接下来就是浓缩咖啡的萃取。相信在咖啡店就职的朋友都知道,每天咖啡店开班时的早测不仅仅要测试浓缩的味道,还要做出一杯拿铁,来测试浓缩与牛奶味道的契合程度。为什么呢?

因为好喝的浓缩咖啡不一定就适合用来做拿铁,既因为咖啡需要苦味物质来对抗大量牛奶的味道,也因为咖啡酸味太明显跟牛奶融合会非常突兀,所以就需要通过做出一杯拿铁,来品尝浓缩咖啡的萃取是否需要调整。这个道理放在Combo的制作上,也是一样的。并且,如果我们选用了中浅烘焙的咖啡豆,那么常规的萃取将会非常容易萃取出丰富的酸质,高酸咖啡更难跟牛奶契合。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增加萃取,来令咖啡的酸味占比得到降低,以此和牛奶可以更加搭对!
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Combo里的咖啡时,我们并不需要完全套用原来的比例来进行制作(这里指咖啡和牛奶/水的比例)!因为我们需要突出豆子本身的特色风味,所以牛奶和水的比例可以适当的减少。例如原来的美式采用的1:4的比例,那么做combo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所减少至1:3~1:3.5,这样豆子的风味才会拥有更好的表现空间。(PS:萃取的粉量及液量最好相对提升,不然将难以做到满杯!)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7-12 18: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