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咖啡工房
无论在大型连锁品牌,还是独立经营的小店,“占座却不消费“的现象,可以说困扰了餐饮人多年。最近,就有商家因为定了“入座消费”的规则而遭到了匿名举报。
不久前,有店家在线发文表示,自己的咖啡店向来设有落座消费的规定,也一直执行着“一座一食”的传统,但近期却因为这个规定,先是收到了差评,后又被匿名者拨打12315举报其“强制消费”。
事情的起因是此前曾有客人进门后非但没有消费,还以店内布置的环境为背景进行了长时间的商拍,甚至动手破坏店内的装饰,即便在店员的多次提醒下,他们最后也是以“要回家吃饭了”、“点不出来”为由拒绝点单,并选择直接离店。对话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争执。
事情发生后没过多久,她的咖啡店在点评软件上也多了一条控诉其“强制消费”以及“态度恶劣”的差评。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她选择在咖啡店进门的显眼处又张贴多了四张告示,包括“一座一消”的提示语。
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没想到几天过后,店家又接到了市场监管管理部门的来电,称有匿名者举报其经营的门店“强制消费”。对此,监管局认为如果店内有明确告知(落座需消费)的牌子,就不算强制消费。监管部门这一回答也让这位店家多了几分硬气,面对不消费的蹭座者应该要敢于发声,于是发出来“告诫”开店的同行们。
事实上,此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星巴克消费入座”事件中,有律师对此表示,“经营者对其投资、运营的场所,享有法律赋予的范围内的占用、使用、收益及处分权。现行法律法规并未规定通常状态下,经营者有向全体社会公众无偿提供服务(入座也是一种服务)的义务。”也就是说,经营者允许为消费者入座,是其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处分,但同时,店家要求必须消费方可入坐,亦是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
不难发现,比起知名连锁品牌,在“消费入坐”这件事上,独立咖啡馆明显要更敢于对“无消费占座者”说不,这些经营者通常会在室内外摆放各种告示,提醒顾客进店按人头消费,同时对自家的客群做一些筛选。或许是苦“白嫖党”久矣,有的店家直接将这类“只坐不买咖啡”的人群写进了菜单中,单独收费。
作为经营者,装修、房租、人工、水电……每一样都是固定支出的成本,而所有这些成本都将会体现在一杯咖啡或一份其它餐品的营收上,因此没有几家独立门店能经得起长时间蹭座却不消费的行为。毕竟打开门做生意,谁都是不容易的。
强制消费入坐,虽然在法律上合理,但很多店家在实操过程中仍会遇到很多人情上的问题。在社交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店家发帖“喊冤”,因为总是发生不消费蹭座的事情,同时这类帖子也总会引发观点对立的两帮人开展有关“消费入座是否合理”的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7-29 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