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是指一个(种)事物拥有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它有的,别人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点称之为「特色」。正因为如此,意式咖啡才能够发展出这么多的品类。每个品类下都有着数个大致相同的个体,例如在意式奶咖品类下,就有着拿铁、卡布、澳白、脏咖啡等等。虽然它们外表上看起来大致相同,但它们都拥有着各不相同的特色。例如拿铁最甜,澳白最香,卡布最浓,脏咖啡层次丰富。
而要想体验到这些不同产品的不同特色,我们不仅需要在咖啡的制作上进行改变,还要对品鉴的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是的!事实确是如此。因为一些咖啡的制作会需要让特色以特别的品鉴方式呈现,如果我们没有使用对的方式进行饮用,那么很有可能就没办法在入口的那一刻感受到这杯咖啡的特色美味。所以,喝法也会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前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不同咖啡的正确喝法吧!很多朋友喝咖啡的时候习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上次前街说到,澳白因为它的奶泡非常薄,所以能够直接喝到咖啡本体。即便是小口品尝,也能够感受到澳白咖啡的美味。但像拿铁、卡布奇诺这类带有厚奶泡的奶咖就不一样了,因为奶泡十分厚实,所以如果是小口品尝,很有可能只会喝到漂浮于表面的油脂泡沫。

这层油脂泡沫主要是由浓缩咖啡的Crema,以及牛奶奶泡共同构成。而由于油脂里会藏有很多带有苦味的极细粉,所以它品尝起来的味道会是苦苦的。如果我们小酌一口仅尝到了表面的这层泡沫,那就会因为极细粉的存在而导致苦味在嘴里蔓延开来。

因此,如果我们不想要一尝细粉的苦味,那么不妨稍稍增加咖啡杯的倾斜角度。简单来说就是大口一些,突破奶泡,直接喝到咖啡液。这样奶泡的苦味就会被咖啡的味道盖过,咖啡也能拥有奶泡的绵密口感,这便是“厚奶泡咖啡”的独有特色。很多咖啡会因为人为操作的关系,或者密度原因,致使在制作出来以后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状态。比方说,浓缩咖啡!浓缩咖啡的油脂和咖啡在萃取出来以后会因为密度差距过大,导致迅速分层。

那么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勺子去将它们进行融合,再进行品鉴!因为如果没有强力搅拌,即便一口能够同时喝入油脂和咖啡液,但浓缩油脂的苦和咖啡液的强烈味道也会因为分层而各司其职,没有融合到一块,表现十分突兀。而普通的摇晃并不能够将油脂均匀的融合进咖啡液里,所以,我们才需要使用勺子,或者其他物品去进行搅拌。然后,再进行浓缩咖啡的品尝。搅拌均匀的浓缩咖啡喝起来的味道十分融洽,油脂的苦不仅中和了咖啡液的强烈味道,还提供了一定的醇厚度和绵密口感,喝起来更好入口,一点也不突兀~

而除了浓缩咖啡以外,为了营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一些商家们会刻意给咖啡制作出分层,例如冰拿铁,或是其他的特调类咖啡。这类特意制作出分层效果的咖啡同样需要搅拌再进行饮用,不然很容易会使某一种材料优先被喝完,那么,这就导致整杯咖啡失去了组合的意义。所以,我们对于这类咖啡刻意制造出视觉效果的咖啡,我们最好还是先搅拌,后饮用。

上面所说的是为了刻意营造出视觉效果而产生分层的咖啡,可能很多朋友就会想到Dirty。但是呢,Dirty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并不需要搅拌。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特色,就是分层。

热浓缩和冰牛奶,甜牛奶和苦浓缩。这是Dirty要带给我们的特别体验,而要想体验到这样的特点,我们就不能够使用搅拌使浓缩和牛奶交融。除此之外,也不能够小口小口的抿,因为这同样会导致浮于表面的咖啡率先被喝完,仅剩下大杯的牛奶。所以,对于Dirty这种特别的咖啡,我们要使用的正确饮用方式就是:大口喝!一大口下去,浓缩和牛奶尽收口中,它们所产生的反差也会直接在口腔里展现出来。不只是Dirty,康宝蓝也是一样,它们都需要大口饮用!同时,随着饮用次数的增加,杯内咖啡的味道还会随着材料的融合度增加而产生变化,层次感非常丰富。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十分清楚啦~不同咖啡会因为其特色的不同,饮用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而在不同的饮用方式下,咖啡还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所以,多一种尝试,也未尝不可~
本站推荐: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波旁咖啡
蓝山咖啡
天堂鸟咖啡豆
曼特宁咖啡豆
PWN黄金曼特宁
星巴克菜单
咖啡豆种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4-07-30 18:15:26